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电视剧《知青》 -- 囿于
现在完全是当自己家族的人来看待,从来没有提过他的知青父母。
历史向来是由后辈评论的。知青很特别吗?可能特别,也可能不特别。特别之处在于传授知识的人由国家政策支持而送下乡。不特别之处在于历朝历代的新朝建立,总有各种各样的人口调动。
比如传说中的明太祖大樟树迁移,比如满清的湖广填四川政策。
但是有一点可以说的是,知青的生活并不比当地的老百姓过得差,他们也并不是因为受国家惩罚而成为知青的。当时的中国,九成九的人过的生活都差不多,反倒是有些右派依然保留着民国时期富豪水准。
为了宣扬太子而把他树为典型,可是骨子里还是以反社会反历史的形象出现,前后不能统一的历史,使这个国家成为精神分裂患者。这种精神分裂症状在中国还是会继续下去,所以说服力自然就欠奉了。
任何一个群体都有好人坏人,有幸福的人不幸的人。任何一个政策也都会有正负两种效果,如果永远只看负面效果,对知青自己其实也是不公平的。
至于说知青里面有人如何不幸,这是人生的状态之一,不可避免,没有当知青,留在城市里的人同样也会因各种不幸而死亡,这怎么能怪罪到政府实行了知青政策呢。
有政策说不允许知青回城吗?这种事查一下当年的政策文件不就知道了吗?
我是不了解知青,不过还是知道有个叫邢燕子的女子,也知道一个叫金训华的人,还知道一个叫张铁生,现在成为亿万富翁的人,更知道我们家族那个‘表’亲,是知青遗留在农村的孩子。
或许有人会说知青政策就是不对,为什么要让城市青年这样下乡受苦?
说这话的人,是忘记了我们中国是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一个社会主义,一个人人都能幸福生活的国度,必然要人人参与,当初政府的选择就是让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帮助那些没有享受到城市资源的人民能以最快的速度接进与城市的距离。
现在可以讨论说当年的知青政策有多少多少失误的地方,但在当时,找到的就是这个办法。
空谈永远只是幻想,建设从来必须脚踏实地。
不能因为现在可以用手机打电话通信息,就怪罪百年前的人只能骑马送信是多么的愚蠢。
这不是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梁晓声是伤痕文学的代表? 马哥 字54 2012-06-15 15:30:10
🙂就是,从城市赶到农村他们觉得亏了,政府社会欠他们了 8 scorpioking 字92 2012-06-07 17:06:27
🙂同意你对梁的评论“怨妇似的牢骚”。还有高高在上的 金台夕照 字4 2012-06-05 12:04:00
🙂我们家族有收养知青留下来的孩子
🙂应是“传说中的明太祖大槐树迁移”,供参考。 非信 字0 2012-06-23 18:42:33
🙂花! 桥上 字96 2012-06-18 05:15:21
🙂对太子的宣传及对于知青的正确认识 3 囿于 字1122 2012-06-18 00:51:25
🙂厨房的瓷砖和厕所的瓷砖 3 shiningworm 字145 2012-06-13 08: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