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盯着《阿甘正传》、想着《甜蜜蜜》,结果还是《还珠格格》 -- 马前卒

共:💬35 🌺18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盯着《阿甘正传》、想着《甜蜜蜜》,结果还是《还珠格格》

盯着《阿甘正传》、想着《甜蜜蜜》,结果还是《还珠格格》

——《致青春》观后感

上个月去看了《致青春》。票是朋友送的,没出钱,所以我要求不高,本来想当个任务看完就算。不打算攻击影视界的平均水准。没想到电影的情景设定是90年代的南方大学,还把怀旧的旗号打出来当卖点。作为90年代在上海读书的资深少年,我发现每分钟都得抑制一次吐槽冲动。各位的同学搞聚会的时候,如果有个高三下学期才来的转学生大讲学校掌故,端着杯子给当官的同学灌酒套近乎,对别人视若不见,你不是不是特别想抽他?对,就是这个感觉。

影片一开始,看到发现主角配角一起去读土木工程系,我就想,多半会有修桥铺路的观众出来说句话,捍卫一下专业荣誉。毕竟电影拍的是20世纪90年代,不是19世纪90年代,当年上学的人还活着,还视力正常,还能看电影呢。不料,等了一个月,电影都下线了也没见到这样的文章,看来当年的同学、学长都比较本份,守着技术饭碗不掺和文艺圈的事情。我虽然也学了三大力学混凝土结构,但去年已经反出师门,码字为生,有义务替师兄师弟来说两句。

先提一个问题,谁能告诉我,《致青春》这个土木工程系入学是哪一年?1992?1995?1998?反正我是没看出来。反正从军训被忽视这一点来看,肯定不是1989之后的几年。那时候就算有幸不用一整年时间军训,起码也得到军营里走一遭。在操场上走几星期队列就拉倒,那是后来的事情。

入学不久,美女轮流去骚扰宿管,男宿管(暂且忽略女宿舍的男宿管问题)在看《新白娘子传奇》,这戏是93年热播的。如果把这视为一个年代标志,他们应该是93年入学,97年毕业,和几年后郑薇高歌一曲《红日》能对上。不过,再看其他硬件,问题就很多了。大一的时候,黎晓娟推门而入,手里赫然一个方盒伊利牛奶。我知道这是植入广告,但这玩意93年实在是没有啊,就算不是伊利的也难找,赵导演收了钱办事也得顾及一点观众感受不是。然而这还是小问题。

从住宿条件来看,4人一间、配吊扇的本科女生宿舍未免太奢侈了——并不是因为房间小所以只能住四个人,而是刻意在6人间的地方安排了4人住,在储物柜之外另外有两张床的空间可以放东西。男生那边也一样是4人间,而且每个人还有自己的桌子,做书桌还是放电视随意,说明这不是偶然现象。再加上每个楼层都有的电话,这显然是年代错误,把90年代末甚至21世纪初重点大学才开始普及的住宿水平提前了五六年。看来《新白娘子传奇》需要解释为重播,郑薇是97、98年入学。这倒是与伊利盒装奶、宿管的彩色电视机比较搭调。

不过,再看其他的生活细节,貌似又得把时间推回到93年左右,从头到尾,宿舍里没有出现一台电脑,娱乐要靠影碟机和小霸王游戏机。电路上没有空气开关,食堂里没有塑料托盘,教室里有Bp机,毕业后稍求上进的同学,几年普遍就混到了中层。这都是90年代中早期大学生的经历——要是不早点毕业,他们恐怕赶不上去看2003年的演唱会。

还有些东西是不经意的奢侈品。比如平平整整可以随便搞活动的草皮,大块瓷地砖(而不是水泥地面),这些东西在90年代中期未必没有。只是普通学生几乎不可能用到。这样一看,电影又有了21世纪初的意思——尤其是考虑到服饰风格更是如此。

作为一部21世纪第二个10年的典型商业电影,我知道制片方开拍之前也免不了去拜会大牌服装公司,搞软广告。但服装毕竟不是伊利牛奶这种容易被人忽视的小道具,是影响电影整体风格的决定性符号,为了广告就把21世纪,把2013年的服装风格搬到差不多20年前,不是太奇怪了吗?要知道,服装这东西可不仅仅是个人爱好或者个人创意问题,重化工、纺织、印染等工业水平决定了面料的质感、弹性、色调,有钱也很难超越时代。服装剪裁风格和社会文化更是密切相关。作为一个对服装完全没有感觉的糙汉子,让某个角色的某套衣服超越一下时代我还可以接受,但是赵导演让大部分男生和几乎所有女生都换上21世纪的服饰,是真以为90年代的大学生都老糊涂了吗?

