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转帖migo29的理论:轴距对于车企是不可再生资 -- 科大胡不归

共:💬71 🌺24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讨论】转帖migo29的理论:轴距对于车企是不可再生资

原帖见汽车之家瑞麒G6版:http://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c-791-14091696-1.html

migo29先生先转了旋风雷的《浅谈汽车正向开发》,然后附上他的看法如下,我想请奇瑞的内部人士点评一下,TB是不是真的这样考虑的:

关于自主车企何时转向正向开发的时机选择,我认为是在不影响生存的情况下,越早越好。因为越到后面转型,你的正向开发车型的定位就会越高,风险也会越大。奇瑞是在A5之后选择转正向开发的,第一款正向车型是A3,价位承接A5,7万元,上市三年来销量不算很好,但也过的去了,最关键的是为奇瑞赚来不少吆喝(看A3论坛的热闹程度)。

试想,如果奇瑞没有选择正向开发A3,而是选择再逆向一款车型来保证销量,比如帝豪EC7那样的产品,那么奇瑞的第一款正向开发车型定位就必须继续上扬至G5了。10万以上的价位,销量会更加杯具。

另外,我一直认为轴距对于车企是不可再生资源,尤其是对于中国这种重视空间的消费市场,切不可乱用轴距。因为某一轴距的车型你价格一旦确定了,之后再出新的车型,轴距和价格定位就必须得受上一车型的制约。打个比方,你如果出了款2700轴距的10万元家轿A,你今后再想出2600轴距的家轿B,价格定位就必须受到A的制约。而且,你的A车一出,市场上关于你这家企业这个轴距的家轿的定位就确定了,很难改变,今后再想提高这个轴距的车的价格,非常的难。尤其是自主车企,还不具备像雷克萨斯,奥迪那样同轴距靠品质提升价格的能力。品质上没有提升价格的空间,轴距就是唯一的资源,短期不可再生的资源。

然后我们看看奇瑞。奇瑞近几年车型眼花缭乱,但是轴距却不乱,一直都是在2600以下出些小车。2600轴距以上家用轿车领域,奇瑞非常谨慎,目前此车型仍是空白。东方之子是商务的,G5是运动的。奇瑞为什么如此谨慎,因为2600-2700轴距,是目前中国汽车销量最大的一个区间,是最大的一块蛋糕。直到去年奇瑞才推出2600轴距的E5和G3,才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另外,2600轴距的城市SUV也是一个资源。轿车轴距不是无限加长的,SUV也是。轿车到了2800轴距再往上销量就开始下滑,SUV目前也只有2700轴距以下。所以我再次强调,轴距资源,不可再生,十分宝贵。

坛子里很多TX对于奇瑞近年对于市场热点车型的迟钝颇有微词,而我的看法,则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PS:承蒙大米版厚爱,让我转此贴到G6论坛。我也说说自己对G6的看法。

我觉得G6定这个价是非常正确的,2800轴距的中级车定20万的价格,看似自寻死路,其实是给自己下面即将出的2700轴距的车留下定价空间。试想,如果G6跟EC8一样定个12万起的价位,你让之后的M16,新东方之子价格还咋定?帝豪的EC8是销量不错,但是吉利之后的车型,比如EC9,我真不知道吉利要怎么设定轴距,2900朝上?这么大的车,已经超出了家庭用车的承受范围了,销量必定不理想。轴距是不可再生资源,任何一个轴距的使用,都决定了车企今后起码10年的车型模式。

目前,自主车企都在努力突破10万元瓶颈,很多自主车企不惜动用轴距这个资源。但是,10万元就是尽头了么?你现在把轴距用了,15万怎么突破?韩系现在就面对着15万瓶颈,动用了2800轴距,如K5,索八,近期看,效果不错。

奇瑞2800轴距的瑞麒G6的20万定价,给用2700轴距突破10万,用2800突破15万留下空间。奇瑞这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为之,我们拭目以待。

后面的一些回复和讨论:

migo29:奇瑞能沉得住气,原因还是资金压力不大。吉利和比亚迪则没这优势了,他们不动用轴距,生存都是问题。老尹貌似今年50岁了,离退休还有10年,估计他的眼光已经放到了10年后了。

happyDummy:

