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纳谏的心态和进谏的动机 -- 无心之云
采纳建议以什么心态最好呢?是只考虑这个建议对自己有没有切实的帮助,还是同时考虑提这个建议的人会不会也从这个建议中得到好处?
春秋时期有个小国叫邾,他们的士兵穿的甲衣一直以来都是用绢帛来连缀,这是因循过来的旧法,没有谁可以擅自更改,大家都得一样用绢帛来连缀甲衣。但是绢帛不受力,很容易断开,甲衣就容易掉了,是安全上的一个隐患。
有个大臣叫公息忌就带了根丝绳去向邾君提建议,是不是用这种更能受力的丝绳代替绢帛来连缀甲衣?邾君听了建议,看了演示,觉得很不错。但又考虑着说,好是好,不过我们邾国好像没有这种丝绳,何况需求量还很大,上哪找去呢?公息忌就说,只要君主您下一道命令,以后甲衣的连缀就用丝绳,那老百姓肯定就会去制造这种丝绳,来满足这个需求。
于是邾君就下了道命令,以后制造甲衣的有关单位必须要用丝绳来连缀甲衣。
命令是当着公息忌的面下达的,公息忌见自己的建议得到采纳,回到家就叫家里人开始制作丝绳。由于他得知信息较早,家里能做这种活的人又较多,没几天他家就制作出了一大批丝绳,除了自己使用外,富余的丝绳还卖给了制作甲衣的官方单位。
有人看着眼红,就到邾君面前告了一状。说公息忌劝君主用丝绳代替绢帛连缀甲衣,那是因为他们家制作了很多的丝绳,他将这些丝绳卖给君主,赚了不少的钱呢。
邾君就很生气,又下了一道命令,制造甲衣的官方单位不得以丝绳来连缀甲衣。这样一来,邾国士兵所穿的甲衣上的安全隐患又保留了下来。
邾君其实不是糊涂虫,他认识到丝绳在连缀甲衣方面相比绢帛的优越性,也曾认可公息忌的建议,下令让丝绳代替绢帛。可是他的气局太窄,容不得这个利我的建议同时也利他。在听到提建议的人在建议的实施中得到好处时,邾君只有种被钻营的受骗感觉,而完全忘记这个建议也带给他的好处。
在类是的事情上,也有相反的例子。
战国时齐国有个孟尝君,叫田文。他养着三千门客,并经常带着其中的一些门客去周游列国。有一次,他带着门客去了楚国。楚王很看重齐国的大国地位,也很看重孟尝君在齐国的尊贵地位。为了表达这种看重,楚王赠送了一张象牙制作的床给田文,并且指派专门的人将这张象牙床从楚国送到齐国。
被派差的楚国人很不愿接这份差事,因为象牙床这么贵重的东西,那是容不得任何微小的损坏的。而就是把它从屋里搬到屋外,都难保会不会失手。何况要把这体积庞大的东西从楚国送到齐国去,千里迢迢的,世道又不太平,更难以保证完好无损了。而要是损坏了一点点,那个差役拿什么来赔呢?赔不起。
差役想来想去,找到孟尝君的一个叫公孙戊的门客,求他说,您要是能让我免去这桩差事,我把祖传的一口宝剑送给您。
公孙戊想,要让差役免掉这桩差事,除非让孟尝君拒绝接受那张象牙床。
于是,公孙戊去见孟尝君,对孟尝君说,那张象牙床您不能要。孟尝君问为什么?公孙戊说,您在天下扬名立万,主要靠的是您讲义气,肯照顾人。您这次出行,在楚国收受象牙床这么贵重的东西。楚国是大国,给得起。接下来您要去的那些小国,人家该给您什么礼物呢?不给吧,楚国已经给了。给吧,他们拿不出相等的礼物。您不是让那些小国为难吗?他们可一直很仰慕您的廉义,您要是为他们考虑他们的难处,也就是为您自己的形象考虑。所以,您不能要那张象牙床。
孟尝君一听,是这么回事,就答应回绝那张象牙床。
公孙戊见自己的建议得到采纳,就告辞回去。没走几步,又被叫了回来。孟尝君问道,你让我不要接受象牙床的建议提得很好,可你也犯不着趾高气扬呀?有什么事我不知道的?公孙戊就说,那是因为我有三个值得骄傲的理由,另外还有值得喜庆的一件宝贝。孟尝君让他仔细说说。
公孙戊说,这次跟您一块出行的门客有百多人,没有一人敢向您提出不收象牙床的建议,只有我提出了,这是值得骄傲的理由一。我提出的建议您接受了,这是值得骄傲的理由二。我提出的建议维护了您的形象,使您得到益处,这是值得骄傲的理由三。另外,楚王指派输送象牙床到齐国去的差役不想接这个差事,他向我许诺,只要我有办法能让他可以不去,他就送我一口祖传宝剑。这是值得喜庆的一件宝贝。
孟尝君说,很好,那口剑你收下了吗?公孙戊说,还没有,来的时候吃不准您接不接收这个建议。孟尝君说,那你现在还不快去找到那个差役把宝剑收下?你的建议我不是已经接受了吗?
事后,孟尝君在住所门口贴了块告示,上面写道:有能扬文之名,止文之过,私得宝于外者,疾入谏。
把孟尝君和邾君的故事摆在一块,除孟尝君鼓励能跟他提意见的人接受贿赂这点有违现代的道德意识,对两个故事比较一下,还是具有一定的启迪的。当一个建议摆在一个人的面前时,他不能以提建议的人会不会在这个建议中得到好处而对建议做出取舍。好的心态,才能做出好的选择。
怕被钻营,怕受骗,往往是和好的建议失之交臂的主要原因。
当然,风物长宜放眼量,这一点,是鉴定一个建议是好是坏的重要考量。不受眼前利的诱惑,再放开胸怀,接受双赢,是纳谏的最佳心态。有了这种心态,进谏者的动机就没有必要去锱铢必较了。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6
🙂【原创】纳谏的心态和进谏的动机
🙂其实呢,可以说天下几乎所有事情都是正说反说都是有理滴 庄冬 字32 2012-04-29 00:55:47
🙂自我反省一下。 再闻鸡起舞 字0 2012-04-28 07:13:49
🙂好文,有理 1 东海后学 字0 2012-01-06 06:5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