说了这么久,差点忘了最重要的事情——他们到底是什么专业的?真的是我土木工程的同门?

毫无疑问,赵导还是做了点功课的,陈孝正严肃地给郑薇讲配筋率,宿舍墙上贴的笔记看不太清,但里面的确有个弯矩图,貌似还有结构矩阵。不过,为啥陈孝正要做建筑模型,毕业后又去当了著名建筑师?这里我不得不做个基本科普,土木工程的确要包含工民建专业方向,不过建筑学专业和土木工程不仅不是一个专业,甚至还要被分别扔到建筑城规学院和土木工程学院。如果你嫌百度百科麻烦,我可以用至简主义的一句话来告诉你:土木工程操心是房子(路、桥、隧道)结实不结实,省钱不省钱;建筑学琢磨的是房子舒服不舒服,漂亮不漂亮。

从陈孝正上学的时候整天操心配筋弯矩来看,他应该是我这种土木工程的爷们:一周有40个课时还不包括选修课,实习要带着安全帽穿着防刺鞋垫去坐卷扬机,暑假要去山上搞测量把自己先晒成黑人再晒爆皮,毕业了要考注册结构工程师,断然没有美女同学也没有泡妞的时间。

这样的生活显然不符合赵导演的要求。于是在生活方式上,他们集体改成了建筑学专业,就是那种上学时端着画板,一周六七个课时,没事做做模型,实习是和美女一起去风景区,和土木工程存在生殖隔离的灵长类种群。不过,建筑学要读5年,陈孝正毕业后先留学再结婚拿绿卡再离婚再回国混成建筑大师上央视,本来时间就不太够。这一下子又少了一年时间。不管陈孝正当初读的是土木工程还是建筑学,可以肯定的是,陈孝正老兄到影片结束的时候,也就是勉强有资格参加中国法定的注册建筑师考试,肯定还没拿到注册建筑师资格——就这也配叫“知名”建筑师?

好吧,我估计赵导根本没排过故事年表。

其实最大的问题在于,90年代中前期根本没有土木工程专业。1996年起,教育部才把工民建、桥梁、地下、岩土、水工等七八个专业合并为土木工程专业,即“大土木”。土木工程专业的课时多,女生少,和这次合并有密切关系。换句话说,各大学最早也是97年开始才会招土木工程的新生,大部分学校要到98、99甚至21世纪才改过来。97年入学的话,阮莞同学要到01年才能毕业,毕业2年就要完成分手——结婚——去看2003年的演唱会——车祸,这一系列流程走的未免太快了一点。

看到这里,相信已经有不少网友反过来开始吐槽我了——就一个电影,至于这么吹毛求疵扣细节吗?犯得上和自己过不去吗?细节错了又如何?何苦和虚拟的情节过不去?

这里的终极原因还在赵薇同志自己,在于影片的定位。电影虽然不是纪录片,却也不是《冰与火之歌》这种奇幻世界。发行方热炒的卖点是怀旧和青春,要像修旧首饰那样,把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拿去修形打磨抛光上色再加价卖回来。结果观众拿到手,发现花纹变了不说,连刻的字都变了(金子被换成黄铜的事情再说),咋能不抱怨呢。我没出电影票钱,可有不少70后、80后专程花了几十块钱去找青春。凭啥不能说几句?