是这样的,民营企业有自己的难处,注定了要急功近利一些,他们也无奈。

所以奇瑞有自己的优势,而且正在利用自己的优势下一盘更大的棋。当然,胜负还难料。

对吉利和BYD,通过逆向开发取得销量实现赢利,再进行小范围局部的正向开发,进而逐步完全正向开发个别重要车型,也是一条可以尝试的道路。殊途可以同归嘛!

quejian:楼主的轴距说,真是开眼界了,是你自己想的吗,如果原创的话,那真是比很多车厂的领导人理解深刻啊,如果奇瑞领导真如你所说的把轴距看成不可再生资源的话,那他们的眼光岂不是太远大,太锐利了,我一下子无法接受TB有这么智慧,呵呵。

migo29:品质和轴距决定定位这又不是我说的...以前看过个文章,说有些自主车企由于品质无法快速提升,用大轴距低价位来抢占市场。我就想土鳖为啥不这么做呢?这多简单易学啊。于是有了此贴。土鳖不使用轴距,不是不自信,我觉得是非常自信,几乎自负,土鳖非常确定自己可以再短期内提升品质,而使自己某轴距的车型定位得以提升,所以才没有动作的。用麻将打比方,土鳖不想屁糊,想清一色一条龙......

migo29:尹同跃估计也是这么给土鳖设计发展之路的,他早就说过,销量跌出前十,也要转型。什么是转型?你同轴距的车品质提升了,价格提高了,这就是转型。搞辆2800轴距的车卖10万,那不叫转型,叫扩张。老尹这真叫转型......

guoyanglyl:看了你的帖子,有几点自己的看法:

1:正逆向开发必须两者选一吗?

正向开发是否意味着逆向开发必须停止?逆向开发是否意味着不考虑正向开发?两者必然矛盾吗?

吉利比亚迪都属于逆向开发,但是正向开发并没有因为逆向开发而停滞不前啊。

反观奇瑞选择主要精力都投入到正向开发,表面上看销售仍然是第一,表面上看还不影响存活,但实际上代价是对7到10W的市场的放弃,时机一旦错过,想再拿回来同样不容易。

一个是循规渐进,一个是拿市场换技术,哪一个更适合今天的社会?是否肯定一个就必须否定另一个?

------------分割一下----------

2:使用逆向开发的车型占领市场是否意味这不需要再重复正向开发?

比如你讲的假如当初没有A3还是A7,逆向开发的,但是卖的很好,一个月可以达到5000辆以上的销量,那么再推出的正向开发的车型必须是10W以上的吗?比如比亚迪G6,如果卖到一个月5000辆以上后,比亚迪有两个选择,一是正向开发一款同样7到10W的车型,堆积自己的技术,有了自己的技术实际上会下降制造成本,不用别人的动力系统而是自己的,整个车型的费用反而会降低,而且有了销量的保证,风险极小。而且7到10W的车型市场空间巨大,G6拿来占领三厢,可以再正向研发两厢,补充产品线。我觉得没有矛盾。同样有继续研发的必要。

还有一个选择就是正向开发10W元以上级别的,有了G6的销量作为保证,新车型一定也不会很差。比如新推出的G7,在功率底盘内饰等等比G6有了一个量级的提高,那么卖到15W是自然而然的事,水到渠成。

按照你说的销量更加杯具。G5今天的销量才几百辆,这个能算是销售吗?这个销量几乎等于0!存在几乎没有任何意义!

3:轴距是杀手锏,用了就不能再用了。

这一点不甚同意。你的意思如果2700轴距的一推出,那么以后2600轴距的必然受到制约。

迈腾加长了吧?A4加长了吧?A6加长了吧?

POLO加长了吗?奥迪A1加长了吗?高尔夫加长了吗?

轴距只是车辆的其中的一个标准,并不是说今天推出了2700轴距的10W的车,明天20W的车必须要2800才卖的掉。

这个思维是不对的。

比如G5加长了,15W,每个月销量达到了5000辆。再推出G6必须轴距要超过G5吗?

