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中印边界西线争端的来龙去脉 -- CaoMeng

共:💬109 🌺118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中印边界西线争端的来龙去脉

随着中国和印度在全球的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中印关系又开始成为了热门话题。

中印关系又离不开1962年的中印战争。国内很多关于中印战争与中印边界争端的讨论都基本上以藏南和麦克马洪线为中心。 而导致中印边界问题僵化,恶化而最终白热化的却是中印边界西线的争持。

要说清楚中印边界西线争端的来历,还是要交代一下老黄历。

就从史前说起。

西藏西部的阿里地区以及羌塘草原在很久以前就有一个古文明,这古文明比雅鲁藏布江河谷以拉萨为中心的吐蕃文明要早许多。 远在距今20000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此地就有早期人类的足迹。根据花粉与树轮年代学,羌塘草原在1500 BC (距今3500年)前,也就是说中原的商朝以前,气候是很温暖的。温和的环境造就了文明的摇篮。

西藏的西北部同时处与中亚,南亚,北亚(蒙古高原) 以及东亚交界的十字路口上。各方的交流带来了文明的种子。

新石器时代给西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中原的新石器时代人口开始进入青藏高原。 根据最新的人类基因组考证,来自中原的人口大规模地替代了原来的旧石器时代人口。从线粒体DNA(母性单传)调查来看,一本分旧石器时代人口融入与新移民人口之中。(这些基因调查是以今天的藏人为主,尤其是那个线粒体DNA调查更是从藏边的云南与青海的藏族人口中抽查的, 不一定能代表史前羌塘草原人口的转变)。

但随着铁器时代的到来,铁器文明从西向东推进。中亚的游牧民族将铁器文化带来了羌塘草原。

在铁器时代的羌塘草原,根据考古发掘的文物和残留下的坟墓和堡垒,被烙上了深深的中亚游牧文明的遗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接着在藏西北开花结果的就是神秘的象雄文明(《唐书》称之为“羊同”)。

苯教,在象雄诞生。

象雄逐渐控制了藏地大部,包括雅鲁藏布江河谷。

在吐蕃帝国建立之前,象雄是一个大国。

随着象雄的壮大,象雄文化包括苯教,转播到了西藏各地。

距今大约2000年前, 雅鲁藏布江河谷的吐蕃渐渐成形了。吐蕃传说中的第八代赞普(王), 止贡赞普(Gri-gum btsan-po 或 Drigum Tsenpo)曾经企图反抗象雄的统治。止贡赞普驱逐了苯教的教士。结果止贡被杀,象雄继续统治雅鲁藏布江河谷。止贡的含义是“死(gum)于刀(gri)下”。

根据敦煌莫高窟出土的Old Tibetan Chronicle (不知道中文是咋翻滴,古蕃纪事?可恨滴帝国主义分子奥莱尔·斯坦因!连这东东中文译名都没有,就给淘走了)直到吐蕃第32任赞普,囊日論贊 (Namri Songtsen,gNam-ri srong-btsan,Namri Lntsen) 又译为南日松赞、朗日论赞等,《新唐书》作论赞索,也就是松赞干布他老爸,吐蕃才摆脱象雄统治。

到了一代雄主松赞干布的时代,象雄和吐蕃是和亲关系。 也就是说象雄和吐蕃王互换王的姐妹做老婆。 松赞干布的姐妹(不晓得是姐还是妹)嫁了象雄王Lig-myi-rhya(不要问我咋读)。好像这段婚姻很不和谐。据吐蕃古八卦,好像是象雄王不愿和松赞干布的妹子(也可能是姐姐)上床。反正很不给松赞干布面子。 结果很严重,话咋说滴,好像是 Hell has no fury like a woman scorned. 反正这吐蕃公主和松赞干布里应外合滴把象雄王给做掉了,象雄灭国。

但然象雄这样的古国也不是一下就可以被消化滴。 松赞干布一死,象雄就反了。 但最后还是被镇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吐蕃西北,Kashmir(克什米尔)下角,在Nepal(尼泊尔)上角的Zhang Zhung 就是象雄.注意象雄是以冈仁波齐峰(Mount Kailash)为中心滴

象雄以西的拉达克和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有自己的小王国。这一代是几条重要通道的交集点,从吉尔吉特(Gilgit)东北的山口, 红其拉甫山口 Khunjerab Pass和明铁盖达坂 Mintaka Pass 可以到北达当今中国的新疆地区,往西拐一拐就是通向阿富汗腹地的瓦罕走廊. 而从拉达克,西可达克什米尔谷地, 南下天竺,尼泊尔。 西南至象雄,吐蕃。今天的中巴喀喇昆仑公路就经过红其拉甫山口通往巴基斯坦的吉尔吉特(Gilgit)。

