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第11章 人民币国际化之路,路在何方? -- 水管子

共:💬24 🌺43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3.3 希腊债务危机

3.3 希腊债务危机

为了彻底打垮欧盟的攻势,紧接着迪拜债务危机,美国又引爆了希腊债务危机。如果说引爆迪拜债务危机是隔山打牛,那么引爆希腊债务危机就是直接在欧盟的身上插刀子。

2009年12月8日,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宣布,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由“A-”降为“BBB+”,前景展望为负面;惠誉同时还下调了希腊5家银行的信用级别。受此消息影响,希腊股市大跌6%,欧元对美元汇率大幅下滑,希腊债务危机爆发。

12月16日晚间,标准普尔宣布,将希腊的长期主权信贷评级下调一档,从“A-”降为“BBB+”。标普同时警告说,如果希腊政府无法在短期内改善财政状况,有可能进一步降低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穆迪则称也已将希腊列入观察名单,并有可能调降其信贷评级。希腊债务危机加剧。

欧洲有许多国家都希望能够加入欧元区,享受大家庭带来的好处,希腊也不例外。为了保证欧元的稳定性,欧盟对加入欧元区有严格规定。1992年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加入欧元区必须符合两个关键指标,即政府财政赤字不能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公共负债率不能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60%。希腊与此相距甚远,为了挤进欧元区,希腊政府不惜通过财务造假来达到欧盟的规定。

帮助希腊政府财务造假的正是大名鼎鼎的美国投行——高盛。高盛为希腊设计出一套“货币掉期交易”方式,为希腊政府掩饰了一笔高达10亿欧元的公共债务,从而使希腊在账面上符合了欧元区成员国的标准。这一被称为“金融创新”的具体做法是,希腊发行一笔100亿美元(或日元和瑞士法郎)的10-15年期国债,分批上市。这笔国债由高盛负责将希腊提供的美元兑换成欧元。到这笔债务到期时,将仍然由高盛将其换回美元。

造假的关键在于汇率。假如市场汇率是1欧元兑1.35美元的话,希腊发行100亿美元可获74亿欧元。这时高盛特意使用了一个更为优惠的汇率,使希腊获得84亿欧元。也就是说,高盛实际上借贷给希腊10亿欧元,但这笔钱却不会出现在希腊当时的公共负债率的统计数据里,因为它要10-15年以后才归还。这样,希腊有了这笔现金收入,使国家预算赤字从账面上看仅为GDP的1.5%。希腊就是这样在2001年“混进”了欧元区。2004年欧盟统计局重新计算后发现,希腊赤字实际上高达3.7%,超出了标准。最近的消息则表明,当时希腊真正的预算赤字占到其GDP的5.2%,远远超过3%的规定。

作为帮助希腊达到欧盟标准的报酬,高盛共拿到了高达3亿欧元的佣金。高盛深知希腊通过这种手段进入欧元区,其经济必然会有远虑,最终出现支付能力不足。高盛为防止自己的投资打水漂,便向德国一家银行购买了20年期的10亿欧元CDS“信用违约互换”保险,以便在债务出现支付问题时由承保方补足亏空。这样不仅为自己放给希腊的10亿欧元贷款买了一份保险,而且顺便把德国的金融机构也绑上了。

实际上,高盛的这种“创造性会计手法”并不只用在希腊。在高盛的此类业务客户名单上还包括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家。

希腊债务危机的爆发,一方面归咎于希腊自身负债过高的经济问题,另一方面离不开高盛等一批美国金融机构联合猎杀。在对希腊债务问题的围猎上,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的信用评级,高盛则联合两家对冲基金大肆抛空欧元,同时再散步希腊破产的谣言。在一系列的连环打击之下,整个欧洲的金融和经济陷于泥淖,欧元一路下跌。一向节俭的德国人十分不愿意救助希腊,但是为了稳定欧元,2010年5月份欧盟终于联合IMF达成了高达1100亿欧元的希腊援助计划。此时欧元/美元的汇率已经从2009年12月份的1.5跌破了1.3,半年时间贬值20%。

希腊债务危机中不断贬值的欧元(2009.12-2010.0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