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史记》之太史公家谱 -- 天煞穆珏

共:💬349 🌺187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史记】之: 萧相国世家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

萧何月下追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虽然萧何是汉功臣第一,但他能在民间流传千古,全凭了这两句话,而这两句话,又都与另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淮阴候韩信。萧何的传记,起首一句就是说他‘以文无害’。这个‘无害’怎么解释,按后面‘为沛主吏掾。’来看,可以解释为他写文章没有缺点,也就是会写文章的意思,因此做了沛令的史掾。但从集解中也能看到‘无害’还有别的意思,是说他虽然写文章很厉害,但没有以文来害人。因此成为萧何的一个美德。这样一写,反过来也看出文人之可怕。

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

刘邦做普通百姓的时候,萧大人数次以自己的职权保护高祖。这件事要一分为二的看,当时还在秦朝治下,二人都是秦朝的基层官员,但刘邦不务正业,萧何却护着他,这是萧何的徇私。但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人情社会,尤其是当刘邦成就汉皇大业,这就成为一个美德了。只是在当今法治社会里,萧何这种行为就不值得学习了。刘邦当亭长的时候,萧何常在左右帮助他。刘邦送人到咸阳服役的时候,一般吏员只送三百钱,只有萧何送刘邦五百钱,由此可见萧何很看重刘邦,第二个说明萧何家真的很有钱,而这一点,才是刘邦初始真正看重萧何的地方。

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常辨之。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秦御史欲入言徵何,何固请,得毋行。

这里是说萧何的才能得到朝廷的认可,甚至已经决定举荐他入朝为官,但是萧何拒绝了,而且是很坚决的辞去这样的举荐,可以看出萧何是有远见的人,而且很谨慎小心,他的工作能令他看到秦王朝的缺失之处,知道长久下去天下会大乱。

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戹塞,户口多少,彊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语在淮阴侯事中。

等到刘邦起义后,萧何其实一直是做他的助手,但并不是谋士,所以太史公也没有写太多他出谋划策的事情,出谋划策基本上是张良,陈平这些人的事情,打仗是韩信等人的事情。萧何功劳之所以最大,主要是这样一件事,在刘邦攻入咸阳的时候,其他将领都去争夺金帛财物,只有萧何去收取秦国的律令图书来保存,而这样做的结果,是刘邦比天下诸候更了解天下的险关要塞,家庭、人口的多少,各地诸方面的强弱,能随之做出正确的决策,而正确的决策是保证刘邦能取胜楚霸王项羽的关键。从‘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这一点来看,就能很清楚明白的看出刘邦和项羽及其他诸侯的高下,而这种高下,实际上从刘邦与项羽见到秦始皇时所说的话就已经分出来了。项羽纯粹只是考虑个人的功业,只想着取代祖龙这一个人,甚至根本只是一个山大王。但刘邦就不一样,他是希望自己也能达到祖龙这样的功业。一个人的心有多宽,他所能容纳的能人也就有几多。

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

刘邦引兵东定三秦,萧何就以丞相的身份在巴蜀地治理地方,供给刘邦军粮,后世三国时,诸葛亮和刘备也曾经有过一段这样的岁月。在古代打仗,后勤有时候甚至比前线打仗更重要。刘邦在前线打仗的时候,萧何已经把后方治理得妥妥贴贴,一个国家的雏形在他手中形成,而他治理国家的手段,多多少少都是根据秦国治理天下的手段来完成的。他在关中之时,侍奉太子,治理栎阳,宗庙社稷宫室县邑,事无巨细都是以一个国家的概念去管理的。而且他非常谨慎小心,所有的事情都先经过刘邦的过目允许才做,有些实在来不及上奏的,也能随机应变的施行,但事后一定会给刘邦过目。看了这一段,那些还认为刘邦只是流氓,不学无术的人,真的应该好好的醒醒脑了。萧何数次挽救汉军于危难当中,但这个挽救是隐性的,不像阵前杀敌那么明显。他在关中时经常收军卒补充军队,保证了汉军的正常的运行。刘邦在与项羽的对阵初期,经常被顶羽打败,经常‘失军遁去’有人把‘失军’翻译成‘弃军’,这完全是两回事好不好?古代打仗打到急处,多是混战肉搏,如果战斗力悬殊,一方被另一方打得将领不能集结军队,士兵找不到将领的事就时有发生,这叫‘失军’。在这种情况下刘邦选择带着手下逃亡,虽然狼狈但应该说是相当明智。一‘失’一‘弃’,刘邦的形象就差天共地。军队没有了指挥官,士卒战场上就四下逃窜,这个时候萧何经常就在关中重新整肃士卒,初充前线的缺失。所以刘邦对萧何非常倚重,放心把关中事务交给他管理。说白了,萧何就是刘邦的贤内助,是刘邦放心把自己的后背交给他的男人。

