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Andrew Marr:当代英国简史 -- 万年看客
与撒切尔、梅杰或史密斯相比,托尼.布莱尔看上去更像一个上层社会角色。他也有过年少轻狂的时光,留过长头发,触犯过校规,还在摇滚乐团里模仿过米克.贾格。他的爷爷是克莱德赛德地区的一位共产主义者,他的父亲早年遭遇过一场十分严重的中风,这使得他的孩子过早地体验到了世事的无常与艰辛。不过更为重要的是,布莱尔是一名托利党律师的儿子并且在达勒姆上了私立预科学校,然后是位于爱丁堡的住宿制费蒂斯公学,再然后是牛津大学,接下来他又投身律师界,最后终于成为了一名议员。在他早年的简历中涉及到的哥特式建筑比起佩夫斯纳(1)建筑指南中写到的内容还要多。尽管布莱尔度过了叛逆的青少年时期,但是关于礼节与顺从的课程以及有关权力谱系的无声知识从一开始就到位了。年轻的布莱尔具有着天然的魅力,极富感染性的幽默以及杰出的表演技巧,此外他坚守原则的严肃作风也是人所共见。他的父亲中风发作时他还很年轻,在学生时代又失去了他十分爱戴的爱尔兰裔母亲,这使得他越发投向宗教,不过他并未终日沉溺于冥想,而是成为了一名活动家。
关于他为什么要加入工党而非保守党这一问题之前的人们已经耗费了大量笔墨。这个问题并不可笑。他与一名叫做谢丽.布斯的利物浦社会主义者之间的爱情无疑对他日后的政治道路产生了影响,但是在此之他已经加入了工党。人们普遍认为这只是精心计算之后的结果。八十年代初托利党内充满了才干不凡的年轻律师,一个个摩拳擦掌意欲获得议席并就此走上自己的政治生涯,反观工党似乎早已朝不保夕。如果你想进入议会并出头,加入工党虽说风险更大,可也更容易。尽管这一说法很有几分道理,但是在工党最为低潮之际入党即便对于最纯粹的投机家来说也需要难以置信的先见之明。更可能的解释是布莱尔相信政治行动的力量,而工党的信条尽管不甚完美,却依然与他的基督教社会观念有着相当多的不谋而合之处。加入工党之后他从工党伦敦地方支部干起,展示了全套的温和左翼理念,他敌视欧共体与私有化,倾向核裁军与高税收,支持维护非法移民权益以及进一步的媒体自由。日后他将会抛弃所有这一切立场,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一开始从未真心实意地相信过它们。对于富特时期的工党来说这些立场都只能算温和,而布莱尔本人也一直反对强硬左派的本主义以及军事趋势团体。
在参与了一场毫无希望的递补选举之后,布莱尔凭借着自己天生的大胆与魅力在英格兰东北部赢得了一个很稳固的席位。自1983年起他在下院就开始与另外一名工党议员打得火热。戈登.布朗与托尼.布莱尔的人生经历正好互补。他有着很强的政治家庭背景,一开始就是工党的自己人,从未认真端详过造就了布莱尔的上层社会高墙大院。自23岁起布朗就是著名的苏格兰学生政治活动家,在苏格兰工党圈子里也已经成了一号人物,后来还上过一阵电视。但是这两人还是有不少共同之处的。两人都是基督徒,也都对工党现状十分不满。在七到八年的时间里这两人可谓形影不离,共用一间狭窄且没有窗户的办公室。布朗将政坛当中的各种阴暗面全都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布莱尔,把他当做一个纯真的小弟弟(早晚有他吃亏的时候)。另一方面布莱尔对于布朗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军师,是他教给了布朗如何揣摩英格兰中部地区中产阶级选民的心理。在当代政坛上还从未有过如此紧密的政治合作关系。布朗在1991年总结道,“我认为布莱尔很可能在我之后成为党首”。两人一起与威斯敏斯特的记者们搞好了关系,在下院一起成长起来,一起发泄着对工党旧领导层的不满与失望,一起攀爬着影子内阁里的等级阶梯。
然后布莱尔就开始领先了。1992年工党失利之后布莱尔就工党为何败得如此之惨进行了一段十分惨淡的公开论断。原因并不复杂,而是十分简单。“”身为影子内政部长他还开始采取措施,承诺(借用了布朗的原话)将会“严厉打击犯罪以及犯罪根源”。在1993年幼童詹姆斯.博格尔惨遭两名低龄少年虐杀一案(2)所引发的狂热化全国大辩论中,布莱尔的应对尤其掷地有声。简而言之,布莱尔试图让工党重新回归符合常识的道德语言。沟通高手比尔.克林顿及其“新民主党”团队将社会保守化观点与经济自由化观点混合而成的信息对于布莱尔的言论尤其有着深切的影响。
