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浅淡动车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忘情

共:💬312 🌺2534 🌵1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六、

忘情:【原创】浅淡动车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忘情:【原创】二、动车所的问题到底严重到了什么地步?

忘情:【原创】三、动车所的娇骄二气

忘情:【原创】四、动车所人员的底细及培训情况

忘情:【原创】五、动车所的问题到底在哪里?

六、上级领导的解决对策

当年动车所刚成立的时候,当时的部领导就提出动车所要采取全新的管理模式,将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其实他一直有个思路,那就是深化铁路运营体制改革,将动车所的场地、设备和人员整体移交出去,和厂家售后这一块合在一起,搞动车租赁公司。我不管你们怎么修,反正我只管租车,跑一趟多少钱。这样你就得千方百计想办法降低造价,提高可维护性了,省得象现在这样用高价易耗件来钓鱼。

这个思路和许多河友的想法本质是一样的。后勤保障社会化,这不光是铁路,就是军队也在搞,其好处不言而喻。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说,这么做无可厚非,但中国的事情是复杂的,动不动就能牵涉到政治正确与否。加之人亡政息,这个思路恐怕很长时间内不会再考虑了。

也许正是因为前任领导有这种想法,所以在严格限制人员流出的同时,对其人员培训缺乏长远规划,前些年在管理上对此也并未真正重视。因此这些年来动车所的大爷们也依赖厂家售后和委外干活,自己落得个清闲而心安理得,个个本着混日子的想法,才没人关心将来洪水滔天呢。

我曾说过,今年四月厂家售后到期后,我担心动车会频频出事,因为动车精英们以前浪费了大把光阴,如今担子一下子压上来,不出事才怪。其实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动车出事就越来越频繁了。这里要说明的是,作为运用维护部门,我们所说的出事和旅客所理解的出事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有许多事情你们即使是坐在动车上恐怕也毫无察觉,但运用维护部门可能已经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了。虽然领导们为了高铁的颜面,为了保自己的位置而进行了和谐,但高层对实际情况还是非常震怒的,文件一个个地下,检查组、督导组一拨一拨地来,各种补充规定一个个地出台,好不热闹哟。

具体地说,在涉及到人员素质这一块,领导们有什么对策呢?我大致归纳了一下:

1、加强动车所全员培训,人人必须参加。

2、每季组织动车所内部比武,第一名奖2000元,第二名奖1500元,第三名奖1000元,倒数第一名扣300元,倒数第二名扣200元,倒数第三名扣100元。前三名与后三名结帮扶对子,如被帮助者在下季度技能比武中脱离倒数名次,则段给予帮助者奖励,奖励金额为被帮助上一季度比武被考核的同等金额;如被帮助者在下一季度仍然在到数三名之内,则考核帮助者同等金额。但加入动车所不足半年的职工,如获前三名照样拿奖励,如获后三名则不计入考核。

3、随车机械师必须先在地面干检修达三个月以上,随班实习一个月以上或三万公里里程以上方可上岗。

4、加强动车组机械师后备力量储备,采取招收应届大学毕业生和全局选拔文化高、素质好的职工,提前做好适应性培训,严格准入制度,确保机械师素质。

应该说领导们还是想改变现状的,但领导们的对策只是在现有基础上修修补补的做法,而且根据经验,往往是刚出事时各种运动搞得轰轰烈烈,但过一阵子等风头平息了,就一切照旧了。

具体来说,我觉得这第三条是非常英明的,本来底子就差,连地面检修都没真正接触过,就去跑车,遇到事情不抓瞎才怪呢。

这第一条的问题还是老问题,谁来培训?让本身就不懂的外行来培训,除了照本宣科走过场能学到什么?更何况培训内容与现场需求相脱节是铁路职教的老毛病了,因此领导这一条用意虽好,但效果不容乐观。

这第二条挺有意思,根据目前已经搞过的几次内部比武来看,这种比武前三名和后三名都是那六个人。前三名奖励那么多钱没话说,但后三名只象征性罚那么一点点钱,相对于动车所的高收入来说,不痛不痒,根本就没有触动。何况这种搞法,对大多数人来说,只要不排最后三名,也没多少人愿意花大力气赚那份奖励,因为很辛苦的。

