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关于职业发展规划的困惑,请教河友! -- 天势力

共:💬40 🌺18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关于职业发展规划的困惑,请教河友!

最近很苦恼,请河友指点迷津!

  先说下我自己的情况:

我是一个历史学博士后,在一个省级师范大学教书,在北京做博士后,明年出站。博士毕业六年了,已经出版过一种专著,编过两种书(出版项目,均获有关奖项),发表近十篇学术论文。明年博士后出站,。

  由于指标限制和单位资源不均衡分配的问题,目前仍是讲师职称。这个有点晚,但不是大问题,毕竟年月可以解决。我的科研能力比较强,长于发现并研究明清原始文献,得出异于常人的结论。由于从研究生就受过良好的学术训练,对于业务方面,还是比较自信的。(当然,文人相轻,不排除自我感觉良好。)没有经济压力,在二线拥有一套140平住房(去年买的,有贷款,但没压力),有车,有孩子,年内个人收入约6万元。妻子高校老师,年收入5万元,尚有其它的投资收入若干(不稳定,但较常人要相对稳定些)。有一段时间的管理工作经验。

  最近读书和生活经历,以及在北京和友人相处时发现价值观差距很大。大家不理解为什么不去追求财富,而是愿意生活稳定的情况下,以读书作研究为乐趣。一个医学博士好朋友是北京的一个大医院的大夫,说我这是不负责任,我的性格和特点可以让家人过上非常好的生活,而我为了自己的兴趣,牺牲了家人经济享受的自由。他非常了解我的性格,以及我的优点,并觉得我夫人是在纵容我。呵呵。另一个出版单位作主任的同学,也不理解,为什么不愿被人关注,想留北京也选沉寂于学问的平台,而不是最先考虑经济收入。当然,他们两个都知道我的经济条件算是解决温饱,或者小康吧。

  以前我对学术充满了敬仰,但北京学习生活工作一年之后,认识并了解了一些学术圈的内幕,可以确切的说,90%的人把学术圈作为了名利场。而且埋头苦干的人,极难获得相应的发展空间、平台,这个不多说了,估计大家也知道。现在我对这种生活有些反思,还与一个重要的认识有关。

  由于关注明清之际的一些思潮,越来越感觉“学行合一”、“学以致用”的经世之学的重要性。而自己在高校研读的状态,离真实的社会环境其实越来越陌生,尤其是感觉近十年社会发展速度之快,观念、价值改变之快,实在有点被列车抛在身后的感觉。另外,和人打交道时,除了自己情商较低以外,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与离社会普遍的价值观越来越远。

  更为重要的是:我和妻子发现,我们实现了自己二十多岁时价值追求、职业追求、生活追求,但同时也发现,在目前37岁的年龄段发现(我承认我比较钝,这个问题发现得比较晚):一个人的特点,很多是在成长的环境中不断被引导与加固的,尤其是处理问题的方式,与人打交道的方式。我和妻子都是农村出来的,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父母都是极为本份真诚的人,我们夫妇又骨子里有些清高与浪漫,所以十多年前并不愿意接受世俗以物质利益为核心或重点的价值取向。但现在当我们教育自己的孩子时,感觉自己的情商,以及处理一些人际关系和对大的问题的判断方面,无力为孩子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引导。

  同时,对社会的深入思考,越发的感觉到,目前社会,当然也包括古代社会,人与人之前的交流,与其握有的社会资源(权力资源或其它)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在高校,除了感觉被社会边缘化以外,坚守自己科研信念的价值观受到了猛烈冲击。并非缘于物质,(因为年收入50万左右的工作对我基本上没有吸引力,夫妻观点一致。虽然我们两人月收入仅万元。)更重要的缘于对人生意义、价值,以及社会普遍价值观的认同与契合。当然,我们自己十分不情愿在学术圈玩那些名利场的手段,因为有这个心思,我何必在高校?(我也明知,为了实现理想或目的,必须有所付出)

  现在的问题是:我要不要转换职业发展方向?

  (对此,我也深知在一个行业的时间、阅历所积累的经验、各种资源的重要性,明白换行要一切从头开始。可人生能有几回搏?但搏来搏去又如何?离开相对安逸和松散的大学授读生活,虽然是个挑战,但对我一个适应性强的人来说,并不是太大的难事。)

  徐小平的职业规划的鸡血书,朋友推荐了,但对我的大脑冲击并不大。我的困境是: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生?

  河里的虎大、忙总等大侠的文字,我是经常拜读的,知道河里精英如鲤,望诸位贤达垂示一二。多谢!

关键词(Tags): #职业 发展 困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