布朗也是一样。但是他的话说得更硬,因为他身为影子财长的工作职责就是摧毁深受珍爱的公共开支计划并对工党议员说不。布朗对于欧洲汇率机制的支持意味着他在梅杰与拉蒙特遭受惨败时根本无法趁势发力。布朗与布莱尔的关系渐渐没有之前那么紧密了,但依然十分牢固。两人曾结伴访美,就当代政治新风格向民主党取经。对于布朗来说十分不巧的是,这种新派政治极其依赖个人魅力。在国内,布莱尔一直咄咄逼人地促使史密斯改革改革工党章程并与他闹得很不愉快。一直关注工党情况的新闻评论员与一部分工党议员开始向他倾斜,支持他成为下一任工党党首。布朗的团队开始考虑布莱尔是否打算向自己的导师下手。这段时间布朗很不好过,因此也没有精力抛头露面来展现自己的阳光一面。渐渐地布朗-布莱尔组合就成了布莱尔-布朗组合。
约翰.史密斯去世后的一段时间得到了英国当代政坛从未有过的分析与揣测。但是基本的故事很清楚。史密斯刚刚去世布莱尔就决定竞选党首,而布朗则要么出于悲痛过度要么出于谨慎心理没有立即采取行动。但他原以为自己能继承党首之位,因为刚听说布莱尔的计划时不由得目瞪口呆。两人从爱丁堡一路吵到伦敦,在至少十次面对面的会议上争执不休。布莱尔一边,民调显示他远比布朗更受欢迎,来自工党议员以及报界的支持也更有力。这一切并非向布朗团队之后声称的那样完全是曼德尔森的阴谋,而是许多在其他问题上持不同意见的人们共同做出的估计。对于布莱尔来说十分重要的是,他是一名口才极佳的英格兰人,可以确保作为重要选战战场的大片地区。布朗的优势则在于他对工党的理解更深入,工会也更支持他,此外他的改革计划也更为彻底。这两人如果真的刀兵相见,考虑到工党内部复杂的选举团机制,鹿死谁手孰难预料。布莱尔的人说布莱尔将会压垮布朗并令他“颜面扫地”,布朗的人则回应道布朗强大的竞选技巧将会把大城市出身的布莱尔打得猝不及防。不管怎么说,两位现代派的内战都将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人身攻击将在所难免。布朗的唯一胜算就在于从左翼向布莱尔发动攻击。
于是布朗决定做交易。这一决定的结果则是两人在伊斯灵顿一家十分入时的格兰尼塔餐厅(3)(现已停业)共进了一顿臭名昭著的午餐。(这顿饭也体现两人之间的文化鸿沟,因为饭后布朗不得不又找了一家餐厅正经吃了一顿)这顿饭的结果也是众说纷纭,可以确定的是布莱尔认可了布朗对于一系列广泛政策的权威,日后他将在财政部里面主管这些政策,其中就包括布莱尔的“社会正义”议程。他是否还承诺自己的首相任期只干7年之后就下台让贤呢?这话由一位反对党政客向另一位说出来实在是过于傲慢了一些,再怎么说保守党还要执政好些年份。但是两人很可能的确关于日后权力过渡的问题交换了某些意见,尽管有可能只是为了缓解布朗的不快。多年以后回头再看,格兰尼塔以及随后会议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英国最强大正政府部门财政部正是因此如虎添翼,比起托利党执政时期还要重权在握。身为首相的布莱尔将比他自己之前的估计还要密切地关注外交事务, 而布朗手下的财政部则将会发展成统管英国国内事务的超豪华部门,其权力之大远远超过任何官僚最狂野的梦想。戈登.布朗很可能是财政部对于当年的乔治.布朗取得的最终胜利。
(1) http://wenku.baidu.com/view/7b64fdf8770bf78a65295441.html
(2) http://i.mtime.com/stephenking/blog/1631304/
(3) 外链出处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挑个小错 qixin 字19 2012-02-12 18:52:59
🙂(9)真理之剑 5 万年看客 字3278 2012-01-11 21:38:34
🙂(8)旧英格兰的杀人牛 4 万年看客 字2552 2012-01-09 21:57:08
🙂(7)一场很英国的政变
🙂(6)小战争大问题 4 万年看客 字4786 2012-01-09 03:14:50
🙂(5)公民与跳圈者 2 万年看客 字3347 2012-01-08 21:31:54
🙂(4)梅杰时代 2 万年看客 字3701 2012-01-05 02:12:26
🙂(3)黑色星期三与一个党派的自杀 1 万年看客 字8856 2012-01-04 02: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