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丞相曰:“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於是何从其计,汉王大说。

汉三年,刘邦与项羽在京县、索城之间,经常派遣使者慰劳萧何。这确实是个反常的现象,刘邦在前线,萧何在后方,本来应该是萧何经常派人到前线劳军才是正理,也难怪会引起鲍生的警觉。看来萧何平时待人不错,所以人缘很好,有人愿意主动为他分忧。说的话也很在理:汉王在前线暴衣露盖,那么辛苦却还派使者来慰劳丞相大人,这是汉王对你有疑心,怕他在前线辛苦,而你在后方造反断他后路。为丞相大人着想,不如把族中子弟能打仗的全派上战场,汉王必然会更加相信你。萧何听了鲍生的谋划,也由此得以刘邦更大的信任,令刘邦很高兴。人与人之间漫漫人生路上的相处,会不会一直都信任有加?中间是不是全然不会出现怀疑猜忌?其实前者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不可能的。后者反倒是人之本性使然。如何在这样的人之本性发作的情况下成就一生战友情份,就很考验双方的智慧了,尤其很考验下属的情商。萧何很显然是一个智者,他没有抱怨汉王为何不信他,而是以实际行动打消了刘邦的疑虑。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馀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馀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刘邦是大老粗出身,大多数时候说话都不怎么温文尔雅,但却能切中要害。一句‘功狗’与‘功人’的比喻,就已经把萧何与其他诸将的距离拉开了。听起来虽然不舒服,但却是事实。而且这只是萧何与其他功臣的区别之一,另外一个区别就是萧氏家族是举族追随刘邦,这在刘邦眼中,就更加重要。西西河正好有一个贴子:《荀彧与荀敱父子的功名与价值取向》http://www.cchere.com/article/3826683里面讲了许多世家大族为了保证家族的延续,而不把鸡蛋放在一个蓝子里的行为。但萧何却不一样,他是把萧氏家族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了一个叫做‘刘邦’的蓝子里,由此连大流氓刘邦也知道他的心意是多么的厚重。这样的人,从古至今也屈指可数啊。

列侯毕已受封,及奏位次,皆曰:“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上已桡功臣,多封萧何,至位次未有以复难之,然心欲何第一。关内侯鄂君进曰:“群臣议皆误。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夫上与楚相距五岁,常失军亡众,逃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之乏绝者数矣。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今虽亡曹参等百数,何缺於汉?汉得之不必待以全。柰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万世之功哉!萧何第一,曹参次之。”高祖曰:“善。”於是乃令萧何,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上一段是指刘邦给萧何的封赏,这一段是评定萧何的功劳,其实也就是定下萧何在汉朝的地位。关内候鄂君的说法确实是相当的诚恳实在:诸将之功为一时之功,而萧何数次在汉军之后送兵运粮,而且保全关中的功劳才是万世之功,而刘邦心中也是想把萧何定为第一的,所以最后还是顶住所有将领的建议,封了萧何第一,得到的待遇是: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意思就是:恩许他带剑穿鞋上殿,上朝时可以不按礼仪小步快走。

萧何评第一很正常,有意思的是将领们心目中的第一虽然不是萧何,但却也不是后世人心心念念的淮阴侯韩信,而是平阳侯曹参。这里面至少透露出两个信息:一,韩信确实不是功最多的那个人。二、可能他功最多,但他很明显与其他将领的关系处的不好,以致于众将领都不为他说话。淮阴侯之所以受到后世特别的关注,还是在于他的死亡符合文人心目中的‘功高盖主’‘兔死狗烹’的悲情形象。曹参后来在萧何去世后成为丞相,可能令很多人误以为他是个文人,但原来是一个功劳最多的武将呢。萧何与曹参的关系其实并不好,但萧何临死前推荐他继位相国之位,而曹参在接了萧何的相国之位后,推行的一直是萧何的政策,所以后世有一句成语叫:萧规曹随。后世很多人因此颇有些嘲笑曹参,以为他没有行政能力。但个人觉得这样的曹参真的很好啊。中国自古以来活络的人太多,总是自以为只有自己是最好的,其他人都不好,总是想着自己上台之后就把前任的东西推翻,以致中国的政治几乎是常规性的出现‘一朝天子一朝臣’‘朝三暮四’的折腾,中国人无论是穷是富都总感觉活得累,就是因为太爱折腾的人多,自以为才干比前任强的人多。当然,凡事都不能走极端,若人人如曹参,时时如曹参,国家也会出问题的,所以从政者如何拿捏需要改变的时间点就很重要了。但不管怎么说,曹参是不应该被嘲笑的,他在正确的时间点做了正确的事。

上曰:“吾闻进贤受上赏。萧何功虽高,得鄂君乃益明。”於是因鄂君故所食关内侯邑封为安平侯。是日,悉封何父子兄弟十馀人,皆有食邑。乃益封何二千户,以帝尝繇咸阳时何送我独赢钱二也。