第四条我要重点说说。

“在全局选拔文化高、素质好的职工”,问题是隔行如隔山,如果是系统外的,你原来素质再好,但没搞过定检,没搞过运用,直接进动车所,其技术养成是极困难的。再说了,动车所进人从来就没有公开选拔过,何况所谓公开招聘我们见得太多太多,按人定标准,定人、陪考、走过场的事我都懒得说了。相信有点社会经验的人都清楚现在的社会究竟是怎么回事。

“招收应届大学毕业生”直接进动车所,这一条我坚决反对。

大学生们在大学里即使真的勤奋,学的也只是一丁点理论皮毛,动手能力等于零,远不如中专生、技校生上手快。刚出校门的大学生们有几个肯真正沉到现场,穿上油污的工作服和工人老大哥一块干活的?不到现场实践,大学老师会告诉你拧螺帽时要对角拧吗?大学里有哪本教材会告诉你装风管时要在螺纹处缠上生料带,否则会漏风吗?有哪位大学教授会告诉你生料带该如何缠呢?如果没人指点,你第一回做这个,百分之五十的概率会缠错。

这不仅是现在的大学生的心态问题,而且由于刚毕业的他们还远未经历过残酷现实的挫折教育,有些东西是无法言传身教的,非要他们遭遇挫折后自我反省,自我奋发。

我们铁路近十年来对大学生们的培养锻炼是毫无规划和章法的。顶多就是第一年安排到各车间实习,名为实习,其实压根就不下班组干活,但骨子里的娇骄二气又让刚出校园的他们根本不可能正确认识到现场实践对自己未来的帮助,所以别说沉下心来认真钻研现场技术了,连起码的过场也不乐意走,工作服都不愿意换。而现场工人也没指望过这些少爷小姐们能真正做点什么事,加上知道他们未来都有可能有权管理自己,因此也没人会去得罪他们,硬要他们实践。

正因为如此,前几天在食堂遇到一大帮年轻的生面孔,一问带队的,带队的说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实习。我当时就说了:他们哪里是实习?不过是来参观罢了,一个个身上干干净净,连鞋面也没脏,只怕连检修现场都没真正靠近,在门口伸长脖子瞄一眼罢了。

没有真正在现场做过,不知道现场是如何运作的,不熟悉现场的各色人等究竟如何,将来就算是给你个管理岗位,你两眼一抹黑,只能任由下面的人蒙和耍。现在有的大学生毕业后因为没地方安排,随便到处晃了一年就找个闲职混着,有些甚至在看料库,一旦有了指标,就把这样的大学生直接塞进动车所搞管理,啥也拿不下来,只能打打杂,编编不重要的闲杂台帐。这样的人对于动车建设又有什么用呢?

也许定这个政策的大领导是想起十三年前,某单位三位本科生成功地掌握第一代动车组的事情来了。但当时的情况和现在有太多的不同。

90年代中后期,大学还没扩招,大学生在铁路上还是稀罕货。某两千人的单位统共只有24位82年以后毕业的正规大学生。而在当年那种上级要求大力提拔82年以后正规大学生的氛围之下,其他的大学生一年见习期满就都有了管理岗位,甚至坐上了火箭(当然因为没有根基,半年后摔得很惨,后来被狂踩,花了11年才重新翻身)的情况下,有3个本科生却长年在班组里干活,受了不少白眼和欺负。

这三个人都如下共同点:1、都没有背景:2、都不会“来事”儿;3、长年在班组里干活,虽然保留干部身份,享受干部待遇,但却被当成工人使用,必须独立顶岗位;4、此三人经历全面,都先在定检区域干过几年,尔后又调到运用区域干活。

当时为了迎接国产第一代动车组,上峰新成立一车间,除此三人外,还将全单位数得着的中专生、技校生悉数集中到该车间。车间成立不久,领导要公开选拔一名技术指导,分理论考试和实作考试,还特地注明了此三人可以免理论考试,直接进入实作考试。

这三个人中最有棱角的那位立刻就明白了这是一个坑。因为他虽然不太合群,但平日里眼睛亮着呢,耳朵长着呢,虽不作声,但各种消息和议论基本都知道。当时的实际情况是领导想提拔一位半吊子老中专生,但又知道无法服众,于是才搞的这个公开选拔。

虽然知道这是个坑,但以那人身上那股不服输劲头,还是想博一把。他清楚地知道,由于刚调入这个单位,所以该实作考试科目绝对是弱项,所以想考前恶补一下。他找到该单位一位据说是技术尖子的劳模,诚心诚意想请教一些东西。可你们知道人家怎么说吗?人家明着说:这个我不能教你,这是我一辈子心血的积累,我教给你了,我以后吃什么呀!

