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别具一格的“板龙灯” -- 老光

  • 共: 💬 4 🌺 61
温州地区的龙灯也类似

温州地区在正月舞龙灯,和光叔描述的很像,不过我们不叫板龙灯,叫板凳龙,也不叫舞龙灯,而是叫划龙船。队伍的组成也类似,不过我们的龙头更讲究,分两种,一种是风车龙,像原来农村扇谷的风车,一个人舞。另外一种龙头我们叫虾狗弹龙,翻译成普通话或北方话就是皮皮虾龙,要两个人舞。龙身也是一块块木板组成,油漆画画在安上灯笼,记忆里有30米左右。龙尾就没什么讲究了。

以前正月舞龙就是为了敬神,我们每个村的最大的庙都拥有自己的一条龙。每年冬至的时候该庙就开始击鼓提醒大家划龙船的季节快到了。而龙船师傅也在这个时候制作龙头和龙尾,骨架是竹子做的,再糊上纸,画上各式图案,至于板凳龙者长久耐用。到了正月初八开始就开始划龙船了,每村的龙船互相拜访,每个村的庙肯定拜访,各村虔诚兼富裕人家也会摆上祭品,那龙船也会过来拜访。由于各庙的院子普遍不大,所以在那里主要看龙头表演,不管是一个人的风车龙还是两个人的皮皮虾龙,都是纸作的,又点了蜡烛,舞起来很是不易,所以舞龙头的人要兼具技术和力量。等到了空旷的地方如晒谷场,那就看板凳龙的表演。这时,龙头要尽快往前冲,龙尾要压住,有时一个急停,后边一堆人就甩出去了,就跟在溜冰场玩接龙差不多,就是危险很多。整个划龙船的过程中,有一位经师一直在唱龙船调,小时候光顾看热闹了,从来没注意内容,现在回想起来也算一种曲艺形式了。热闹了几天之后再正月十五的时候也是曲终人散,纸扎的龙船在江边烧化,也算龙归大海了。

在80年代中期(之前我也不知道),我们那里划龙船最热闹。原因不外乎这事情已经不禁止了,承包后肚子也饱了,而外出做生意或打工的热潮还没出现,很多精力旺盛的男青年正想在正月里找点事做。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