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整理】人民群众的改革16条 -- 北大28楼

共:💬147 🌺890 🌵2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必须全面反思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目前已居世界第二位。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和根本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事实上形成了私有制经济成分占统治地位的市场经济;收入和财富分配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贫富差距悬殊;资本收入过高,劳动收入过低,形成了资富劳穷的局面;宏观经济增长严重依赖投资和出口,消费比重过低,难以为继;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非农就业人口逐年上升,大众的权利意识逐渐觉醒;经济增长伴随着对能源和其它资源的严重消耗以及对环境的严重破坏,长期后果不堪设想。

鉴于以上的各项结构性变化,中国现有的经济增长模式急需调整,以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调整的关键不是片面的政治体制改革,而是改变现有的所有制结构和收入财富分配结构,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名副其实。

如果调整成功,中国经济和社会有可能比较平稳地过渡到低速度、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新阶段。如果调整失败,中国经济和社会则可能在2020年以后陷入深刻的、全面的危机,改革开放的成果将付之一炬。一旦大众的各项经济和政治要求得不到满足并进而导致政治局面失控,其未来发展将难以预测,现有的财产关系将有可能被人民大众全面清算。

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结构性变化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和根本的变化。首先,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已经形成了私有制经济成分占统治地位的局面。

以工业部门为例,至2009年,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值份额已经下降到27%。在39个工业行业中,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仅在9个行业中占最大份额,国内私营企业在21个行业中占最大份额,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在9个行业中占最大份额。

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中国已经由原来世界上在分配方面最平等的国家之一转变为一个在收入和财富分配方面比较不平等的国家。据世界银行数据,2005年,中国最富的20%的家庭占全部居民收入的47.8%,而最穷的20%的家庭占全部居民收入的5.7%,最富的20%的家庭收入为最穷的20%的家庭的8.4倍。另一方面,最富的10%的家庭占全部居民收入的31.4%,最穷的60%的家庭占全部居民收入的30.2%。由于以上统计数据不包括各种隐性和灰色收入,实际的收入分配差距要比这些数字所显示的还要大得多。

尽管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很快,由于贫富差距迅速扩大,仍有约三分之一的人口每日收入不足两美元,即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以下。考虑到住房、教育、医疗和养老负担以及社会治安、环境等方面的因素,相当一部分人民群众实际生活质量下降。

收入和财富分配恶化的根本原因是所有制结构的变化:私有制经济成分取代了公有制经济成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力量。由于绝大部门生产资料归少数人所有,这就必然导致财富以及由财产产生的收入集中在极少数人手中。收入分配恶化的主要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逐年下降,资本收入逐年上升形成了资富劳穷的局面。

目前,在中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中,劳动收入约占35%,资本收入约占50%,政府初次分配收入仅占约15%。

中国宏观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居民消费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政府消费约占15%,投资约占45%,净出口约占5%。

随着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深化,西方经济普遍陷于停滞并可能发生更大的危机,中国未来出口形势严峻。另一方面,长期依赖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的局面也难以为继。过度投资已经导致了地方政府、企业严重负债和银行部门不良资产的隐患。中国经济急需进行重大结构调整,转变为消费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如调整不及时,未来有可能发生由于投资急剧萎缩、银行坏债或资本外逃触发的严重经济危机。

中国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无产阶级的队伍大大扩大了,正在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要组成部门。国际经验表明,一旦非农劳动力人口占全部劳动力人口比重超过70%,大众的权利意识和组织能力可能急剧增长,引发严重的政治和社会动荡。中国预计在2020年前后将越过这一临界点。

除此以外,中国还面临若干由特殊国情所决定的严重社会危机,如未富先老、未来婚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等。

中国的经济增长付出了巨大的环境和资源代价。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国。预计在2020年以后,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将给中国在国际支付平衡方面带来巨大压力并造成巨大的国家安全隐患。

恢复和坚持公有制的主导地位

综上所述,中国必须尽快进行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结构调整,以适应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国际和国内形势。

在经济方面,必须由投资和出口主导的增长模式转变为消费主导的增长模式。然而,要增加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不能无视这样一个事实,即工农劳动者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工农劳动者的收入决定着他们的消费能力。因此,要提高消费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就必须首先提高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中央应当下决心,采取各种必要措施,力争在未来十年左右,将劳动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现在的约35%增加到约50%。

相对于中国现实的经济和社会需要以及与其它国家相比,中国的政府收入和支出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偏低而不是偏高。比如,中国政府在教育和医疗方面的支出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但国际平均约为10%。

未来十年,随着非农人口进一步增长、大众权利意识进一步觉醒,中国政府急需增加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公共支出。考虑到中国在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巨大欠账,政府收入和支出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须增加约10个百分点。

以上分析表明,在未来十年,中央应致力于努力提高劳动和政府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相应地,资本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须大幅度下降,下降幅度要达到约25个百分点。这无疑会损害到外资和国内私人资本的利益,并遭到他们的抵制。

应该指出,过去一个时期,外资和国内私人资本虽然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是往往是以严重牺牲劳动者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利益为代价的。在很多情况下,外资和私人资本所带来的社会成本已经远远大于其社会收益。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有必要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方针,由过去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抑制甚至打击公有制经济发展,转变为积极鼓励公有制经济发展、引导和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旗帜鲜明地推行国进私退。

坚持国进私退,不仅是由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决定的,而且也是由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要决定的。

首先,要完成上述的结构调整,国家财政收入相对于国民经济必须有比较大的增长。但是,由于国内外私有经济成分普遍偷税漏税,公有制经济至今仍然负担国家税收约一半。在私有制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国家的实际税收能力受到很大的制约,很难突破目前约占国内生产总值20%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税收能力和经济社会干预能力都无法加强,从而无法完成必要的经济和社会结构调整。

