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漫谈打黒与法制 -- 唵啊吽
我的两个表述当然不同,算是漏了“越级”两个字,令有心的你误解了,对不起;我认这个错。
但我有理由表述不同,或“错误”表述。因为,前者是简单的跟帖,只想唤起人们对某些司法程序的粗粗了解,借此来理解如今日益复杂的所谓程序正义问题。后者是要细致回答某人较真的质疑,自然我会仔细。难道你日常生活不是如此吗?对于没人关心的话题,会说的的非常简略,一旦有人问,你就会回答细致一些。当然,也坦白告诉你,我也不是傻瓜,我也看出来了,这厮分明是装出来的疑问,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挑刺,一种心机重重的较劲,对这样的话题,我当然要仔细点。
坦白地说,不分场合同样重复“精确的”(普世的)定义或表述,那不是人,那是机器,或是“公姿”。对于日常生活的人来说,由于针对的问题、交流的对象不同,总会在也总得在精确和有效的表达之间有所选择,有所取舍。
其实真要较真,抽象而言,就语言自身而言,没有任何精确的语言。这是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贡献;因为语言不可能“复制”现实,实际就不可能“再现”(represent)现实;任何精确表达或再现都是相对于交流的意义而言的(注意其实,这隐含的哲学传统正是我用作批判程序正义理论的理论来源之一:判断语言是否精确的标准取决于交流是否有效,而不是仅仅看语言自身是否复杂)。维氏给的例子之一是,工地工人之间传递砖块,一个人说“给我两块砖”,另一说“两块”;前者看似语言上更精确,但就实际功用而言,后者并非更不精确。
欧中坦并非外国人的“见闻”,我文中已点出他是“学者”。实在抱歉,我应当还算精确的语言居然导致了你对他的错误理解。幸好,这再一次从反面证明了维特根斯坦,至少有时,或对有些人,精确或不精确的语言是一样的。
只准用大清律例说事是荒唐的,这等于所有不在书本上的事情,就不存在。这等于中国古代出生的多少亿人都不存在,因为都没文字记录。看来你是真以为文字能记录复制再现一切。书本上的法律和行动中的法律,这应当知道吧。各国民法典规定从习惯或从商业习惯,都说的是,这里的法律就是习惯,就是没文字记录的。
没有文字记载的就不相信,不见于文字的就不存在。这是律师的做法和职业技巧,很好,很值得赞赏。但律师的职业之外呢,你还总得像个正常人那么活,是吧?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8 层
🙂吊诡的是付洋和三少应该是中学同学,都是北京四中的 fighterbruno 字56 2012-05-21 01:47:53
🙂道理我倒是懂啦。。。 1 bigwolf 字250 2012-04-29 14:05:30
🙂你对于程序正义的理解是片面的 16 猪头笨笨 字5431 2012-04-28 08:19:07
🙂关于20大板。
🙂我觉得还是就事论事比较好,扯到语言哲学上就跑题了 2 猪头笨笨 字952 2012-04-28 13:42:17
🙂我觉得从一开始你就是找茬,想就此入手 24 caoban 字524 2012-04-28 14:34:49
🙂caoban先生,我也想当您学生读您的研究生。申请~ 知其何休 字0 2012-05-04 23:43:05
🙂分析思路有什么值得介绍的著作和作者吗? 1 樱木花道 字53 2012-04-29 15: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