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站队了站队了,贬江朱的站我这边啊(1) -- 达雅

共:💬503 🌺4969 🌵5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虽然花了,但我还是觉得达雅对老朱和国企认识不到位

老朱的时候我对这些事情没什么兴趣所以也了解不多,只知道他在九江大堤上骂过人。但是国企我是深有体会的。不仅我的父母、亲戚;朋友的父母、亲戚都是国企人,乃至我长大的那个城市满城都是国企。我不敢说我对全国的国企都了解,但要以我生长的那个城市为样本来说说国企的事情,我觉得应该是有点代表性的。

达雅一直强调国企的问题只是财务问题,只要挺过去就会好。我不知达雅认为国企是什么?是不是认为只有生产性单位才是国企?

我认为不是这样的,国企不仅是生产性企业,还有各种事业单位。如粮食局、物资局、粮油公司等,还有国营商店、食堂等跟生活息息相关的单位。这些单位如果不改变经营作风和行事方法,就算挺过了那几年又能更好吗?

以我长大的那个城市为例,生产性的单位的确挺过去了,并且好起来了。但是更多的国企却消失在了茫茫人海。

以我同学的父亲为例,他曾经是粮贸市场的会计,粮贸市场也是国企,现在粮贸市场以及上面提及的那些单位都只剩几栋楼和地皮可供出租,并拿租金来发工资(2000年左右的事,现在不知改了没。),其它什么都没有了。

甚至我们那90年代某国营百货公司建了一栋当时最高的楼,建楼的贷款直到现在都没有还清,导致他占据的最好的地段永远也只能被他占着,而周边早已经被更高更好的楼替代。

我看到说国企不应该改制的时候,看到说如果不改会更好之类的话的时候,我总会想起例如海尔这样的企业。这些企业确实飞黄腾达了,在他飞黄腾达的背后确实有些说不清道不明。但是大家是否也要看看全国各地那多如牛毛的国企?

就我长大的那个小城市,有多少国企人浮于事,我读书的时候跑到国企里去借演出服装,结果看到每个部门都在看报纸、聊天、扯谈。更别说什么上班打毛衣的事情了。

就算1999年我进入国企实习的时候这情况也没有改变,当时我对国企是相当失望。这一切改变也都是以2000年为分水岭的,这一年我去了外地,回来后发现家乡的某生产性企业A突然焕发了生命的活力。后来听说是A企业欠银行的大量外债被一笔勾销了。然后我想起了离开家乡前看到某银行在A企业大门前挂的“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横幅。

银行的钱被一笔勾销,还能有比这更加优惠的政策吗?当有人说国企总是负担更多的公共责任而寸步难行的时候,有人知道国企是可以被免债的吗?私企可以吗?外企可以吗?如果别人不可以,那么国企享受这些的同时承担公共责任有什么不对吗?要知道A企业还只是一个不受重视的省级企业。

再说说另一个企业C,C企业离我长大的城市不远,比A企业大了不止一个数量级,受到的照顾也更多。比如某年国家要研究一种比较高端的产品下拔了一个亿被C企业抢了过来。之后买机器、进设备等等研究了两年,产品是出来了,但成本太高了,根本不能进入市场流通。于是高价进来的设备被塞进了仓库。

A企业听到这个事情就找C企业淘换这些设备,结果A企业就靠着这些从C企业淘汰的设备生产了成本低廉的产品并成功抢夺了市场。也是这样A企业才重新活了过来。

A企业只是省级单位,而C企业是国家级单位。受到照顾更多的更不把照顾当回事。不受照顾面临死亡的竞争能力却更强,危机意识也更强。这不同样也是国企的蔽病吗?

虽然我的父母都在那场大浪中被淘沙了,虽然被淘沙后的日子曾经过得很艰难,但再艰难也比没有淘沙前一个月只发半个月工资,甚至连着五六个月不发工资要强。直到现在我们那也从没有人说国企不该改制。至于某些人利用改制的机会谋取私利那又是另一回事了,而且工人也有自己的方式去抗争。

通宝推:杀猪杀屁股,zhuhit,Javacai,史文恭,假日归客,捷克,slyypp,海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