其次,无论是增加政府税收还是提高劳动者收入,都必然导致资本家利润减少。在私有制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资本家很可能减少生产投资,甚至组织大规模资本外逃,制造经济危机,从而挫败中央调整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方针,甚至以经济危机来要挟政府。

外资和私人资本还完全有可能动员与他们相联系的媒体、学者和各种利益集团,操纵政府的经济决策,造成中央对形势误判,并诱导中央采取错误的经济和社会调整方针。

要避免这种被动局面,并确保政府收入和劳动者收入比重稳步提高,完成必要的经济和社会调整,中央应该明确,在未来一二十年,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优先发展公有制经济,力争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使以国有经济成分为主的公有制经济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具体政策建议

建议中央在未来十年考虑以下几项政策方针,为中国逐步走上经济、社会、政治可持续发展道路准备条件:

(1) 由中央财政每年投入约一万亿元,推行一项大型的公共就业计划,每年创造约2000万至4000万个工作岗位;除了直接增加劳动者收入以外,通过吸收大批剩余劳动力,可以极大地改善社会一般劳动者的谈判地位,促进劳动收入比重提高;可以通过取消出口退税和适当增加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解决公共就业计划的资金来源。

(2) 目前,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实际税负严重不平衡;非公有制经济实际上得到国家大量的税负减免和补贴。为了鼓励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正确发展,国家应努力统一不同所有制经济成分的实际税负,使各种所有制成分缴纳的实际税负与它们的经济产值大致相当。

(3) 非公有制经济成分普遍存在严重违反劳动者合法权益、侵犯消费者利益和严重破坏环境及资源的现象。国家应重点加强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执法措施,确保国家关于劳动、环境和消费者权益方面的法规得到普遍、切实的贯彻实施。

(4) 如果非公有制经济因为利润下降等原因选择减少投资和就业,国家应该相应地扩大公有制经济的投资和就业,以弥补由于非公有制经济萎缩带来的缺口。

(5) 建议国家拿出巨额外汇储备的一部分,在金融业、资源业和零售业等技术含量不高、引进外资效益低下的行业回购一批外商投资企业,以扩大公有经济比重并改善国家安全。

(6) 在政治条件许可的时候,中央应当响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吁和要求,对于在九十年代以来企业改制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违法、违纪以及侵犯群众利益的情况进行调查,其中确实发生了违法、违纪和侵犯群众利益情况的,应当设法予以纠正并对群众利益损失做出适当补偿。

片面的政治体制改革必然失败

目前有一种论调,即认为中国现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这种论调认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并没有错,问题在于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只要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诸如腐败和分配不公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到目前为止,主张政治体制改革的各方面代表人物并没有提出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方案,并说明他们的方案如何确实有助于解决中国所面临的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

从国际经验看,实行了所谓“政治体制改革”(实际上即资本主义复辟)的前苏联和东欧各国在治理腐败和收入分配方面普遍全面恶化,并没有成功的先例。实行了多党制政治体制的发展中国家,如拉丁美洲、印度、菲律宾等,一般也都存在着严重的腐败和社会不平等问题。

如上节所述,中国目前所面临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失衡,其根本原因是因为私有制为主的市场经济必然导致贫富差距悬殊、道德崩溃、环境恶化等结果。就具体原因来说,要解决中国的经济失衡和改善收入分配,首先必须提高劳动收入比重和政府的社会支出比重,并相应地减少资本收入比重。

任何体制改革,如果不触动资本收入比重过高的问题,而单纯在形式上做一些变化,只能是片面的改革,因而必然失败。

对于改革开放必须全面反思

中国在过去约三十年时间在各方面推行改革开放。目前,国内外形势已经发生根本变化,有必要对改革开放进行全面反思。

过去三十年,在世界上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占统治地位的时期。九十年代以后,中国在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事实上与新自由主义的主张完全趋同,即认为私有化、市场化是经济发展的最佳途径。然而,近年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表明,新自由主义的经济主张已经全盘失败并在经济和社会方面都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后果。中国如果不及时反思、改弦易辙,有可能重蹈资本主义国家的覆辙,陷入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

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史表明,完全排斥国家干预的自由市场经济最终必然失败。过去有人一度认为,只要实行一定的国家干预,即使不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私有制为主的市场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也可以得到克服或缓和。近年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危机表明,这种认识也是不正确的。

世界历史的发展应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即资本主义不可能克服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度之间的基本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只能靠社会主义,只能靠生产资料公有制。

为此,有必要重新评价计划经济时期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改革开放时期对于计划经济的评价,夸大了历史上计划经济由于经验不足所带来的某些在历史特定时期难以避免的缺陷,而低估了社会主义经济在本质上的优越性。事实证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解决人民群众的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基本需要;提高国家的自主科学技术发展能力;以及根据社会长远需要规划经济的整体发展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对于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也必须正确评估。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的失败,主要不是因为经济方面的失败,而是由于党和国家变修变质,直至领导人背叛社会主义。在前苏联后期,虽然经济停滞,但并没有崩溃,人民群众仍然安居乐业,在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方面仍然享受着资本主义国家工人想都不敢想的巨大的社会主义优越性。

通过反思改革开放,高举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伟大旗帜,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领域就不仅可以找到新的立足点,而且可以取得针对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制高点,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坚决拥护。这样,就可以彻底挫败国内外敌对势力颜色革命的阴谋,并长期巩固党对国家的领导地位。

通宝推:李根,尽量不冒泡,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