《新唐书》中的勃律就是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 勃律后来分裂为大小勃律,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的吉尔吉特[Gilgit],大勃律在今克什米尔的巴尔提斯坦[Baltistan]

看下图(看大图)中的吉尔吉特[Gilgit],巴尔提斯坦[Baltistan],拉达克[Ladakh],红其拉甫山口 Khunjerab Pass和明铁盖达坂 Mintaka Pass,瓦罕走廊[Wakhan Corridor]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明铁盖达坂山口

玄奘大和尚路过此地后(大和尚走的是瓦罕走廊)撰的《大唐西域记》提到过Moluosuo国,也叫Sanbohe, 与梵名“苏伐瞿罗”Suvarnagotra (意思是金子之国)的国交界,这“金子之国”也同 “女国”。 这“金子之国”,“女国“ 应该是指的象雄。后来在这一代建立的古格王国也是以盛产黄金而闻名。

象雄和拉达克以及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是啥关系,目前还不明朗。

著名藏学家杜齐教授认为:“象雄与印度喜马拉雅接界,很可能控制了拉达克,向西伸延到巴提尔斯坦(巴基斯坦)及和阗,并且把势力扩展到羌塘高原。总之,包括了西藏的西部、北部和东部。”

拉达克以及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最早的居民是雅利安族的达鲁人。唐代新罗高僧慧超去国或由海道从中天竺到南天竺,再经西天竺、北天竺,周游迦叶弥罗、大勃律、杨同(羊同)、娑播慈国,直到吐蕃边,更遍访阿富汗、波斯,从托罗斯山进入大食(叙利亚)、小拂临(亚美尼亚)、大拂临(拜占廷)和中亚各国,再越过葱岭,在开元十五年(727年)十一月上旬抵达安西大都护府龟兹。慧超每到一地,便记下路程、风俗、语言、宗教、物产和国情。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一百有《慧超往五天竺国传》。据慧超记载这一带的三国(指拉达克,大小勃律)都信奉三宝(指佛教三宝:佛宝、法宝和僧宝),三国以东的吐蕃没有寺庙,也不知道佛祖的教诲。但因为三国的人口皆为胡人,所以皆信教。也就是说这时候拉达克以及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的人口还是以雅利安人为主而与藏人有别。

反正吐蕃征服象雄以后,把这一代也一骨碌收了。

(仪凤三年)“时吐蕃尽收羊同,党项及诸羌之地。东与凉、松、茂嶲等州相接,南至婆罗门,西又攻陷龟兹、疏勒等四镇,北抵突厥,地为万余里。自汉魏已来,西戎之盛,未之有也。”《旧唐书·吐蕃传》。

日本森安孝夫所著的《吐蕃在中亚的活动》一文中认为:“大概在松赞干布的末期到662年这个时期,吐蕃已经完成了对女国及勃律的‘臣服和怀柔’。

《新唐书》卷第二二一下西域传中载:“大勃律,或日布露,直吐蕃西,与小勃律接,西邻北天竺乌(本字因书内辨别不清无法显示),地宜郁金,役属吐蕃。万岁通天逮开元时,三遣使者朝。”

《旧唐书》卷第一九八西域传载:“勃律国在罽宾吐蕃之间,开元中,频遣使朝献,八年,册立其王苏麟陀逸之为勃律国王,朝贡不绝。二十二年,为吐蕃所破。”

但这样一个重要的交通要道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唐帝国与吐蕃帝国争夺西域的主要战场。

《资治通鉴》卷第二一二第6752页载:“(开元十年)[八月]癸未,吐蕃围小勃律工没谨忙,谨忙求救于北庭节度使张嵩曰:勃律,唐之西门,勃律亡则西域皆为吐蕃矣。嵩乃遣疏勒副使张思礼将蕃、汉步骑四千救之,昼夜倍道,与谨忙合击吐蕃,大破之,斩获数万。自是累岁,吐蕃不敢犯边。

《新唐书》卷第二二一下西域传对此事载:“开元初,王没谨忙来朝,玄宗以儿子畜之,以其地为绥远军,国迫吐蕃,数为所困。吐蕃曰:‘我非谋尔国,假道攻四镇尔。’久之,吐蕃夺其九城,没谨忙救北廷节度使张孝嵩……”。

据梁劲泰所著的《大唐西域记》与西藏

唐代中印的通道很多,“依《释迦方志》卷四十一,共有三道,北道,由敦煌沿塔里木盆地北缘出葱岭,经撤马尔罕南越铁门入吐火罗,顺喀布尔河进入北印度;中道,由敦煌沿塔里木盆地南缘出葱岭,经昆都士南入北印度,此道还有克什米尔一线作为支线,车道,由长安经青海入吐蕃、尼泊尔到中印度,称为吐蕃泥婆罗道;三道之中,车道最近,是唐代新辟的中印交通捷径,通称中印藏道。……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还有一条支线,从拉萨通过噶大克沿印度河上游进入克什米尔,由吉尔吉特连接浦犁(塔什库尔干)。”⑤

