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江山解码-以谋士的视角看历史 -- 秦纵轩

共:💬35 🌺28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2. 为了圣彼得堡

在大北方战争中,位于芬兰湾东南方的因格里亚是俄罗斯志在必得的战略目标,这个芬兰湾的纵深地带是俄罗斯打开波罗的海通道的第一步。

从俄罗斯内陆进入芬兰湾,最便捷快速的通道便是涅瓦河。内陆国家对沿海国家的出海口发起挑战,一般都是军舰沿着汇入海洋的大河进入出海口发起海战的。俄罗斯只要顺涅瓦河之流而下,满载俄军的战舰便能驰骋入波罗的海,对沿岸地区发起争夺。

这样一条捷径,作为对手的瑞典一定不会让俄罗斯人容易走,在全长仅74公里的涅瓦河上散布着数十座大小要塞,据守着涅瓦河及南岸的因格里亚地区。

大北方战争初期,1703年,俄罗斯在盟友萨克森和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的策应和牵制瑞军主力的情况下在涅瓦河上游的什利谢利堡获得了对瑞典军队的胜利,打开了涅瓦河和因格里亚的通道。

彼得一世遂沿河直下,摧城拔寨地扫清了涅瓦河上的一个个瑞军据点,最终来到了涅瓦河的入海口,也就是芬兰湾的东部尽头,在这里俄罗斯大地和波罗的海终于海陆相连。

为了能够长久确保涅瓦河口的通航,巩固波罗的海出海口的安全,彼得一世在此修建了重要的港口要塞-圣彼得堡,由此彼得一世打开了一扇“面向西欧的窗户“。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撕开瑞典的包围网的突破口,这片出海口的价值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俄罗斯历史上在波罗的海地区几乎所有的战略行动都是围绕圣彼得堡展开的。随着大北方战争的持续进行,战略要地不断地证明着它的经济、军事和政治价值,彼得一世于1713年扩建圣彼得堡并最终迁都于此,直至1918年。此举表现了俄罗斯对外部,尤其是对波罗的海地区扩张和称霸的决心。

接着彼得一世在圣彼得堡的西面海域依凭海岛,修筑了喀琅施洛特炮台,并在之后的日子里将其建设成为著名的喀琅施塔得海军要塞。这里从此成为了俄罗斯重要的造船基地和波罗的海舰队的主要驻扎地。

港口的选择条件是多方面的。首先港口要临近经济中心,减少物流成本,加快货物周转速度;如果是军港,那么也便于军事调动,对核心地区提供有效的保护;其次港口要尽量选择在远离河口的岩质海岸线处,以避免淤泥阻塞航道,确保足够的吃水深度;更多地,港口的选址最好位于海岸线曲折的海湾深处,两翼保护提供港口足够的战略防御纵深。

圣彼得堡先天具有前两项条件,但是对于第三条而言,它的天然地理位置虽然地处芬兰湾的深处,可惜其侧翼都还都处于瑞典的控制之下。要想真正坐稳圣彼得堡,俄罗斯就必须要取得对芬兰湾两侧的控制权,而俄罗斯三百年来在波罗的海与其他国家的博弈都是围绕着这两翼所展开的。

芬兰湾的两翼的北翼连通芬兰和斯堪的纳维亚,这片靠近北冰洋的冻土带受到古代冰河作用的侵蚀,形成了拉多加湖和奥涅加湖两个切割土地的大冰湖。

在拉多加湖以北的地区,由于严寒和明显的冰河作用,土地支离破碎,大部分地区都是湖池和沼泽,人烟罕至,交通困难。

所以沟通俄罗斯和芬兰-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主要通道就是拉多加湖以南,芬兰湾东北的,由这两处水域共同夹成的一块狭地:卡累利阿地峡

这样一处咽喉要道至于圣彼得堡的意义是非同寻常的。在陆上,它是圣彼得堡唯一的防御险隘和战略缓冲;在海上,它又是圣彼得堡北方的护翼和依托。所以要想保住圣彼得堡,就必须牢牢将卡累利阿地峡捏在手中。

这条地峡在北部靠近拉多加湖的地区由于冰川作用而多森林湖泽,难以通行,只有南部靠近芬兰湾一带便于往来。像这样连接两地的隘口自然是其两侧势力所力争控制的战略要地。

其实卡累利阿地峡就是1939年苏芬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苏俄在爆发十月革命后不久,芬兰趁势独立,并出于自身的安全需要带走了卡累利阿地峡。这也直接导致了苏联不得不将首都从无险可守的列宁格勒(圣彼得堡)东迁到了位于腹地的莫斯科。

