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长 河 鱼 趣 (十一) -- 老光

  • 共: 💬 7 🌺 80
【原创】:长 河 鱼 趣 (十一)

河下捕鱼人的生活,既艰辛且快乐,属那种半日辛苦半日闲的生涯。

艰辛的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除却大风大浪,开不得船,平日里,无论风吹雨打,下雪飘霜,每天天不亮,岸上人尚躺在热被窝里头,睡得烹棕子香时刻,渔船上人便要爬将起来,满河里荡了船儿去放网捕鱼。候到巴开亮时,又急如雷火般将网收哈起来,待鱼网收毕,一船的男女老少齐齐上阵,匆匆忙忙赶紧着将网上巴得的鱼儿择哈下来,趁着一大清早上,鱼儿还没咽下气,还活蹦乱跳新鲜着时,一花篮提起上街去卖掉。

大清早,街市上的住家户都得买东买西,预备下全家人一天的吃食。这会儿人来人往,新鲜鱼儿极容易卖脱。

女人和孩子上街去卖鱼,当家理事的男人得乘着闲空,赶快清理好丝网,以备明日再放。

泊船时,选一处浅水地段,将收上的鱼网尽行抛落水中,人呢,或站立水中,或蹲在船头,左手捏紧网的一头,将右手提着丝网,借丝网沉在水中的重量,另借了河水的绷扯劲头,一手一手地将网上粘着的细碎草叶,绿头漫一类的渣子,使尽力气甩脱掉。有时候绿头漫粘得太多,尽了力气甩不脱,还得拿根竹棍子,朝网上轻轻地敲打,借了丝网的弹跳力,把粘上的渣子弹落去。

清理丝网的活路用力不大,可花费的时间却蛮长。

若鱼网放得多,清理这丝网得耗上老半天功夫。等到上集市卖鱼的赶回来,这才开了锅火做起饭来。待一切忙清白,这一餐早饭才能吃到口。辛苦了老半天,个个已是饥肠辘辘,直饿得前心贴后背,你能说这活路不辛苦?

快乐的是,干捕鱼这一行,落得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水上生涯历来是居无定所,飘无行踪,想去哪儿,便去哪儿,干多干少,随心所欲。

当年,岳丈一家子下放农村,老头子宁肯守在河下,风餐露宿,辛辛苦苦捕鱼换钱买几个工分,挣几斤口粮糊一家人嘴巴,也不情愿呆在队上出那集体工。岳丈说是,老子一辈子浪荡惯了,宁肯少吃一碗,慢行一步,也受不得日出而作,日入乃息的那种规矩。

一家子驾条船,打虎不离夫妻俩,上阵不离父子兵,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日子虽苦楚得一点,却图得个自在清闲。有时风高浪急,担着惊,受着怕,危急关头,少不得开脏口破口大骂,可风平浪静后,船头吵嘴,船后说话。倘若不是一家子,谁能容忍得下你?

待男客将丝网清理完毕,便将洗船抹船的琐碎事儿,统统交把给堂客或伢儿们去做。然后,含着纸烟,你啾我喊,一伙子相邀,摇摇摆摆上坡去,去那茶馆里头歇歇气,讲白话,扯懒谈。屁股挨上板凳后,这一坐,便是整整一个下午,空闲便在茶馆内消磨殆尽。勤快人,还晓得赶在放黑水之前回船上。心思懒惰者,得坐到日头沉西这才得上船去。

捕鱼人几十年间,尽在沿河上下数百里远近地处放网捕鱼。捕捞到鱼儿,也多在这沿河一带码头上出卖。时间长久,自然于各处码头上结交下不少当地人,其中有些,熟络至极渐成好友,若要相会,地点也多选这茶馆里头聚合。

进得茶馆,各自占据下桌儿的一方,喊上一碗盖碗茶,随后,吩咐柜台上来些花生,交蚕豆,葵瓜子之类的茶点,边喝茶边聊天。偶会熟人来,你牵我扯一把拉到自己身旁,吩咐跑堂的赶快上茶来。

