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银行的好日子结束了 -- zhuhit

共:💬225 🌺839 🌵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商榷】感觉兄台似乎一直拿今天的常识逻辑质疑当年的常识

一路看到这儿,兄台几个观点都是一质疑,对数据不可信,就以为否定对方了.似乎有些失之深入:

第一,1975年的拖拉机单位机耕面积远高于现在,这可能是:(1)集体化时代的必然,一个公社里一台拖拉机所耕种的面积与今天一个乡镇10台拖拉机所耕种的面积可能是相当的;(2)tensity的差别.也许当时拖拉机只有犁田,今天的拖拉机既犁又耙

第二,地主的粮食问题.地主的粮食是中国古代城市超大规模城市(杭州上百万)众多的基本原因.这是赵冈的一个重要结论.传统中国的商品粮规模是比较大的,不然的话,你根本就不能解释如此多的大规模城市的存在.

第三,兄台将小农经济与粮食商品化对立起来.事实上,明清的趋势是小农的过密化与商品化是同时进行的,这是黄宗智的主要看法.李伯重虽然不认同过密化,但小农的商品化是非常肯定的.兄台拿地主拥有粮食久而久之就会腐烂掉的说法,这是一种非常幼稚的说法.传统中国并不是只有地主与农民,除了官府之外,还要看到,中国有着庞大的城市人口,这是前现代社会中最大规模的城市人口.这个庞大城市人口的存在就是大规模粮食市场存在着的铁证.

第四,兄台质疑传统中国的粮食商品化比率,拿2006年的数据来衡量传统中国.但是你视为理所当然的"人均粮食消费的弹性不高"放在几百年间的时段来看,恐怕是不成立的.2006年的商品化率是农民吃饱之后的商品化率,而传统中国的商品化率很可能是佃农营养不良情况下的商品化率.不说几百年的变化,当年一土改,城市粮食就紧张就典型说明不同制度下的粮食消费弹性的变化.如果你能够从粮食转化为高蛋白的角度去看的话,你会发现,其实这一弹性恐怕是比较大的.另外,以今天世界范围内的经验来看,据说印度底层人一天一餐饭,非洲上亿人营养不良,美国肥胖症过多,这也说明粮食消费弹性的巨大差异.

总之,感觉兄台拿今天的经验--滤去制度环境的巨大差异--去怀疑这些数据,在缺乏严谨的分析的情况下,这是不能服人的.

通宝推:范进中举,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