在写《骠骑列传》的时侯俺就曾经感叹过,一个人能得到荣华富贵,有的时候真的不需要做很多事,只需要做对一件事就好了。这个关内侯鄂君又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因为替萧何说好话而得到安平侯的封赏。在秦汉时期,关内侯与其他列侯不是一回事,关内侯更像是一个列侯当中的侯补爵位,而封为安平侯,才算是真正进入列侯的行列。萧何父子兄弟十几人都获得了食邑,萧何更是二千户。

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语在淮阴事中。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於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於外而君守於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於中,疑君心矣。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原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汉十一年,陈豨反,刘邦亲自带兵平叛,没有多久,淮阴侯韩信在关中谋反,吕后用了萧何的计策,将淮阴侯韩信诛杀。吕后因为诛杀了韩信,在后世一直背着诛功臣的‘恶’名。其实这‘恶’名应该由萧何来跟她分担的呢。淮阴侯韩信被诛,时人可有慨叹其不幸?有萧何在,怕是不会有人认为淮阴侯死得无辜,不该死。那么后世之人,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怜惜起韩信的呢?刘邦听说韩信被诛,派使臣拜萧何为相国,并且加封五千户,还给了他建立了专门的卫队:五百名士卒、一名都尉做相国的卫队。所有人都来庆贺萧何得到的专宠,只有一个秦东陵侯,到汉立时靠种瓜才能活下来的人召平明白这后面潜藏的凶险,劝萧何放弃受封,并且把家里所有的财产送到前线充当军资,这样的话刘邦就不会怀疑他了。萧何听从了召平的话,由此刘邦也大喜。刘邦这个人在《高祖本纪》中相当伟光正,但在其他人的传记中,他的各种让人不舒服甚至厌恶的性情就显露出来。在这里他猜忌心重;在《项羽本纪》中他无情冷酷,数次把儿子刘盈,女儿鲁元推下车去,意图自己逃命。如果当时在车上的不是刘盈,而是刘如意,不知道他还会不会推下去呢?在《淮阴侯列传》当中,他借刀杀人;他得志便猖狂,意图废掉糟糠之妻,把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送到一个没有眼力,只知道吹枕头风的妇人手中。后世之人那么厌恶他,也是有原因的啊。

汉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相国为上在军,乃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军,如陈豨时。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然君初入关中,得百姓心,十馀年矣,皆附君,常复孳孳得民和。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汙?上心乃安。”於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说。

汉十二年秋,黥布又造反,连着三个侯王造反,刘邦继续亲征,可能也有些心力交瘁吧。这一段写得相当有意思,刘邦对萧何的猜忌实在很让他的形象失分,让人对刘邦不可避免的产生厌恶。但是连续三王反叛,也确实令他心惊胆战,对臣子的不信任感与日俱增。不过萧何还是非常忠心的,而且很懂得随着时移势易做出相应的自保之策。功臣接二连三的背叛,令到刘邦疑性大增,所以总是派使臣来看萧何到底在做什么。而萧何当时依然在做着从前召平劝他做的事情。但是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时势面前,就不一定有同样的功效了,但他还不自知。不过他这个人真是个有人缘的人,马上又有人来对他说现在你还这么做是不可行的啊。你现在的威望太高,但是你再高难道还能当皇帝吗?还不如做些不好的事情,败坏自己的名声,让刘邦看到你也有很不好的一面,他就不会再猜忌你啦。结果这样的行为,果然又让刘邦非常开心。哎,这君臣二人,也不知是真的互相猜忌,还是在玩游戏。总之,萧何是安全的渡过了一生。

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贱彊买民田宅数千万。上至,相国谒。上笑曰:“夫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相国,曰:“君自谢民。”相国因为民请曰:“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原令民得入田,毋收为禽兽食。”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乃为请吾苑!”乃下相国廷尉,械系之。数日,王卫尉侍,前问曰:“相国何大罪,陛下系之暴也?”上曰:“吾闻李斯相秦皇帝,有善归主,有恶自与。今相国多受贾竖金而为民请吾苑,以自媚於民,故系治之。”王卫尉曰:“夫职事苟有便於民而请之,真宰相事,陛下柰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且陛下距楚数岁,陈豨、黥布反,陛下自将而往,当是时,相国守关中,摇足则关以西非陛下有也。相国不以此时为利,今乃利贾人之金乎?且秦以不闻其过亡天下,李斯之分过,又何足法哉。陛下何疑宰相之浅也。”高帝不怿。是日,使使持节赦出相国。相国年老,素恭谨,入,徒跣谢。高帝曰:“相国休矣!相国为民请苑,吾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也。”

