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自动化的迷思 -- 晨枫

共:💬108 🌺816 🌵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泥菩萨过河,美国的自动化是被拯救的对象

和晨大一篇。

我认为,自动化将拯救美国制造业的说法,在政治上无比正确,在技术上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因为今天的美国,自动化首先是个被拯救的对象,处于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的境地,而且怎么救它的药方还完全开不出来。

美国正处在一个去工业化的过程中。从资本运作的角度,金融资本完全压倒了工业资本;从企业经营的角度,工业的活都在尽量外包;更重要的,从人力资源的角度,美国根本不能动员足够的人力资源去支撑自动化。

每年冬天,美国的自动控制工作者要开一次年会CDC;每年夏天,中国的自动控制工作者也要开一次年会CCC。比较论文的水平,CDC比CCC平均高两个档次;但是如果步入会场,CCC参会人员平均比CDC要低大约20岁,女性参会人员百分比可能要高一个数量级。这种人员年龄和性别构成上的差异表明,太平洋两边动员自己最优质智力资源投入自动化的能力是完全不同的。

自动化不是神奇的空中楼阁,它是建立在整个工业体系的支撑之上的。而工业体系中最关键的,是工业人口,尤其是工程师及其以上级别的工业人口,这些人口是需要高等教育来培养的。自动控制在工科各专业中是知识面最宽数学要求最高的。在中国,自动控制是一个独立的一级学科,每年毕业大量的学士、硕士、博士,这些人中绝大多数不会从事自动化,但是留下的成为未来自动化事业的中坚。在美国,自动控制只是一个科学家们的松散联合,第一缺乏中国自动控制的学科自我维持能力,第二随着美国工业的萎缩而萎缩。美国的聪明孩子,一般选择医生、银行家这些职业。我在美国访问的时候,一个大学的控制组,十七八个研究生,只有一个是美国公民。这样的人才培养效率,怎么可能支撑起未来美国的自动化事业呢?

美国孩子不仅不爱读自动控制,而且普遍不爱读工科。我的合作教授的解释是,百里挑一的美国孩子在工科领域根本拼不过万里挑一的中国孩子印度孩子,于是就去读医学、法律、金融这些对语言要求高的方向。而美国孩子离开后,美国教授就更是只好招中国孩子印度孩子来做研究生了,整个一正反馈。

我不知道工业界的情况,但是在大学,美国的自动控制研究基本是战后婴儿潮一代的教授在撑着。十年之内,这些教授将全面退休,那个时候,美国大学还有没有人研究自动控制,能不能培养高素质的自动控制硕士、博士,将是一个问题。忧虑一点,大家庆祝卡尔曼老爷爷90岁生日的时候,有多少30岁以下的美国人还知道卡尔曼滤波?

总不能指望100岁的卡尔曼老爷爷来领导自动化拯救美国制造业吧。

通宝推:侯登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