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Andrew Marr:当代英国简史 -- 万年看客

共:💬365 🌺297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6)英国的流行音乐

六十年代开始的时候一个新兴市场所需的所有原料都已齐备。市场上的商品就是音乐。绝大多数六十年代黄金时期摇滚乐团的历史都遵循着类似的模式。传记的开始几页讲的是几个孩子们通过收听时有时无但魅力十足的卢森堡广播(1)发现了查克.贝里(2)与猫王,这个商业电台从五十年代初期就开始在每晚7点向英国广播节目(这座以调频208闻名的广播电台可谓命途多舛,最早由法国企业家兴建,战时被纳粹宣传机关征用,战后落到美国人手里,最后终于重获生机,其资金来源主要是为阿华田与足球博彩做广告,这也是荷兰人为当代英国文化做出的唯一贡献)。在一开始意外邂逅了美国摇滚和流行音乐之后,接下来的内容就是一位或几位未来的大明星向朋友们建议组个噪音爵士乐(3)乐队玩玩。噪音爵士乐的问世要归功于一位爵士乐师,格拉斯哥小提琴手的儿子名叫朗尼.当根(4)。这种爵士乐和弦简单,配器多为洗衣板之类的家庭用品或自制乐器,音质轻松明快,风格介乎于爵士、乡村与蓝调之间,不加雕饰而又常常幽默风趣。与一般爵士不同,你不需要成为专业音乐家也能玩噪音爵士乐——正如约翰.列侬以及众多他人所发现的那样。20年后的朋克杂志会给出三大基本和弦的指位图并敦促读者们组织自己的乐团,这正是噪音爵士乐留下的经验。朗尼.当根的单曲将会走进全国的学校礼堂以及青少年的卧室,朗尼.当根那做作出来的美式口音也将令他成为第一位在美国市场走红的英国歌星。

接下来在这段一言难尽的历史里露面的是两个影响深远的地点。一个是咖啡吧。无论是穆斯维尔山(5)的El Toro还是利物浦的卡多马(6),又或者其他几千家名不见经传的门脸。咖啡吧成了年轻人聚会的重要场所。这些一般由意大利移民经营的店铺为年轻人欣赏音乐提供了难得的场所,远离家人或气氛恶劣的成人酒吧。这里有着最早一批点唱机与时而举行的现场表演。第二个地点则更加重要,也就是艺术学院。在五十年代,艺术学院的角色绝不仅仅局限于培养下一代的设计师或雕塑家。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是从伊丽莎白以及爱德华时代留存下来的机构,与当地技工院校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原本培养的都是些能够扶持当地服装业、制陶业、印刷业以及其他行业的手艺人。因此在大规模大学教育开始之前(直到七十年代这一举措带来的变化才能真正体现出来),艺术学院往往就会成为那些聪明且富有想象力但却无法遵从学术纪律的青少年的归宿。

利物浦艺校的约翰.列侬,合恩赛的雷.戴维斯(7),伊灵的彼得.汤森(8),沃特汉姆斯托的伊安.杜利(9),西德卡普的基斯.理查兹(10),凯特.斯蒂文斯(11),平克佛洛依德的核心成员以及洛克西音乐团(12)只是一个庞大群体的代表。咖啡馆是十分重要的见面地点,但是艺校才是真正的流行文化工厂。穿着高领套头毛衣、胸前别着反核战徽章的艺校学生长期以来一直是国民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吐槽对象。艺校成为了有才华的圈外人集会的场所,并为他们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他们当中日后成为传统艺术家的寥寥无几。达特福德一名电工的儿子,波普艺术先驱彼得.布莱克(13)此时正以摔跤运动员、流行杂志、美女海报与歌星为题材创作绘画与雕塑。布莱克通过在伦敦三家艺校教书来挣钱,对于当时的年轻人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而且还走在例如安迪.沃霍尔(14)等美国波普艺术家的前列。1961年他鼓励伊安.杜利描述自己的兴趣所在——“奶子和屁股,黑道,泰迪男孩,洁恩.曼斯菲尔德(15)与马龙.白兰度”——但是许多人都如饥似渴地试图接触更富年轻活力的文化,杜利只是其中之一。全国上下,未来的设计师发现未来的画家、图形艺术家以及电影人就在学生公寓里和自己毗邻而居,各种创意立刻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六十年代时装与橱窗装饰所采用的标志性布里奇特.赖利(16)奥普艺术线条很快就被学生们从与他们混在一起的艺术家那里学了来;皇家空军风格的圆形纹章与粗黑箭头很快就出现在了诸如The Who等乐队的服饰上,后来很快就成了机车党(17)的标志。六七十年代的外观就是由英国主要应用设计院校的思想交融决定的,无论是美国还是欧陆都没有这种现象。