这段话里面,最重要的信息反而是这一句:且秦以不闻其过亡天下,李斯之分过,又何足法哉。意思是始皇帝听不到自己的过错,从而失去了天下。因为不知道自己的过错就不会修正错误的政策,以致使错误的政策持续使用,造成民怨。所以王卫尉还因此批评李斯替始皇帝分担过错的行为是不对的,是不值得效仿的。下属分担上司的过错是不对的,而上司包揽下属的过错也是不对的,尤其是在重要的岗位上,会导致出现原则性的分歧和错误。刘邦听了这样的话之后很不高兴,从这里看出他原来就是真的想拘押萧何的,但他这个人呢,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知错能改。所以他听了王卫尉的话之后呢,就释放了萧何。他俩的对话也很有意思,萧何很谨慎的赤脚来谢罪,而刘邦呢则一副知道你是什么心肠的样子,直接说萧何你就算了吧之类的话,很有一点老交情,不拘小节,心领神会的场景。

何素不与曹参相能,及何病,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後,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萧何与曹参素来不太和睦,但在他病重的时候,惠帝亲自来探视他,问他后事,他没有阻拦曹参的上位。萧何到老的时候,已经活成人精了。惠帝问他谁可代君,他不直答,而是说什么‘知臣莫如主’这样玄虚的话,在惠帝问他曹参如何的时候,他就顺水推舟了。

何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曰:“後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萧何的处世之道很精明,置田宅必定要在不好的地方,不跟人家抢肥田。他的家周围也没有什么围墙,不会像某些人起了房子,还要大圈特圈一块地来做什么花园啊,湖泊之类的东东。他的说法是我的子孙若是贤能,就会像我一样俭朴,如果不贤,那么再大的家业也会被夺去。

孝惠二年,相国何卒,谥为文终侯。

萧何死于惠帝二年,终其一生,都是刘邦忠实的战友。但是如果再仔细一点看的话,他这一生,还是吕后忠实的战友。其实张良也是如此。吕后诛韩信,是萧何出的主意;吕后护惠帝,是张良出的主意。表面上看张良之所以出主意,是吕后的大哥吕泽相逼,但同样的主意,刘邦肯定也问过张良,那为什么最后张良会选择帮吕泽而不是刘邦呢?按道理说帮皇帝是最顺手的,而张良却选择不帮,最起码说明那个所谓的戚夫人真的不得人心。戚夫人到底有多受宠?至少从表面证供看来,她跟在刘邦身边这么多年,还是只有一个孩子,吕后常年不在刘邦身边,还有两个孩子呢。可见刘邦带着她,不过可能就是她做使唤丫头比吕后更合适。家里红旗不能倒,刘邦还是深知男人三味的。刘邦的真爱,纵然不是吕后但也不会是戚夫人,反正不会是女人,而是青梅竹马的燕王卢绾。所以,其实刘邦到底有多想让刘如意继位,真不好说。

後嗣以罪失侯者四世,绝,天子辄复求何後,封续酂侯,功臣莫得比焉。

萧何的后代中以罪失侯,但汉朝廷还是寻找到他的后代,续封侯位,大汉的开国功臣当中,没有比萧家更荣耀的啊。

太史公曰:萧相国何於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及汉兴,依日月之末光,何谨守管籥,因民之疾法,顺流与之更始。淮阴、黥布等皆以诛灭,而何之勋烂焉。位冠群臣,声施後世,与闳夭、散宜生等争烈矣。

太史公的评论俺就不评论了,萧何的地位,汉之第一,应该是差不多的。刘邦与萧何算是君臣善始终,萧何与吕后也是臣主善始终。而刘邦与吕后之间,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关系呢?其实从燕王卢绾口中的一席话已经道出真意:“非刘氏而王,独我与长沙耳。往年春,汉族淮阴,夏,诛彭越,皆吕后计。今上病,属任吕后。吕后妇人,专欲以事诛异姓王者及大功臣。” 《韩信卢绾列传》

如果从表面证供来分析这段话,卢绾说刘邦所以诛韩信,彭越,都是因为吕后的计策,把刘邦说得好像一个老婆奴一样。其后,刘邦病了,他没把朝中大事交给萧何,张良来辅政,而是交给吕后,由吕后来做他想做但不敢做的事情:诛异姓王及大功臣。可见在现实中,刘邦跟吕后,你说利用也好,信任也罢,都不再有戚夫人什么事了。刘邦一辈子都冲锋在前,汉朝建立后,三王反叛也都是他亲自带兵平叛,这样一个开国皇帝做得也真够合格的。

臣贤妻能,自己身先士卒,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就这样从历史的天空中升起来了。最后说句题外话,陈道明在《楚汉传奇》中演的刘邦太虚浮了,看着是陈邦不是刘邦。个人意见,勿掐。

通宝推:石狼,迷途笨狼,西瓜子,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