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从《建党伟业》到《辛亥革命》 -- 反光镜
.
建党虽比革命晚了十年,日子却早了三月。于是,电影市场上先有了《建党伟业》,三月后才有了《辛亥革命》。
《建党伟业》看完没什么大印象,仅对陈独秀(冯远征)的演讲、蔡锷(刘德华)的病怏怏;青年毛泽东的“开会还能带家眷”、陈公博夫人的“成立个政党才五十来个人,说出去都让人笑死了”这类东西感到很新奇。不知当时是否真是这些个细节。
从过去到现在以来,对辛亥革命的印象仅停留在初中课本的几句话:武昌起义,一夜间城头就变换了大王旗。
刚看完《辛亥革命》,有点明白,辛亥革命也不是请客吃饭。要花很多钱(司徒美堂卖祖屋给了孙中山20万美元,当时可是一笔巨款)、要死很多人,最后还不一定得好。
在《阿Q正传》里有“洪哥总说No”、还有“洪哥钻桌子底下(还是床底下,记不清了),被革命党人拖出来逼着领导革命”的传说。这些在电影里都没得到演绎。电影里黎元洪还是挺英武的,只是立场不够坚定。
要是把《辛亥革命》和《建党伟业》倒过来看就比较明白了。
在《辛亥革命》的结尾,孙中山在革命党人军事实力不济的情况下,为了在形式上达到清帝退位、实现共和的首要目标,与袁世凯达成了妥协。于是,辛亥革命成了袁世凯的胜利。
好了,到了《建党伟业》的开头,袁世凯为了皇帝的虚名丢了实权、丢了性命。如果有人提醒袁世凯学学曹孟德,就不会“得虚名而处实祸”了。
孙中山一开始就看清了趋势,也看到了袁世凯完蛋,却没能看到国民党掌实权。
后来的事情比较清楚了。在推翻北洋政府的社会进程中,孙中山的国民党占了先机。陈独秀、李大钊的共产党在理论基础、实践经验、经济人脉上都比较落后。有趣的是,在后来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小兄弟又干掉了老大哥。
从去年的《十月围城》到《辛亥革命》,再到《建党伟业》,往下延续该是什么?《国民革命》?估计不会有了。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从《建党伟业》到《辛亥革命》
🙂湾湾把辛亥革命给禁了 3 KeanuZ 字103 2011-10-07 00:12:22
🙂好事,确实触到痛处了 1 桥上 字0 2011-10-07 08:03:41
🙂哎,这几天的《参考消息》连篇累牍的都是孙先生的伟大事迹 杀猪刀 字346 2011-10-06 15:06:00
🙂早没了,阿扁上台就推平了 子承父业汪文轼 字172 2011-10-07 23:47:42
🙂我怎么觉得孙先生就一口水党,一个锲而不舍的口水党 2313234454dfsd 字146 2011-10-07 06:02:42
🙂是这个不? 2 安倚天 字77 2011-10-06 16:44:30
🙂辛亥革命100年,会是胡总来汉,还是贾主席光临呢?猜测? 2 2313234454dfsd 字652 2011-10-05 00: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