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春秋左传注读后09孙子与左传的一些对比 一 -- 桥上

共:💬8 🌺3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春秋左传注读后09孙子与左传的一些对比 六

六 避实而击虚

春秋时有一类很有特色的军事现象,就是作战的一方或双方往往是各诸侯国的联军。在《左传》中也有好几个或成功或失败的实例:从进攻的方面讲,可以利用对对方联军中较弱的一翼发动进攻,进而取得整个战役的胜利;从防守的方面讲,应该团结各路友军,以免离心离德而造成战役失败。例如:《隐十年传》中有:“秋七月庚寅,郑师入郊,犹在郊。宋人、卫人入郑,蔡人从之伐戴。八月壬戌,郑伯围戴。癸亥,克之,取三师焉。”“宋、卫既入郑,而以伐戴召蔡人,蔡人怒,故不和而败。”((p 0069)(01100402)、(p 0069)(01100403)),这就是宋人、卫人未能正确对待友军蔡人,因此蔡人心怀不满,在防守中三家的联军不能团结对敌,“故不和而败”。《桓五年传》中有:“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禦之。”“王为中军;虢公-林父将右军,蔡人、卫人属焉;周公-黑肩将左军,陈人属焉。”“郑-子元请为左拒,以当蔡人、卫人;为右拒,以当陈人,曰:“陈乱,民莫有斗心。若先犯之,必奔。王卒顾之,必乱。蔡、卫不枝,固将先奔。既而萃于王卒,可以集事。”从之。曼伯为右拒,祭仲足为左拒,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陈。先偏后伍,伍承弥缝。”“战于繻葛。命二拒曰:“旝动而鼓!”蔡、卫、陈皆奔,王卒乱,郑师合以攻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王亦能军。祝聃请从之。公曰:“君子不欲多上人,况敢陵天子乎?苟自救也,社稷无陨,多矣。””((p 0104)(02050301)、(p 0105)(02050302)、(p 0105)(02050303)、(p 0106)(02050304)),这回是王(周桓王)召集了蔡人、卫人和陈人一起讨伐郑伯(郑庄公),郑人方面抓住了对方联军中最薄弱的一环,首先攻击陈人,再向蔡人、卫人发起进攻,联军的两翼都崩溃了,王卒受到郑师的围攻,想不“大败”也难。在《昭二十三年传》中还有:“吴人伐州来,楚-薳越帅师及诸侯之师奔命救州来。吴人禦诸钟离。子瑕卒,楚师熸。吴-公子光曰:“诸侯从于楚者众,而皆小国也,畏楚而不获已,是以来。吾闻之曰:‘作事威克其爱,虽小,必济。’胡、沈之君幼而狂,陈大夫啮壮而顽,顿与许、蔡疾楚政。楚令尹死,其师熸。帅贱、多宠,政令不壹。七国同役而不同心,帅贱而不能整,无大威命,楚可败也。若分师先以犯胡、沈与陈,必先奔。三国败,诸侯之师乃摇心矣。诸侯乖乱,楚必大奔。请先者去备薄威,后者敦陈整旅。”吴子从之。戊辰晦,战于鸡父。吴子以罪人三千先犯胡、沈与陈,三国争之。吴为三军以系于后,中军从王,光帅右,掩馀帅左。吴之罪人或奔或止,三国乱,吴师击之,三国败,获胡、沈之君及陈大夫。舍胡、沈之囚使奔许与蔡、顿,曰:“吾君死矣!”师譟而从之,三国奔,楚师大奔。”“书曰“胡子-髡、沈子-逞灭,获陈-夏啮”,君臣之辞也。不言战,楚未陈也。”((p 1445)(10230501)、(p 1446)(10230502)),这回是楚人带了六个仆从国组成联军进攻吴国,吴国的公子光献计先攻击联军最脆弱的胡、沈与陈三国的部队,果然三国部队的溃败冲击了楚师,“楚师大奔”,没来得及列阵就崩溃了。

而在《孙子兵法》中,完全未见与各诸侯国联军有关的内容,这也是《孙子兵法》定稿时已处于战国时期的一个佐证吧,尤其是如果孙武曾经投到吴王阖庐(即公子光)手下,上面最后一个例子就是公子光利用对方联军中的薄弱部分,一击而获胜的漂亮战例,孙武应该不会不提,除非后来的定稿者所面对的战争场景已与前大相径庭,才会略去。

当然,《孙子兵法》中也有对类似情况的阐述,只不过不提联军而已:“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孙子译注》(p 032)李零(050100)《(兵)势第五》),“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孙子译注》(p 039)李零(060200)《虚实第六》),“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行,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译注》(p 043)李零(060500)《虚实第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