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苏联灭亡的历史告诉我们,某些统治者喜欢自掘坟墓 -- cmosplay
有关肃反的话题,写完这一章基本上就可以告一段落了。
首先要说清楚,我没有采用传统的手法描写肃反,是因为那种文字早已汗牛充栋,不缺我这一篇,不是因为我不会用传统文学的描写方式。那实在没什么难的。先选择一个人物,可能是普通人,可能是高官,可能是真人,可能是虚构的,但一定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物,有血有肉,望之可亲。描写一下这个人物,诚实、与人为善……因为某种原因(或者遭人陷害、或者无意中触犯某条戒律、或者因为拒绝伙同坏人陷害别人……反正要突出这个人很无辜)遭到逮捕、审判和镇压。最后或者含冤而死(死不瞑目)、或者奋起抗争而死、或者其他某种死法,反正很悲哀也就是了,一定要激起同情,最后大声控诉某个吃人的时代,某个荒谬的政权,某个冷血的暴君……
实在是没什么技术含量,我不用不代表我不会。
整个广义的大清洗跨度长达30年,镇压的规模很大,具体人数无法统计,据说超过60万,这是一个非常庞大、非常复杂的历史事件,遭到镇压的人群成分也非常复杂、绝对不可能用一个人来代表。
要全面讨论大清洗,似乎无论如何也绕不开民主政治的话题,但是这个题目显然太大,十分有必要专题论述。折中起见,这里简略说一说:列宁一开始并不是要搞民主集中制,而是多党民主。后来发现跟白卫军打仗太吃力,各种反对派又特别喜欢狮子大开口、抵制、暗杀和反革命暴乱。比如苏共领导人沃洛达尔斯基、乌利茨基先后遭到暗杀,托洛茨基也遭到两次暗杀,在决定性的1918年8月30日谋杀列宁事件发生后,苏共开始慢慢抛弃民主幻想,回归现实,在喀琅施塔得反革命暴乱发生后,列宁痛下决心,取缔了其他党派的合法地位。内战结束后,列宁立刻开始着手推动民主选举,扩大党内民主,打破日益膨胀的官僚主义,紧接着,列宁被真主召唤走了。
哎,分析苏联的历史,最头疼的问题不是找不到资料,而是各种资料互相矛盾,不知道哪个可信。比如轰动一时的暗杀基洛夫案,调查人员破获了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暗杀团总部,苏联最高法院军事法庭的审判书白纸黑字写着基洛夫是被托洛茨基匪徒和季诺维也夫匪徒合谋暗杀的,总部骨干成员在法庭上对其参与暗杀基洛夫、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的罪行供认不讳,这总该是权威结论,绝对可靠了吧?啊不,托洛茨基自己的文章根本就不承认策划暗杀基洛夫,而某个流亡美国的所谓“知情人士”更是言之凿凿说基洛夫是斯大林暗杀的。你说这该相信谁呢?
自从315事件以后,我一直在等待公开的解释,但是315导演显然让我失望了。公布一个像样的解释有那么难吗?监察委员会、内务人民委员会、国家政治保卫局等机构的历代先贤早已给出了一百种方法,每一种都可以把315反革命集团案办成铁案,暗杀领导人、策划军事政变、叛国……各种各样的罪名应有尽有。但是,但是,追求自主创新的导演们居然想出了第一百零一种方法,那就是用一堆灰灰去指控两个活人,噢,一群无知无畏的家伙。我实在想不出来这种无脑的指控除了搞笑还有什么意义。他们为什么不按照那一百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行事呢?
基洛夫的事,现在已经无法完全还原真相。基洛夫和斯大林的矛盾究竟有多深,基洛夫究竟是怎么死的,无所不在的犹太金融集团在这一事件里扮演了什么角色……说真的,这些问题虽然重要,但不是根本问题。
问题是根本在于,斯大林派虽然控制了政权,但是要用正常的合法手段清洗左派和右派,特别是清洗已经坐大的右派,仍然有很大困难,所以可以利用基洛夫案件,对整个政治体系动一些手术。这,就是基洛夫案的真正本质意义所在。所以才有了,基洛夫真正死亡以后,越来越多的斯大林派的敌人前赴后继地加入了阴谋暗杀基洛夫的队伍中来,从而遭到斯大林派的严厉镇压。而右派虽然势大,却不掌握政权,特别是不掌握暴力机关,因而面对斯大林派的外科手术式的打击,反抗乏力,被打压是必然的。
但是右派和左派不一样,左派一般比较实在,右派一般比较狡猾,善于掩饰,所以遇到斯大林派的打击就龟缩起来了。迂回斗争,不搞正面对抗。事实证明这个法子好,斯大林派虽强,却无法持久,右派只要愿意保存实力,长期潜伏,胜利终将到来。所以斯大林派是一时的胜利者,右派是永远的胜利者。
那么,左派和右派都打下去了,斯大林派在国内一时没有了对手,但这并不表明他们天下无敌了。相反,更加强大的对手即将到来。请看下一章: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作者似乎有不错的马克思主义功底 6 北大28楼 字599 2012-06-22 13:54:43
🙂8.全面清洗
🙂315 xiaobailong 字637 2013-01-25 17:29:02
🙂为了一时的利益,黑的也说成是白的! 胡乱三刀 字34 2012-06-26 11:21:56
🙂这种事,基本上是水平底下的体现 cmosplay 字234 2012-12-13 10:52:15
🙂【原创】7.左派右派 34 cmosplay 字5935 2012-06-15 14:4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