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理工科爱情观 (1) -- leafwind

共:💬19 🌺4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理工科爱情观 (4)

说到婚姻,一般建立婚姻时的经典誓词大概都是“无论对方贫穷、富贵,健康、疾病,你都愿意一直陪在她身边,不离不弃,直到生命的尽头”,又或是“无论是顺境或是逆境、富裕或贫穷、健康或疾病、快乐或忧愁,你将永远爱着、珍惜、忠实于你的伴侣,直到永远”之类的。听起来很让人渴望,因为它会让人不再孤独。

但现实中情况却又不是这样,激情过后与欲望满足后的空虚,因双方长时间生活在的精神与生活上的趋同而产生的疲劳,各种欺骗背叛与婚外情导致的伤害,使得婚姻又是让人恐惧的,因为它或许会让人更加的孤独。那歌里怎么唱的来着,不喜欢孤独,却又害怕两个人相处,这分明是一种痛苦。

孤独是一种让人害怕的情绪,它会给人带来很深的痛苦和折磨,这使得我们人生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寻找真正能懂得与欣赏自已的那个可以帮自已赶走内心深处孤独的人,不,那个神。这个神能让人真正的快乐,让你自我的每一点独特的价值都被人理解赏识,关键是他能让你摆脱折磨不再孤独。可惜这个世界上没有神,你终究是孤独的,人性的本质就是孤独,这与婚姻无关。

那么这种孤独感又是怎么来的呢?我想这无非跟人的自我意识有关,人从有自我意识形始就与孤独相伴,没有自我意识前应该是没有孤独这个概念的。虽然人很小的时候就有自我意识了,但人小时候的自我意识比较淡薄还停留在比较简单的物理层面,对孤独的体会也是在物理空间上多一些,一般表现为离不开人害怕独处。这种孤独感还比较浅,只是一种短时间的寂寞情绪,一旦得到父母亲人的回应就会马上消失。

既然孤独应该来源于自我意识的产生,那自我意识越强,人格越独立肯定会越孤独。而自我的成长与人格的成熟这些都是以人格独立为先决条件的,所谓曲高和寡,随着人格越来越独立与成熟,人会越来越理性,结果就像我们常常见到那样,人性深处的那种孤独感也随之越来越强烈,这应该就是人们所说的那种人生的孤独。而这种孤独感是持续性的,精神上的,也被叫做人群中的寂寞。

这种孤独感带来的恐惧情绪相当可怕,无时无刻伴随着我们让人心灵深处无法平静。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从众心理,恋爱中追求的从里到外的一致性如喜怒哀乐的心态共鸣或情侣装什么的,都或多或少有这个因素的影响。

宗教对这种孤独的处理一般是用来生转世之类的寄托把自我跟一个更大的趋于完美的虚无世界或天堂绑在一起从而达到淡化自我的孤独感并减轻恐惧的效果。又或先用原罪先否定自我然后再把自已完全交给主之类的概念来切离人性深处的自我意识,也能达到完全消除孤独带来的无时无刻的恐惧以取得心灵的平静。

总的来说,宗教对这个问题的处理方法类似于断根,客观效果比较好,但有点过于消极,副作用也大,人一旦切割这种自我意识或消弱对自我的控制权的话,一个必然结果就是较易被他人或宗教组织所控制。难怪会有人视宗教为世界上最暴利的行业,又或视其为麻药。我个人也不太喜欢,不到迫不得已要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时候不会作这种选择。

这听起来很让人绝望,作为一个个体,我们最终都是孤独的,挥之不去的孤独感一直伴随着我们。现代科技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并有更多的时间在精神上关注自我,自然界对人自由的限制也大大减小,人的自由感独立感总体上是越来越强了。而现代人面临的一大困境就是: 如何在成为独立自主的个人的同时,与他人联系在一起,否则,人将无法摆脱自身的孤独感。

幸好我们不是一个人生活,爱情与婚姻应该是我们与他人最亲密的关系跟灵魂最深处的交流,虽然不能完全消除这种孤独,但能在人生的旅程里最大程度减轻其带来的痛苦。正如前向读到的,At the end, everybody is alone, but we don't live alone, from womb to tomb, for each crime and every kindness, we birth our future. 生命本来就应该是一个积极的充满希望的过程。

我们被带到这个世界上并非自已所愿,谁也不属于谁,谁也不能绝对拥有谁,而我们的内心却因此充满对被爱被理解被认同的渴望。如果没有爱情的话,孤独地面对这个世界需要太多的勇气,可当我们交流不畅饱受孤独之苦忍无可忍之时,却经常轻易地把将这个责任完全归咎于对方或婚姻。那话怎么说的来着,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婚姻总是我们的替罪羊。于是,在大家在爱情的名义下满怀着幸福的憧憬看完风水自掘坟墓以后,又以爱情的名义不停地为自已盗墓与迁坟。如果说爱情是关于成长的话,婚姻就是关于相处的,两个孤独之人的相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