何况赵导演自己也放了大话:“……对于‘还原’做得如此严格,因为我觉得以后看它也是个纪念--这个时代一旦过去就永远不会重现,但是它可以在电影里一直存在……”上映前的宣传也说:“……片中女主角郑微喝的青岛啤酒是上世纪90年代的易拉罐装,现已全部停产,剧组特意去香港采购了20听;买不到那个年代的旧物,他们就在南京某个小区门口摆摊回收,电风扇、收音机、自行车等都是这样得来的;许多广告找上门来,也都因为年代不符而被赵薇拒绝,比如一辆1000多万的凯迪拉克,因为它不是2000年初的款型……”。看来伊利奶比凯迪拉克还是要贵重一些。

其实呢,从赵导演的筹备来看,不能不说赵导演还是摸到了正确道路的边——用观众自己的故事去感动他们。这也正是大部分电影的成功之处。《阿甘正传》里祖父的3k党身份、路过的猫王、半夜偶遇的水门事件、在大学门口碰到的黑人同学,偶然买的苹果股票,其实和主线剧情都没什么关系,珍妮最后死于艾滋病还是别的什么癌症,也都不影响阿甘的人生。但这些事件作为背景在电影里一一展现,让所有成年美国观众都回到了几十年前,跟着阿甘重新成长一次。普通励志片(阿甘的原著小说是讽刺美国社会的冷悲剧)因此升级为超级史诗片,一举打败《肖申克的救赎》,尽揽当年奥斯卡大奖。

毛主席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赵导演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却没有认真做到底。卖怀旧,想挖掘观众的记忆,却没把仅仅十几年前的历史场景搭好。十几年来连阿甘的穿帮镜头都被一再翻出来批斗,赵导让我吐槽两句有啥冤枉的?

看来赵导演自己也知道这个硬伤,或者说根本不认为这是硬伤。因为赵导演从头到尾不敢明说故事的年份,也没把从入学到毕业成家立业的时间线排好,如果这不是故意的,我只能猜她认为观众不在乎这个。在赵导演看来,大学生活是一个点,21世纪的当代是一个点。只要在两个点上堆砌一些时代的硬件符号,怀旧的气氛就算搭出来了,时光的流逝之感就算塞给观众了。

其实呢,在90年代到21世纪这个历史巨变的年代,4年时间可相当不短,身边的事物,从电话到电脑,从火车到公交车,从上海南京路到小县城的街道,都有不可忽视的变化。导演要是在这些细节上稍下工夫,很容易地就能把时光的流逝感做出来,让每个25岁以上的观众在看片时都在心里惊呼:“这不是XX年吗?那年我在XX!”这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制造共鸣的办法。

比如在《甜蜜蜜》里,被编进时间线的细节不止是邓丽君的歌声,还有87年股灾中李翘缩水的银行卡,带着大笔现金买Gucci包的大陆游客。配角们不断谈论距香港回归的时间,就连背景里的股票交易所,也随着香港经济的涨落而变化,时而门庭若市,时而空空荡荡。这些细节对观众感情的作用,绝不亚于黎明和张曼玉的表演。

前几天看了个高晓松谈音乐的视频,也谈到了总体的静态结构中,细节变化的力量。

罗大佑特别喜欢写三段歌词,其实就是中国传统赋比兴结构……光阴的故事也是一代人的挽歌吧,当时唱的时候觉得原来光阴这么美好……光阴的故事是中文歌曲里一个突破性的的写法,就是没有赋和比,直接就是“兴”,这是很难的……光阴的故事上来就谈风花雪月,一路兴到尾,你还不觉得烦,用每个人记得的青春代替了前面的“赋”和“比”……光阴的故事还有一个写法,被无数人借鉴……三段副歌完全是一样的, 只改变了2个地方……【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两个人,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流泪的青春】——【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我们,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忆的青春】……他开创了在连续反复中间,只改变一两个字的写法,一下子感觉光阴就这么过去了……我们大批的作者才跟着它写这么有意思的东西。

陈可辛显然想明白了这个道理——观众的回忆如此强大,不利用很可惜,与之作对就太傻了。要是陈可辛和赵导演一样,给《甜蜜蜜》前半段配上一成不变的“80年代”符号,后半段随随便便配个90年代美国场景,这《甜蜜蜜》或许还有票房,但绝不会成为十几年不衰的经典。

