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读史有感(休谟和波普尔) -- texasredneck
因为我们无法承受生活在流沙之上的虚空。
科学之前,我们信上帝或神的存在,所有无法解释的现象只要冠以上帝之名,小民就能安然。科学之后,我们以为科学给了我们获得确定性的手段。但是观之愈深,察之愈切,我们发现与我们的认知能力如影相随的其实是“不确定性”----这是休谟的苦恼,我们以为的因果关系即使来自于对客观世界的观察或实践,但一旦成为我们的认知,那总是一种观念上的存在。而这“观念上的存在”即便可以作用于现实,来得到验证,但是因为不可穷尽一切可能性,就不可能获得真正意义的“确定性”。
这意味着我们找不到那个”the one",我们永远认识不到那个唯一真理,因为任何对后者的阐释,都必然经过了我们意识的修饰,那就不可能是客观的完美映像。
无疑,休谟的苦恼其实已经为波普尔的“证伪”打好了伏笔。我们不能从证实去获得完美的确定性,但我们可以通过证伪去消除“不确定性”的范围,因为宇宙的无限性,我们永远得不到“是”,但我们可以知道什么“不是”。便如我好友对我说,“我这么多年的恋爱经历,并没有让我知道什么样的人适合我,但我现在至少明白什么样的人不适合我。”
----我们因消除了“不确定性”而趋近那个“确定性”。我们在一定时空范围了排查了“不是”,就得到了一个有限确定的世界。
亦正因为那个最终实在,相对于人类意识,永远宛在彼岸,我们永远不可确证,才使得我们有了不懈寻求的动力。
(如果再往前一步的话,我们就会不可避免地询问,那个最终实在到底存在么?如果我们就是生活在流沙之上怎么办?上帝掷骰子么?
----追寻本身才是我们真正可以信赖的实在,便如我们只有在“去爱”这样的行为中得知爱情的存在,我们只有切实地活着才避免堕入虚空。)
小声说一句,感觉楼主读的这本《西方哲学史》翻得很不好。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优秀的理论家(无论理科方面的文科方面的)都有一种唯美倾向 CH6GM 字646 2011-06-29 18:05:28
🙂好的科学不是因为其破坏性 1 frnkl 字224 2011-06-23 21:56:26
🙂波普尔的文章特别清楚 相信逻辑和常理 字416 2011-06-23 20:02:48
🙂人类总是需要一个实在,
🙂呵呵,“也正因为那个最终实在” 1 yandudu 字104 2011-06-25 23:40:52
🙂消除“不确定性”并不一定趋近那个“确定性” 1 博客南 字211 2011-06-24 00:47:45
🙂啊哈 1 相信逻辑和常理 字209 2011-06-23 20:07:24
🙂很有意思, 博客南 字60 2011-06-24 00:5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