从前在水上漂荡的捕鱼人,多是些失去土地,断了陆地上生根的基础,为求生存,迫不得已,落了河做这捕鱼的营生,从老天爷手中讨一口吃食。有此缘故,故而先前那些年,河下捕鱼人,遭人嫌弃,是为岸上人瞧不上眼的角儿

先前年头,岸上人背后称呼河下捕鱼的,皆为“鱼花子”或是“船拐拐”一类称呼。

“鱼花子”么,不消明言,大伙心中雪亮,意即岸上的‘叫花子’。‘船拐拐’嘛?这意思包含着:有不守本分的某些意味在其中。

早年间,人分三六九等,俗语云:戏子王八吹鼓手,剃头修脚下九流。为人敬重者,莫过于有钱有势的,其次是士,农,工,商。于常人眼中,平民好百姓者流,多守着一块热土,规规矩矩,日出而作,日入乃息,恪守良民本分,缴纳皇粮国税。老话道的是:锹把把立得稳,插田拌土是根本。无缘无故,抛却热土,拖家携口,划一只小船,日日夜夜守候在水上?怕莫是做此营生者,不是逍遥嫖赌,输光尽家产,迫不已做此生涯,糊住嘴巴。要不,非偷即抢,或于某地某处,杀人越货,犯下案子在身上,为逃避追捕,躲藏在水上安家落户。数千里一条长河,连接着湘黔川滇鄂五省地方,荡一条船儿,来来去去,上上下下,又居无定所,你往哪处寻他去?即或有官兵赶哈来,待老子将一叶扁舟往开边一篙子撑将去也,驾起双桨荡得远远,任你啾破喉咙,也懒得睬你一声。你想抓我,请来吧,这得看你龟儿有没有这本事哦!

再者,那会儿河中鱼儿也多,买的也少,鱼不值价。卖得几个钱仅能糊住一张嘴巴。故而,鱼儿弄得多却卖不上价,便自个当饭吃掉去。且捕鱼人又信奉老祖宗传承下的话:大河里头的鱼儿,一不靠你抛养,二不消你喂食,天生成的好东西,让你捞到手便能换回钱。这是老天爷给把你的一碗饭食。所以,鱼死不闭眼,只准吃喝不准攒!于是一来,便养成只顾嘴巴,不管穿着的陋习。捕到手的鱼换成银钱,能打酒喝,能买油盐柴米……,却不能置田买土,修房起屋。再者,捕鱼也讲个运气什么滴,运气好时,一天能捕捞到上百斤甚而几百斤,有时运气差,说不定忙活一晚上就逮到几条小鱼儿,即便能存下几个钱,也得提防运气差的当儿,捕鱼不到时,靠什么喂养一家子的嘴巴?于是,也就轮不到讲穿着,任凭一身破破烂烂,巾巾吊吊,越发地为人瞧不上眼。

如此境况,更谈不上读书识字了。所以,水上人多睁眼瞎,扁担倒在地上,不识为个一字。可人的天性却喜欢热闹,坐茶馆,为的是能看到世事纷扰,尤其是坐茶馆能打听四方八纳的信息。“鱼花子”们虽大字不识几个,对于世事,却极为关心。世事若有动荡,牵扯到方方面面,于人于已,岂能逃脱得了滴?故而,先前的人,尤其是水上人,多喜欢坐茶馆。

岳丈坐茶馆几十年,结识下不少朋友。且老丈这人,生性又豪爽仗义,若是茶馆内扯谈得不尽兴,还会一群群拉到船上喝酒吃鱼。有时捕捞到鱼儿,来不及提了上街去卖,见朋友们来到船上,便一五一十,分把给了众人。好在丈母娘为人也实在,见老头把鱼白白送了人,也不张扬,至多只在背后嘀咕几句。

通宝推:切地雷,踢细胞,可爱的中国,njyd,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