和《甜蜜蜜》相比,并没有人规定《致青春》的场景限定在哪个城市、哪个大学。哪怕是纯搭建的场景,只要道具和气氛符合历史事实,问题就不大。时间刚过去十多年,在中国发展这么不平衡的国家搜集一些老道具,考证一下照片已经满天飞的90年代,在背景里留几个包袱让让观众唏嘘,不是什么难事。

可惜赵导演觉得,只要拍出了“青春”,只要成功地造出了唯美的画面,就没人在意细节和背景。甚至可以为了很酷(其实未必)的台词而专门造一个情节一个背景——本来我不知道赵导演为啥一定要把主角配角都安排到土木工程这个吃力不讨好的专业,毕业后还没让任何人从事土木工程行业。结果看到陈孝正和郑薇的台词:“人生是只能建造一次的楼房,必须让他精确无比,不能有一厘米的差池……我不就是你那一厘米的误差吗?”我立刻明白了,赵导演选择专业背景的理由就是这句台词。而不是从专业背景来设计角色的表现。

马志明相声里有个段子“吃饺子剩下了半碟子醋,怕坏了,赶紧上街买五斤河螃蟹,把这点儿醋蘸着给吃了,总算没浪费!”。赵导演的要害是没搞清楚啥是螃蟹啥是醋,不知道是生活酝酿激情,还是激情引导生活。这个套路放到《还珠格格》问题不大,要是用来“纪念一个时代”(赵薇自评),那最好还是等这个时代的人死光了再试试吧。

说了这么多硬件问题。也该说点软件了,毕竟戏剧的本质不是场景,不是特效,而是人与人表演一段故事。话剧演得好,空荡荡的舞台几个演员也能展现悲欢离合、世事沧桑。那么,把《致青春》的全部背景,所有可能惹麻烦的道具都撤掉,就当一部话剧专心讲故事,是不是就没问题了?

错了,核心问题这才刚刚暴露出来。

电影也好,话剧也好,最关键的要素都是人。90年代读大学的观众出来说说,《致青春》里主角也好,配角也罢,有几个算几个,哪个像你的同学?我数来数去,也就是接新生那个胖子,能坐在我的同学群里不扎眼,不惹揍,能平平安安读完大学。别的角色,要么太张扬天天挨打,要么自己把自己折腾到劝退。能自己租房住,把大学读完都算他们运气。

90年代的典型大学新生什么样?他们大多来自一个普通的县城(小镇)中学,在熟人的包围中生活了十几年,很少去离家一天以上路程的地方。就算是生在大城市,以往的生活也基本局限在十几条街道圈起的空间。忽而一日,录取通知书来了,他(她)拖着比自己还重的行李,穿着一身耐磨吸汗,能适应南北气候的衣服,前往那个只在地图上见过的城市,多少有点胆怯地走进高大的校门,小心翼翼地把行李放到宿舍里,然后飞奔出去找公用电话、找邮局给家里报个平安。等到所有人都到齐了,最早到的一批人才开始互相递烟,互相问一下家乡,讨论一下高考分数,一起约着去逛逛校园,研究地图去看看附近的风景名胜。像致青春里这么张扬的新生——包括接新生的留级生,倒不能说没有,我同班就有一个。不过很遗憾这老兄的大学生活实在太欢乐,没等到大二换校区,他就带着回老家复读了——随身带着两个学期修得的9个学分(体育课和班会课占了一半以上)。

等到适应了大学生活,平时都该干点啥?当然是赶学分啊。工科学生尤其如此,甭管是上课混脸熟,考前熬夜,还是跪求老师画重点,乃至提前到考场往桌子上抄公式。还要记得在睡懒觉之余爬起来运动运动,穿着十几块二十块的球鞋和高中的运动裤去球场上跑跑,最不济也得到实验室里打打下手,否则怎么可能有精神用半个月去学一个学期的内容。这才是大学生活的主线。在主线之外的时间,大学生比别人能折腾不奇怪,奇怪的是为啥有人的大学生活只有折腾。从这个角度说,陈孝正这个台湾演员倒是里面相对正常的一个角色。赵导演安排他引发众怒,被全宿舍殴打。实际上,合乎理性也合乎历史的安排是一群低调程度堪比陈孝正的兄弟被激怒,把其他有个性的角色堵在宿舍里痛打。难道赵薇同学读书的时候,规则和我读书的时候相反?那至少拜托赵导演找人问问正经的大学是啥样啊。

