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观海潮之一 他们的1917 -- 玉垒关2
一 他们的1917
1917年,一战进入第四个年头。
前一年的1916年,欧洲战场的西线经历了凡尔登绞肉机和更惨烈的索姆河之战。1917年英国前外交大臣在一份公开信里说,如果不采取某种方法冲突束冲突,西方文明将崩溃。而泥泞的战壕里传出这样一首歌:
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子弹嘘嘘,大炮隆隆,
我不想再呆在这里。
在东线,俄国人尽管为他的盟国拖住了一部分敌人的兵力。然而作为一个农业国,它完全没有经济和工业实力来进行反对第一流工业强国的现代化战争。俄国将军写信给法国大使说:
想一想参加最近几次战斗的几个步兵团吧,他们中三分之一的人没有步枪!这些可怜的家伙在暴风雨般的榴霰弹片中耐心等待,等待着拾起倒下的同伴的步枪。他们在这样的条件下居然毫不恐慌,这真是一个奇迹。
这种磨难我们的士兵要忍受多久呢?这种残杀太可怕了!”
高贵的俄国皇后这会儿依旧在鼓励她的丈夫,沙皇尼古拉说:“你从未放过机会显示你的爱和仁慈,现在让他们尝尝你的拳头吧”。不久之后,她和她的全家将品尝到这种滋味。1917年初彼得格勒爆发了罢工和暴动,原因是运输工具不充足,从而导致了食品和燃料的极度缺乏。当局命令军队前去维持秩序,但士兵们却发生哗变,同示威者们站到了一起。持续三百年的王朝应声而倒。
1917年,英国贵族,哲学家罗素仍然继续着他的反战活动。一年后,他将因此而被捕。他后来说: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这些激情犹如狂风,把我伸展到绝望边缘的深深的苦海上东抛西掷,使我的生活没有定向。
而这个弱肉强食体系的最下层,比如华工们,这会儿却正在破浪而来。
1917年,北洋政府宣布加入协约国。远在一战之初,中国的精英们就致力于参战。中国上层的精英们提出“以工代兵”,最初却被英国人斥为“天方夜谭”。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John Jordan)说"在我看来,中国新一代政治家致力于中国的平等地位及在战后拥有发言权。如果这一目标不能保证,他们是不会同意其同胞驰援欧洲战场的。"
然而一战战事由最开始预计的速战速决,转变成了阵地战和消耗战。血肉拉据中,英国外交大臣说“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任何一个有可能促使战争早结束的砝码都是交战者期盼的。就算是来自弱小的中国的。
1917年,本来有着远大前程的,20岁的清华学校学生张邦永,因为买不起下一年书本,而考取了华工军团第13营的头等英文翻译。他带着刻着编号no.40843的手环出发了。他在当时世界最大的轮船鸠丽亚斯(Julius)号上写到“远处的鱼雷艇,好像在形似山岳的巨浪中穿进穿出。我们这只大船,则把涌来的巨浪,劈成瀑布似的宽大的水帘,高悬在我们的两侧”。
待续
别担心,这不是新坑,而是个老的。跳下来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观海潮之一 他们的1917
🙂他们中三分之一的人没有步枪! coo 字340 2011-12-06 13:52:55
😂想当然到了这个地步真是绝赞啊 67 李根 字4404 2011-12-06 17:16:57
🙂一个1000人的部队配备的武器绝对不是一千只枪 coo 字606 2011-12-06 17:27:45
🙂俄军的机枪和重炮又在哪里呢? 1 恐怖鸟 字254 2011-12-06 21:29:35
🙂hehe, 借贴回一下coo同学对你的回帖 2 夜月空山 字165 2011-12-06 22:33:13
🙂一个连步枪都配不齐的军队,会有充足的机枪和重炮吗? coo 字412 2011-12-06 21:33:14
😄思路对极了,俄军缺三成步枪,肯定是资源都去弄大炮机枪了 21 李根 字1046 2011-12-06 17: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