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关于陕甘宁边区财政的一点补遗说明——关于所谓的“40%” -- 黑岛人

共:💬21 🌺183 🌵2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关于陕甘宁边区财政的一点补遗说明——关于所谓的“40%”

一般来说,现在还会专门把陕甘宁边区的财政主要事项及来源问题(整个抗战期间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的财政史倒还是有史家在研究的)提出来,大都是因为在西北财经办事处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财政编里发现了,有两年边区财政收入的40%左右来源于“特货”,于是,如获至宝,四处宣扬“特货”=鸦片。明的暗的,无非都是指控,TG是靠大力种毒制毒贩毒而支撑起了军政,于是才得了天下。

“特货”与鸦片的真实关系,陕北鸦片种植、流通的历史,鸦片在当时中国实际具有的仅次于金银的硬通货地位,这些很多网友都已经多次详细阐述过了,我这里不再累述,就说一说在之前的读书中,对于所谓特货占边区收入“40%”左右,从而是边区财政支柱这点。简单说——那是利用当代人对于抗战时期根据地具体收支方式的不了解,而玩的一种文字游戏。

其实,源头出在西北财经办事处编制《史料摘编》根本不是正规的国史,而是为了对抗战期间边区的财政和金融工作作个全面的梳理总结而集篡资料,说白了就是把相关资料(和文件)编篡在一起自己看方便用的,没想到后人能这么理解利用。所以,他们统计整理的只是边区货币性的财政收支情况,但其中没有包括实物税收和军政人员自产的部分,而后者在抗战中期后恰恰才是支撑边区的主要支柱(边区抗战前期的财力主要依靠外界捐赠和援助为主),以下转从前我相关的一些说明。

……直接用《史料摘编》中的特产贸易收入数,及其占各年边区财政收入比例表中的数据,来衡量边政财政对特产贸易的依赖度,并再根据“特产即鸦片”的观点,得出边区军政开支仰赖于特货贸易,边区经济生活进而也受特产贸易左右的论点,都完全是建立在彻底排除了以粮食等实物形式征收的农业税、军政人员自产产品、公债和银行直接垫付财政(通过印发边币券币的方式)等,这些要更重要的多、规模更大多的财政来源的基础上的。

这其中光是前二者,《试论陕甘宁边区的通货膨胀与反通货膨胀措施》《陕甘宁边区农业税收的特点与作用》在研究中都认为,即已经占到在抗战中期(41年后)边区实际财政收入的80%以上(南汉辰:与中国记者谈话,和《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5编 第111页)。而后者,公债的相关数据还没有找到,但仅边区银行为边区财政亏空垫款,1941年即达567万余元边币;1942年财政又从银行借款7000万元边币。这还不包括其它单位或部门为开支而拖欠银行的借款(当时边币还没有恶性贬值,对于极贫困的边区来说,以上金额已经很大)。

最结实的边区财政收入来源实际。据《陕甘宁边区历年粮食收支对照表》《陕甘宁边区历年财政收支对照表》《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6编) ,第90 、89 页。1941年到1945年边区人民提供的各类财政收入为459亿多元(边币), 折合粮食为1389986石。此外边区人民还提供了大量草料、棉花、土布等,并生产运销了大量食盐,做了大量军鞋。而即使是全按照1944年6月的汇率去将券币折算成边币,边区1942-1945年全部"财政收入"也仅为175.12亿元,其中特产贸易收入额约56.74亿元边元。也就是说,还完全没有计算军政人员的自产(比如还是以1944年为例,军政人员自产粮食即达10万石,而同年征收的公粮也不过是16万石),也不考虑其它实物或劳务税收的折算,全部特产贸易收入占实际边区军政支出的比例也不过略超过10%左右,实际上,真实比例肯定还要低得多,考虑其它因素,大约最多只占到6-7%。

看到以上数字,还敢说“特产贸易收入”对边区经济生活具有左右的力量吗?

通宝推:njyd,回旋镖,老老狐狸,kmy181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