苏联在苏德战争前夕为了巩固列宁格勒的防御,不惜付出被国联开除和死伤数十万红军战士的代价,强行夺取卡累利阿地峡,将地峡北面的拉多加湖整个地纳入版图。

要守住卡累利阿地峡,就要在地峡的另一端设置一处工事或者要塞,而且最好能够同时控扼水陆两方面的战略通道。在卡累利阿地峡的西端,靠近芬兰湾处我们就能找到这样一座要塞-维堡。

欧洲的地理多海湖半岛,陆路通道相对狭窄扭曲,而且欧洲中北部普遍以平原为主,少有可借依托的山势构筑城墙。面对这样的地形,我们所熟悉的中国式面防御工事,例如长城,就不那么经济。

在这种地理条件的影响下,点式防御便成为了欧洲主要的防御布阵模式。在战略要隘,依托地形(山势、河流、森林等),构筑坚固而自给自足的堡垒,进行集中防御,当敌人正面攻击时退守以自保,独挡敌人的进击;当对手避击绕到的时候出击袭敌侧翼,切断对方的补给。实现这一防御人物的便是具有欧洲特色的建筑模式:城堡。

维堡要塞坐落在卡累利阿地峡的主要通道上,扼水陆要冲,且三面环海,易守难攻,谁能占领维堡要塞,就可以控制住大部分的卡累利阿地峡,这一点对于处在地峡另一端的俄罗斯而言尤其如此。

维堡在大北方战中中于1710年被占彼得大帝占领。而在苏芬战争中,维堡是当时芬兰的第二大城市,也是苏联死死盯住的第一目标,并成功在翌年以合约方式正式获得。

整个芬兰湾就好像一个喇叭口,在芬兰湾南岸,有一个在位置上几乎和维堡完全对称的要塞-纳尔瓦。

纳尔瓦不仅位置和维堡南北呼应,而且两者的周边环境也高度相似:纳尔瓦南方的楚德湖水域面积辽阔(现在是俄罗斯和爱沙尼亚的主要分界线),和芬兰湾同样夹逼出一条宽仅45公里的通向波罗的海的走廊,又称为纳尔瓦地峡。纳尔瓦正处于这条走廊的核心位置,而且也是座三面环水且皆控水陆的要塞。

如此高度一致的特点注定了纳尔瓦在芬兰湾南部起着和维堡在芬兰湾北部一样的战术作用。此地是波罗的海周边势力阻挡俄罗斯向西,尤其是向波罗的海沿岸周边渗透的桥头堡和俄罗斯西出波罗的海,拱卫圣彼得堡的必争之地。

在纳尔瓦河东岸,有另一座要塞-伊万哥罗德-和纳尔瓦东西对立。这两座城池的布局很类似于襄阳和樊城,分别成为了东西岸防御对方的第一线,这两座城现在正好被纳尔瓦河拆开,分属于爱沙尼亚和俄罗斯。而将它们看作一体的话,这两座城池就是控扼纳尔瓦地峡的咽喉。

在大北方战争中,彼得一世在1700年便发动了纳尔瓦战役,旨在夺取瑞典控制下的伊万哥罗德和纳尔瓦要塞,为确保圣彼得堡的战略防御纵深和夺取芬兰湾南岸的出海口奠定基础。

当然瑞典也知道纳尔瓦要塞的战略价值,当时的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果断撤离波兰战场,火速驰援纳尔瓦,争取将俄国堵在芬兰湾内。最终实力更胜一筹的瑞军重创俄军,取得了纳尔瓦战役的胜利。

这一战让彼得一世尝到了失利的苦果,却也使他看到了俄国在军事装备和战术上与欧洲强国的差距,并吸取应验,励精改革,并最终在大北方战争中取得最后的胜利,夺取了对纳尔瓦的控制权,从而在南北两侧为圣彼得堡的安全提供了可靠的防御,也为进一步的前进奠定了基础。

1944年苏德战争中,纳尔瓦再次成为东西双方争夺的重点。苏联最终击溃了两线作战的德军,保卫了列宁格勒的安全,也将自己的边界逐渐推进到了波罗的海沿岸。

圣彼得堡、维堡、纳尔瓦三座沿海城市构成了一个近乎等边的“金三角”,让俄罗斯在芬兰湾深处牢牢扎根了下来,也让它有了进一步谋求芬兰湾的野心。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