  从吐蕃的角度看,吐蕃当时是取道勃律,向北翻越葱岭(帕米尔高原),直达西城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勃律向西转入印度⑥。这条通道不是按照今天的习惯路线,即从帕里越过喜马拉雅山,经卓木河谷到印度。因此,勃律地区是当时吐蕃西部通向西域和印度的必经门户,同时也是几条要道交叉的咽喉,所以才有“唐之西门”,“假道攻四镇”的记载。而且,开元十年在小勃律对吐蕃战争胜利后,便切断了吐蕃入侵西域的道路,“自是累岁,吐蕃不敢犯边。”

  大勃律与小勃律的分裂大约是在公元720年以后的事情,在此以前,大、小勃律实质上是一个国家,慧超的《往五天竺国传》载:“又迦叶弥罗西北,隔山七日程,至小勃律国。此属汉国所管。衣著人风、饮食言音,与大勃律相似。……其大勃律,元是小勃律王所住之处。为吐蕃来逼,走入小勃律国坐。首领百姓,在彼大勃律不来。”这个与大勃律决裂,反抗吐蕃,并与唐朝建立密切关系的小勃律王,可能就是史书上记载的没谨王。因此,一位日本学者认为,大、小勃律的分裂,是在720年至722年间实现的。

根据《旧唐书》的记载,吐蕃王朝在公元734年便攻占了勃律地区。

又有勃律,在罽宾、吐蕃间……(开元)二十二年,为吐蕃所破。”《旧唐书·西戎传》“其年,吐蕃西击勃律,遣使来告急。上使报吐蕃,令其罢兵。吐蕃不受诏,遂攻破勃律国。上甚怒之。”《旧唐书·吐蕃传》。

在这背景下,成就了一代名将的远征。

唐,名将,高句麗人,高仙芝, 于747年,唐天宝六年, 越葱岭,达坦驹岭(今兴都库什山东端), 一举战败吐蕃取小勃律。这是一次传奇式的远征。 在此按下不提。

安史之乱以后,西域唐军内调, 吐蕃再次夺回此地。

风转水流,N年后,吐蕃末代皇帝朗达玛居然是个信苯教的。 朗达玛下令灭佛。被杀。 天下大乱。

842年,朗达玛被佛教僧人拉隆·贝吉多杰刺杀后,王妃綝拥立哥哥尚延力三岁的儿子乞离胡为赞普,王妃摄政。大臣不服,立次妃所生的遗腹子俄松。 连年争战,争夺王位,统一的吐蕃政权瓦解。

其中,俄松据有山南地区,905年,俄松被人毒死,其子贝考赞逃到日喀则,923年,贝考赞又被奴隶起义军杀死,之后,贝考赞长子扎西孜巴贝占据江孜地区,次子吉德尼玛衮见大势已去,便率领部下逃亡到象雄割据, 娶了当地头人的女儿为妻.建立了政权. 并以"阿里"来泛指其所辖地域,阿里似由此逐渐成为这一地区的专名。由于大量藏人涌入,象雄地区包括拉达克随之藏化.

吉德尼玛贡将辖地分封给三个儿子,其中由长子拜吉日巴贡dPal gyi mgon统治西面的麻域Mar-yul(拉达克一带) 繁衍出拉达克王系;由次子扎西贡bKra shis mgon统治象雄,扎西贡的封地繁衍出古格、普兰、亚泽三个王朝(他的后代将地方再次分封下去);由幼子德祖贡lDe gtsug mgon统治Zanskar, 繁衍出桑嘎和毕蒂(后并入拉达克,现并入印度喜玛谐尔邦),因此统称之为阿里三围(三围相当于三个辖区之意)。

Zanskar的位子。注意与拉达克(Ladakh)本土隔了一道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喝一口水。

中印边界西线争端的来龙去脉2 象雄复兴

中印边界西线争端的来龙去脉 3圣战

中印边界西线争端的来龙去脉4商道与圣战

中印边界西线5凶恶的异教徒.佛国的反击.狮子王PK公驼汗

中印边界西线6公驼汗,狮子汗,狮子王大PK

七:公驼汗,狮子汗,狮子王终级大PK, 黑汗王中兴之剑

八:异教徒大军自东而来

九:契丹人来啦!契丹人来啦!

关键词(Tags): #西藏(嘉英)#中印边界#西线#象雄#拉达克#吐蕃元宝推荐:史文恭,铁手,wage, 通宝推:故乡在喀什,星星星,宇卿,南渝霜华,光年,myDday,嘉英,行路人pacers,从北苑到太古,张三李四王五,njyd,纳米小洞儿,菜菜丛,愚弟,汉水东流,住在乡下,契毖何力,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