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说音解韵 序言 -- 木雅之岗

共:💬12 🌺12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现今的春节,在古时被称作元旦。而元旦前后的过节非是元旦一天,而是从之前的腊八就开始了准备,再过小年,过大年,守岁,初一,初二,直至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夕,也就是现今的元宵节。传统的元宵是要放灯的,所以才会有夜放花千树一说,也才会有灯火阑珊处的出处。而凤箫动,玉壶转,鱼龙舞,更是描述了元宵灯会的喜庆游闹场面。

----------------------------------------

回到本楼的主题,音韵上来。不得不承认,汉字实在是个奇妙的人类发明,只要认得那些字,哪怕是读不出来,也能够在脑海里边凸现出那节日的热闹和欢庆,以及情人间的儿女情态。

但是毕竟还是读起来更有味道。

本词压鱼虞部,上声去声通押。所以韵脚八个字,树,雨,路,舞,缕,去,度,处。

用今天大陆的普通话和台湾的国语读起来这八个字其实在听觉上是押韵很勉强的。原因嘛很简单,就是在普通话/国语的发音体系里边,上面八个字分别是所谓的合口呼和撮口呼,也就是说,树,路,舞,度处五个字的韵母是 u,读起来开口发音后嘴唇要合起来。而雨,缕,去三个字则不同。他们不是 u 韵母,而是上面加了两个圆点的 u.. 韵母。开口发音嘴唇有一个撮口的过程,所以被称作撮口呼。

现代的普通话国语发音体系把汉字的发音分成了四呼,开齐合撮,都是用张口发音后嘴唇的动作来规范的。开,就是嘴唇打开,齐,就是嘴唇读 伊 这个字的动作。

但是在中古以及近古的官话体系里边不是这样的。比如这首词里边的八个字,在听觉上应该押韵很舒服的。我们怎么知道他们押韵很舒服呢?

很简单,就是把需要撮口发出的音按照官话体系来发音就可以了。

树,路,舞,度,处五个字不去管他。看看另外的三个字,雨,缕,去。当我们把 u..的音分拆开来,也就是把开口,发音,嘴唇的动作慢下来,就可以发现,雨,是发 i-i-u, 缕, 是发 l-i-u, 去,是发 q-i-u 音的。

学过普通话拼音的人要问了,那不是发成 有,柳,求(去声)了吗?不是的。因为普通话拼音方案里边讲了,有,柳,求(去声)的拼音正确写法是 i-o-u, l-i-o-u, q-i-o-u,写成 iu 只是为了简化。^_^

好了,这下这首词的押韵就完全了。

那么,这么读的方法是不是就是辛弃疾写下词的时候的读法呢?我也不知道。但是,在很多的方言里边,不光是南方的粤闽赣湘吴语里,还包括四川,湖北,安徽等等的官话方言里边,其实很多普通话国语里边u, u..分读的字都是混读的。比如,武汉话里边说楚,就被发成 吃鱼 的音,当然这在普通话国语里是没有的。而这,也正是在隋唐开始的切韵广韵平水韵,也就是官话发音体系里边鱼虞通押的根基所在。而华北一带鱼虞分读据说是在明代中后期才开始出现的。

顺便提一下 蛾儿雪柳黄金缕 这一句。这里边的儿,在格律诗词里边应该读作霓的音。为什么呢?因为形声字啊。儿,霓,倪,鲵,睨,猊,都是发同样的音的。同样的,二,腻,尔,你,都是这样。这也是普通话/国语体系里边的一个读格律诗词不押韵的典范。

再回到这首词吧。

青玉案十分别致,它原是双调,上下阕相同,只是上阕第二句变成三字一断的叠句,跌宕生姿。下阕则无此断叠,一片三个七字排句,可排比,可变幻,随词人的心意,但排句之势是一气呵成的,单单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

而这句煞拍的最后一句,则是这首词的精妙之句,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认真的人最美丽。

只有认真的人,才会在众人当中千百度地寻他,也只有在千百度的寻找之后,才能体会到蓦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犹疑与悲喜。

----------------------------------------

李焕之,春节序曲,中央交响乐团

[FLASH=450,362]http://pod.inetradio.cn/play.swf?uid=3676&pid=39233[/FLASH]

很喜欢。

通宝推:履虎尾,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