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经学通论》摘录(4) -- 柞里子

共:💬79 🌺19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经学通论》摘录(21)

3 群经略说

3.1. 书

3.1.7

王肃,曹魏时大儒,王朗之子。王朗师承杨赐,以精通《易经》著称。杨赐即号称“关西孔子”的杨震之孙、因“鸡肋”闻名并也因此而见杀的杨修之祖,故王肃之学,同贾逵一样,也是家学渊源。王肃还有个更为知名的亲戚,晋代创建者之一的司马昭,正是王肃的女婿。王肃于《尚书》、《诗经》、《左传》、《论语》、“三礼”等皆有注释,并皆得以立于学官,其父王朗所传《易经》也得以立于学官,因而门生遍布朝廷,形成与郑玄一派分庭抗礼之势。

王肃之学固有其独到之处,然其学之所以能在短期间内异军突起,正因有司马氏为其政治靠山之故。王肃尚未出世之时,郑玄业已公认为学术权威,故即使有政治靠山如王肃,想要动摇郑玄的学术地位也绝对不易。王肃于是施展出如下两招:其一,抬举郑玄的前辈。但凡郑玄之说与贾逵、马融不同者,王肃皆据贾、马之说以抨击郑说。其二,伪造古书以证郑说之误与己说之正。前一招无可指责,后一招则无可原谅。前文提到的伪作《孔子家语》,一贯被视为出自王肃之手。被近人疑为王肃或王肃同夥所伪造者,还有《孔丛子》以及冒充孔安国著的《孔传古文尚书》。就内容分析,《孔传古文尚书》似为王肃的《尚书注》作声援,而《孔丛子》则似为《孔传古文尚书》作宣传,有些地方甚至还似为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作舆论。极可能由于这样的政治原因,来历不明的《孔传古文尚书》一经出现,居然就同贾、马、郑、王四家的《尚书》一起立于学官,成为朝廷法定的一派。

除去政治因素之外,这部伪造的《孔传古文尚书》之所以能轻易地被接受,还因为这部所谓的《孔传古文尚书》并没有伪造经文,只是在贾、马、郑、王四家之外增加了一家注释。注释本来人人可作,假托孔安国的名义,不过旨在加强其权威性而已。后世学者大都忽略了这一点,误以为魏末出现的《孔传古文尚书》就是如今流传于世的《孔传古文尚书》,不加区别地简称之为“伪孔传”,从而进一步混淆了《尚书》的历史。其实,流传至今的《孔传古文尚书》不仅伪造了孔安国的注释,而且伪造了《尚书》经文,出现的时代也更晚,绝不可与魏晋之时立于学官的这部《孔传古文尚书》混为一谈。为示区别起见,姑称前出者为“前伪孔传”,后出者为“后伪孔传”。

“前伪孔传”的出现,因完全缺乏线索,故只能以“来历不明”四字概括之。至于“后伪孔传”的出现,却离奇曲折得简直可以演义为一篇侦探小说。欲知“后伪孔传”的来历,得先从“五胡乱华”谈起。所谓“五胡”,指匈奴、鲜卑、羌、氐、羯五种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强调“历史上”,因五种之中除羌之外,馀皆不复存。所谓“不复存”,并非斩尽杀绝或全部驱逐于境外,而是混融于华夏,遂不复辨认。所谓“乱华”,指发动叛乱,致令西晋王朝覆灭,并在北方形成割据与混战的局面。“五胡乱华”延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就《尚书》的历史而言,则只须集中注意力于“五胡乱华”之初、史称“永嘉之乱”的事件。

“永嘉”,晋怀帝的年号。永嘉五年匈奴刘聪 (匈奴单于降汉内迁之后,受赐姓刘氏,刘聪为单于之后,故以刘为氏。)攻占洛阳,俘晋怀帝,纵火焚烧洛阳皇宫,使皇宫藏书荡然无存,其对于图书文献的破坏,绝对不在当年项羽焚烧秦宫之下。当时今文《尚书》在民间已不流行,藏于皇宫的欧阳以及大、小夏侯的本子复毁之于火,于是自西汉伏生流传下来的今文《尚书》,在经过四百年的兴衰之后,终于彻底失传。孔安国所献的古文《尚书》原件如果有幸逃脱董卓之乱,如今也是化作灰烬了。古文《尚书》学虽于民间流传,不曾因此而绝灭,但民间流传的古文《尚书》版本从来不包括“逸书”在内,故从此古文《尚书》的“逸书”也如今文《尚书》一般,彻底失传。由此可见,就《尚书》而言,“永嘉之乱”造成的损失,名副其实惨重不堪。经过这次惨重不堪的损失,今、古文《尚书》经文的本来面貌竟如何?各流派之注释的本来面貌竟如何?遂无从得知,而“后伪孔传”于是得以乘虚而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