轴距达到一定的标准,符合市场要求后,通过提高内饰,动力总成,底盘等等等等因素均可以提高车辆的档次和售价。

比如宝马M,M要加长了才卖的掉吗?

你的意思是,轴距不能轻易使用,一旦使用了就制约后面的车辆的研发定位了。

又回到第一个问题了,是先要市场,先活的下去还是一步登天?

如果你推出10W级别的轴距2800,大卖热卖,起码保证你在这个市场已经活的下去了,已经占领了一部分份额了。

如果你考虑到今后的定位,10W级别的2600轴距,一个月千把几百辆的阴死阳活凑合下去,几年以后再弄个15W的2800的来。问题是人家10W的轴距已经卖的很好了,你15W也不过如此,又从而谈起竞争呢?

可能说轴距还不是太明显。

比如一辆车,A厂家直接上了LED大灯,先占领市场再说,至于以后想出高端了,怎么办,先放一边,我先保证市场份额再说。

而B厂家则考虑到上了LED大灯会制约以后的高端车型的定位,不上,等高端车型成熟以后再推出。

好嘛,看看市场怎么反应吧。

A厂家的车一定比B车企的车卖的好。几年后B也推出了LED大灯但是售价高,但是其实A厂家几年前就有了,而且A已经赚到钱了,A可以推出大灯转向,而B则没有。谁卖的好?

-----------------分割一下----------

我和你的思维不同在于

我觉得应该首先考虑占领市场,现在很多行业都是亏损圈地,先把市场份额拿到手再考虑升级的问题。

而你想的是先升级,先把自己做到完美了,再考虑圈地占领市场。

migo29:1 目前自主车企的开发能力,不足以支持正向的同时逆向,而且,同一区间的车,有必要正向一款,逆向一款么? 2 已经逆向开发过的区间,再去正向开发,产品重复,自己抢自己的生意?

3 你仔细看我的贴,轴距是一方面,还有就是用途啊,2700轴距,G5是运动的,M16是家用的,这才是定位。迈腾拉长是因为大众品牌,迈腾是最高端啊(别提辉腾)。POLO不拉长,因为POLO轴距上面还有宝来呢,一拉长不重复了,而且小轴距区间也需要POLO啊。自主品牌不具备合资那种同轴距靠品质提价的能力了,消费者对于自主品牌的直接认知就是大小,根本不认品质,除非你既有空间又有品质,价格还不很贵。别说自主品牌没这能力了,韩系也没这能力。索八要是2700轴距卖这个价,销量立马减一大半,你估计都不会买。

宝马。。。。宝马是啥牌子。。。光那牌子都值你20公分轴距。

最后,第一印象很重要,尤其是自主品牌,消费者很多都信心很脆弱,抱着怀疑的态度购买。先用不完美的产品抢占了市场,消费者有了第一印象,再想改变,比合资品牌难的多的多。就比如这个A3,大家的印象就是隔音做工不好,口碑在这了,你今后即使再怎么改进,大家的印象也很难改变。

当今市场上,后发先至的例子多的是。苹果,既有自己的特点,又没有传统手机厂商品牌之前印象的拖累,第一款产品就直指最高端。如果苹果先搞个2000左右的手机出来,你觉得再想往高端发展,是容易,还是难呢?

你也去看了G5,G5失败就失败在第一炮没有打响,刚上市的时候,价格高,做工差,动力不行。之后虽然大力改进,改进到你这种合资车主看了都觉得不错,也没用了,印象已经形成了。G5晚两年上市,绝对不会这个销量。你看G3就学聪明了,推迟一年,改进了各种问题才上市。

科大胡不归:楼主的轴距理论真是高见!这样看起来,吉林的帝豪EC8,在15万的区间打出了2805轴距这张牌,已经算一种对未来的透支了,在几年内没法指望出一款更贵的能畅销的车了。最杯具的还是比亚迪,2745的黄金轴距用最高11.28万的G6就卖掉了,便宜得我都看不下去,以后日子难过了。奇瑞对瑞麒G6的高定价确实是自信的表现。同样自信的还有华晨的中华尊驰,同样也是一个资金压力不大的国企,因为它有宝马的合资充当现金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