总而言之,从入学到毕业,我们看到的不是平凡的大学生活中插入偶尔的波澜,而是狂欢节的气氛从头到尾。桂林漓江上“印象刘三姐”的演出每天8点按时开始,但从没人会认为那是“正常”的漓江生活。

当然,电影不是豆腐帐,盯着上自习、熬夜翻笔记的生活拍2小时那连纪录片都算不上。但既然电影要拍我们的青春,就应该知道青春的底色,先拍好大学生活的典型一天,然后才能在这个基础上五彩缤纷,哪怕涂抹的随性一点也无所谓。若是连底色都弄错,再唯美的画面,那和怀旧有什么关系?

打个比方,我大学时每个月生活费200块,经常晚上熄灯后吃榨菜喝开水解饿,最美好的回忆之一就是到赤峰路上的红辣椒饭店吃大盘鸡,啃光鸡块再下面条,把汤沾的一滴不剩。如果我发财了请赵导演拍怀旧片,以赵导演的风格,一定是每顿饭都有大盘鸡当主菜,有密云路的山东羊肉汤回锅肉佐餐,青岛啤酒敞开喝。然后说,看吧,这就是流着肉汁与啤酒的青春,赶快掏钱买票来献祭吧。可惜啊,天底下最好的调味品,就是饥饿。赵导演就算没挨过饿,总该听说过“饥饿营销”吧。

实际上《致青春》走的是倾销之路。从头到尾都是感情戏,舍不得给平凡的日子留一点点空间。结果,虽然感情段子一个接着一个,还有短裙、美腿、尖叫和扭打作为调味品,我却无论如何看不出“刻骨铭心”的感觉来。郑薇是怎么爱上陈孝正的?陈孝正又为啥转身就看上了郑薇?我看不出来。许开阳喜欢郑薇?电影给我的感觉是许开阳准备了10套礼品,广种薄收。一旦郑薇不接受就会到下一个女生那里碰运气。没有日常生活支撑的爱情,不管是不是小燕子拍的,都是地摊货。

要说感动的片段,倒也不是没有。陈孝正和那个穿长裙的院长女儿(我记不得名字,但人挺漂亮)默默地坐在教室里看书,不时对视一眼;黎晓娟在大雪纷飞的操场追上当民工的前男友: “俺总得请你吃顿饭吧”,这两个段子虽然简单,虽然也烂俗,但至少让人觉得是正常人说的话,是正常人做的事。爱恨情仇平淡也好,惊悚也罢,只要是生活积累出来的,就能动人。

话说,符合赵导演要求的社会场景也不是没有。富二代如果父母骄纵,自己也不求接班,只求随心所欲、游戏人间。的确可以每天一见钟情,每周刻骨铭心,每个月都找人感叹一下人生无常,表演一下以死殉情。要是这个富二代的生活环境不是观众熟知的现代,可以任凭导演编排,那就更好了。比如说几百年前的大清国,有一群血统高贵、却不求立储夺位的贵族少年,上有皇室财富保证生活,下有蒙藏王子可供交游,再怎么折腾也有皇上兜底……赵薇果然不愧还珠格格剧组的头牌。

其实我看《致青春》的时候就觉得还珠格格的插曲很适合郑薇小姐:“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对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轰轰烈烈把握青春年华”。只要重新配个文艺点的曲子,没有比这更贴切的主题歌了。

当然,赵导演毕竟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出来的,还不至于赤裸裸地给90年代的大学生安排一个公主嫁王子的大团圆结局,也知道如此“激情”的青春需要对比才能体现珍贵。所以赵薇在描画青春美好的同时,拼命地渲染现实残酷。这个思路总的来说没错,学生时代再穷,再枯燥,比起毕业后也要自由的多。但是,赵导演连大学生活的真实场景都布置不好,展示复杂的社会,这个任务对她来说太勉为其难。