对新潮的渴望以及打破学科藩篱的热情也成为了影响英国音乐的重要因素。很久以前艺校就成为了民谣与爵士的堡垒。为什么不呢?这里汇集了成千上万名中产阶级以及工人阶级出身且天资聪颖的青少年,既想着寻欢作乐又不想陷在工厂或办公室里过一辈子。到了五十年代末期,英国艺校学生开始接触噪音爵士乐,R&B以及初次登陆英国、包装整洁、令人食指大动且相对面目纯良的猫王专辑。首先出现的是微笑的汤米.史提尔(18),然后是克里夫.理查德(19),再然后是之前在拖船上工作的比利.弗瑞(20)。在这几年里,滚石、奇想以及The Who乐队的未来成员都受到了激进思想与新时尚的耳濡目染,正如水彩画或者陶罐一样打下了艺校的烙印。伊安.杜利和他的朋友们用油画笔当鼓槌,闹得全楼不安。这也可以视为一个比喻。真正的艺校乐队终将到来。以温彻斯特艺校的布莱恩.艾诺以及煤矿工人之子、师从纽卡斯尔艺校英国波普艺术家理查德.汉弥尔顿(21)的布莱恩.弗瑞为首的洛克西音乐团引领了深受七十年代初英国听众热爱的颓废、机智而又思想深刻的音乐风格。如果没有艺校背景,平克佛洛依德这个最伟大的概念专辑乐团的出现根本就无法想象。

让我们继续追寻流行歌星一言难尽的生活轨迹吧。你已经遭受了卢森堡电台的腐蚀,在噪音爵士乐团练过了手,在咖啡馆里聊过了闲天,地方艺校扩展了你的想象力,然后呢?一言以蔽之曰:经营。在六十年代初期,假如你有一个不同凡响的名字与一副英俊小生的面貌,那你很可能会被“火光拉里”或者拉里.珀恩斯(22)相中。他是第一批奸诈经纪人中的一员,这些人出现得很早也很频繁。一夜之间满头乱发的男孩就成了赚钱的门路。

在流行音乐出现之前,主流音乐形式利润很低。大多数公共场合中的音乐都是现场演奏的——音乐厅舞台上的钢琴乐师与班卓琴乐师,走红歌手以及舞厅里的大型乐池与热辣的爵士亚文化。艾弗.诺韦洛(23)这样有才华的作曲家与哈利.罗德(24)可以通过记谱音乐获得相当不错的收入。二十世纪初歌剧明星的留声机唱片销路依然火爆,但是麦克风刚刚问世就改变了流行音乐,前所未有地拉近了听众与音乐的距离并提供了丰富的多样性。于是早在流行音乐之前很久唱片业就将吉尔伯特与苏利文(25),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墨水点(26),弗兰德与斯万(27),薇拉.琳恩(28),一干美国男歌手以及众多西区音乐剧送进了千家万户。五十年代末期英国唱片业呈现四足鼎立之势:百代,DECCA(29),Pye(30)与菲利普斯(31)。它们的大部分利润都来自录制古典音乐或戏剧音乐的唱片,直到7英寸45转唱片普及之后唱片才成为青少年钱包的新宠。尽管早在1948年这款唱片就已经在美国面世,但是对于五十年代末的英国工人阶级子弟来说依然昂贵得离谱。

其他关键的技术革新也大约在同一时段出现。首先是电吉他,1948年一名叫做里奥.芬德(32)的无线电修理工最先发明了这一技术并很快遭到劲敌莱斯.保罗(33)的竞争。然后是晶体管收音机,这项在五十年代中期面世的技术原本是为了令美国人能在核战爆发之后与俄国人保持联系,不过到了五十年代末期这项技术已经出于其他原因得到了普及。如果没有麦克风、电吉他与7英寸唱片,摇滚与流行音乐都不可能出现。如果没有收音机,潮流交汇的影响将会默默无闻。一切因素在这一刻都已齐备。战后的经济繁荣令青少年与青年工人的口袋里有了闲钱,婴儿潮令他们的人数大为提升,营养的加强提前了性成熟的年龄,流行音乐所需的大众市场机制也早已到位。卢森堡电台早在1952年就推出了《流行榜单》节目。几年之后电视业也会跟进——丽的呼声(34)的《各就位》(35),英国流行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接下来BBC还会推出英国自己的《流行榜单》。

最初一代美国摇滚及蓝调先驱将音乐变成了几分钟一段的小品,上瘾的听众每周都要花钱购买。广播、电视与杂志这些传媒机器已经开足了马力。当时依然繁荣的英国电器产业出产了大量收音机与唱片机,已经成为了居家必备的物品。还有眼里看着明星、在廉价吉他上疯狂撩拨、从电台广播里抄写歌词与和弦的青少年“工人们”正在英国各大城市等着崭露头角。接下来在这个虚构的六十年代成功励志故事里, 奸诈的经纪人顺理成章地来到了咖啡馆的地下室或者私人俱乐部,一手拿着W.H.史密斯(36)的合同,另一手拿着派克金笔,从这一刻起接下来十几年歌手与经纪人将会无休止地指责对方占了自己的便宜。正如同珀恩斯以及最为有名的布莱恩.爱泼斯坦(37)一样,经纪人与中间人往往也是神经紧张的圈外人——上述二位都是同性恋,当时同性恋依然违法,此外他们还是犹太人,而当时反犹主义依然猖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