当众被人顶得下不来台的那位立刻找到了领导,声明退赛。另两位同伴闻之不解,那位说了:我们的强项是理论,现在领导直接让我们跳过理论考试进入实作,表面上看是优待我们,实际上是限制我们强项,实作比赛我们胜出的机率渺芒,又无理论分数,综合打分时该如何算?他们早已挖好坑了,却玩这种伎俩堵他人之口,到时候还可到处宣传咱们三人技术烂,我才不上当呢。

闻听此言,另二位恍然大悟,皆悲愤地找领导声明退赛。

此后,三人知耻而后勇,做事从不嫌苦脏累,那位最有棱角的还被同事们称为拼命三郎。

新一代动车组接回来,因为相对于当年的技术装备水平来说是个飞跃,因此路局要求必须要有助工以上职称的才能担当车辆乘务。此三人理所当然地被推到了当年的风口浪尖,就如同今天的380A一样。因为跑车有个好处,单位上的奖金一分钱不少,车上还有补票奖。当年动车是大领导的小金库,给了许多优惠政策,所以补票额极高,相应的补票奖对于当年我们的收入来说令人眼馋不已。有不少削尖了脑袋想上车的人在背后使了不少绊子,某些工长甚至直接找上列车员调查此三人平时在车上做不做事,好为拿下他们寻找借口。好在这三人争气,没让别有用心的人从列检的天敌――列车员口中得到想要的东西,而且列车员们的公道话堵得别有用心的人哑口无言。

当年有趟动车的大闸有偶尔毫无先兆地脱扣的毛病,即使是更换大闸也无法消除。某次解车整修会诊后,厂家的意见和领导一致,认为还可以用,这种软毛病概率太低,不好找到真正原因,只有继续用,将可能的软缺陷扩大,才可能找到。达成一致意见后,大家封存了列车技术状态,准备第二日上线运行。此时,那位新晋技术指导想显摆一下,于是带上工具拆卸控制屏。捣估了半天,不出意外地无功而返。

第二天早上是拼命三郎出乘。始发前半小时按规定启机,刚一接通控制屏电源就报警,无法启动柴油发电机。于是立即检查油路、水路,一切正常。眼看要发车了,他立即跑到动车另一端启机送电,然后跑到客列检所欲打电话向领导汇报(当年手机极稀罕,他连BP机也没有),但领导还未上班。

这趟车要连续跑两天方才入库维修,如果此故障不排除,这两天时间内若有其他问题,机组将无备份。开车后他冷静一想,昨日封机前试过机,一切正常。然而封机后技术指导又来大显身手,问题肯定出在他动过的部件上。于是一路检查,终于发现问题出在主控制屏工控机控制模块里面一块9V高能电池的付线脱焊,此位置极其隐密。重新焊好后恢复安装,一试机一切正常。

到某站后迅速跑到客列检给领导打电话,领导急坏了,说听说一大早就有电话来,肯定是出事了,但干着急联系不上。拼命三郎将事情经过详细说明,狠狠奏了技术指导一本,领导只能痛骂之。

不管那位技术指导到底是故意搞破坏挖坑(此人平日行为卑劣,专作损人利已的事,因此口碑极差),以便达到或帮他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还是确实是疏忽大意,拼命三郎都捍卫了大学生的自尊,给了种种诽谤污蔑一记响亮的耳光。

此后十数年,虽然此三人均换过不少单位,但无论到哪个岗位上都能胜任有余,这都是那些年在班组里干活打下的底子。

讲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明,一个人技术经验的积累是多么地不易,而且主要得靠自己争气,指望别人能教透你是不现实的。现实中远不如象牙塔里想象的那么简单美好,没有从定检、运用几年现场历练的积累,直接进技术含量相对最高的部门,恐怕是拿不下来的。这种部门不可能让你慢慢从头积累,你要是没点底子就进去,只怕在你胜任之前就早让人给阴了,这样恐怕于单位,于个人都不是什么好事。所以,对刚毕业大学生就直接进动车所,我只能摇头。

(未完,待续)

忘情:【原创】七、我的解决对策

通宝推:四条,天狼星,联储主席,卷心菜,temptemple,若天无云,代码ABC,njyd,dashanji,

本帖一共被 6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