电影里,首先撞到现实钢板的是退学的朱小北。一贯直爽的朱小北因为在超市打架而退学。不过,任何在90年代大学犯过事的学生都知道,当时的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是很宽厚的,毕竟那是一个大学生数量不到现在的十分之一,头顶还有光环的年代。不要说朱小北这次打架明显占理,不要说她是个女生,就是男生纯粹的酒后斗殴,只要不到刑事犯罪的级别,十件有九件半学校都会帮你压下来。朱小北被开除,这就纯粹是为了残酷而残酷,是赵导演“为赋新词强说愁”。

接下来的情节也是一样的问题。这群土木工程的学生毕业后没一个带安全帽,这一点我暂且不说。仅从财富地位来说,同学们混的好的那就是高管富婆,混的差的就得墓地卖文吃饭,好像非此不能体现社会的残酷,不能体现物质对精神的侵袭一样。这充分说明了导演和编剧不知道什么是生活。

生活里什么最消磨梦想?是亿万家财?还是家无隔夜粮?在当今的社会,这两者都是小概率事件。就算发生了,反而容易激发孤注一掷的勇气或是率性而为的狂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在社会的中层,每天早上被闹钟吵醒上班,下雨的时候犹豫是不是打车,买房子的时候斟酌学区和价格,在单位里攒工龄、争科级待遇,这才是90年代大学生最常见的未来,是青春与梦想最大的敌人。

赵薇如果希望观众共鸣,并不需要把黎晓娟安排去当富豪的生儿子机器,把张开赶到墓地混饭,更没必要破格提拔林静,毕业几年就当上副检察长。在同学聚会之前的情节之前,我希望看到开始脱发、发胖的男人路过喧嚣的校园,用化妆品抹不平皱纹的中年女性翻出大学时的发带,叹一口气开始挑选聚会的外套。赵导演或许是在50岁之前都自称女生的演艺圈混久了,理解不了我这种观众的清淡口味,只能用大起大落的浓烈调味料来描绘青春将逝的落差。

总而言之,《致青春》(限于电影,没看过原著,恕不评价)描绘的不是我的青春,也不是那一代大学生的青春。赵薇如果只是想拍一个普通的言情片,那这片子还在当今国产片的平均水平以上。如果赵薇想像《甜蜜蜜》、《平凡的世界》那样,用普通人的故事来做一部史诗片。那她显然一败涂地。在电影院里,在网上,对这个作品给出好评的人,大部分还在提出另一个问题:“拍的是哪年?”。希望这些90后的弟弟妹妹不要误以为这是上一代大学生的青春,更不要按照这个模板去过自己的青春。

后记:

公平地说,《致青春》的问题也不是赵薇自己的问题,而是整个文艺界的问题。中国几十年来发展的太快,变的太快。文艺界完全跟不上社会的变化,所以完全没法落实艺术作品最简单的定义: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当然,观众是跟着时代前进的普通人,看在票房的份上,说文艺界没有落实这个定义的意图也不对。只是他们耐不住深入生活的寂寞和辛苦,“源于生活”这半句只能靠臆测来落实。“高于生活”虽然积极去做了,却因为前半句没做好,根本不知道哪个方向是“高”。所以还是拍脑袋去设计,作出南辕北辙却自我感觉良好的怪胎。要想拍出超越时代、超越国界的经典,以《致青春》为代表的文艺界还远远不够格。

好在电脑技术越来越进步,普通人讲故事、制作艺术作品的门槛越来越低。张广天10年前就谈过录音设备、广播设备淘汰了宫廷音乐家,把音乐创造的权力推向平民的历史。http://ent.sina.com.cn/h/27887.html 要是文艺圈一直这么不长进,也不是坏事。让拥有新技术的人民组织起来,跳过文艺圈讲自己的故事,我很期待这一天。最起码怀旧的艺术,自己做给自己看最好。

通宝推:wczjm,presario2200,突突,花大熊,水剪双眸,长少年,新楼,太极,低谷,一介书生,上善若水,物格修齐,水随天去秋无际,里海虎,西行的风,游牧天下,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