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抛砖引玉录】关于抗战史若干细节问题(又开始更新了) -- 春秋的老胡
有一次讨论,提到了矢原谦吉《谦庐随笔》记录:
长城战役尾声中,日军颇以大刀队为虑,特自关外之禁卫军与靖安军中,抽调精谙刀法者,编为一梯队,转战长城各口……
渠辈所用者,日人称之为“青龙刀”,实则不过单刀耳。而二十九军所用者,刀柄特长,人号之为“双手带”,用时须双手握之,始可运用自如,砍抹挥舞,自不及单刀灵活,相形之下,颇呈劣势,数度搏战之后,二十九军之“双手带”健儿,已时有“技不如人”之感。
——————————————————————
其实鲁迅的文章也有可与之放一起看的记录——
《“以夷制夷”》(发表于《申报·自由谈》,收录于文集《伪自由书》)
我还记得,当去年中国有许多人,一味哭诉国联的时候,日本的报纸上往往加以讥笑,说这是中国祖传的“以夷制夷”〔2〕的老手段。粗粗一看,也仿佛有些像的,但是,其实不然。那时的中国的许多人,的确将国联看作“青天大老爷”,心里何尝还有一点儿“夷”字的影子。
倒相反,“青天大老爷”们却常常用着“以华制华”的方法的。
例如罢,他们所深恶的反帝国主义的“犯人”,他们自己倒是不做恶人的,只是松松爽爽的送给华人,叫你自己去杀去。他们所痛恨的腹地的“共匪”,他们自己是并不明白表示意见的,只将飞机炸弹卖给华人,叫你自己去炸去。对付下等华人的有黄帝子孙的巡捕和西崽,对付智识阶级的有高等华人的学者和博士。
我们自夸了许多日子的“大刀队”,好像是无法制伏的了,然而四月十五日的《××报》上,有一个用头号字印《我斩敌二百》的题目。粗粗一看,是要令人觉得胜利的,但我们再来看一看本文罢——“(本报今日北平电)昨日喜峰口右翼,仍在滦阳城以东各地,演争夺战。敌出现大刀队千名,系新开到者,与我大刀队对抗。其刀特长,敌使用不灵活。我军挥刀砍抹,敌招架不及,连刀带臂,被我砍落者纵横满地,我军伤亡亦达二百余。……”
那么,这其实是“敌斩我军二百”了,中国的文字,真是像‘国步”一样,正在一天一天的艰难起来。
我要指出来的是“大刀队”乃中国人自夸已久的特长,日本人员有击剑,大刀却非素习。现在可是“出现”了,这不必迟疑,就可决定是满洲的军队。满洲从明末以来,每年即大有直隶山东人迁居,数代之后,成为土著,则虽是满洲军队,而大多数实为华人,也决无疑义。现在已经各用了特长的大刀,在滦东相杀起来,一面是“连刀带臂,纵横满地”,一面是“伤亡亦达二百余”,开演了极显著的“以华制华”的一幕了。
至于中国的所谓手段,由我看来,有是也应该说有的,但决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那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
这例子常见于中国的历史上,后来的史官为新朝作颂,称此辈的行为曰:“为王前驱”!
近来的战报是极可诧异的,如同日同报记冷口失守云:“十日以后,冷口方面之战,非常激烈,华军……顽强抵抗,故继续未曾有之大激战”,但由宫崎部队以十余兵士,作成人梯,前仆后继,“卒越过长城,因此宫崎部队牺牲二十三名之多云”。越过一个险要,而日军只死了二十三人,但已云“之多”,又称为“未曾有之大激战”,也未免有些费解。所以大刀队之战,也许并不如我所猜测。但既经写出,就姑且留下以备一说罢。
四月十七日。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6、抗战里中国军队俘获的日军大队长 19 春秋的老胡 字443 2012-01-29 21:19:13
🙂请问是放回去以后又自己切腹的那个吗? 板砖黄 字0 2012-02-01 01:46:39
🙂是的,不过看来是被迫的 春秋的老胡 字0 2012-02-02 05:11:11
🙂5、长城抗战时,伪满洲国军队出动“大刀队”
😠鲁迅竟然对抗日大刀队含沙射影,冷嘲热讽,真是罪该万死 29 李根 字271 2012-01-18 16:34:57
🙂总统息怒 1 zzwulin 字237 2012-09-29 04:44:54
😏大过年的总统也不消停啊,西西河的口号应该是不折腾 4 wage 字137 2012-01-25 06:30:29
🙂大总统这是在反讽。难道大伙没看出来么? 我爱老婆 字0 2012-10-11 22: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