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参观中世纪博物馆,居然有水龙头 -- 莫无非
关于为什么古代的农业要有专人负责引导和教诲:
古时候是没有日历的,而播种和农作是严格依照历法进行的活动。因此,在国外,祭司,在中国,农官就可能是这类引导者。通过自己对历法的了解来告诉农民什么时候要耕地什么时候要播种了。周的祖先就担任过这类农官,如后稷。他的职责就是令百姓在合适的时候进行耕作。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qrWqlSGrJ_pil9EdYfzoRDLi2YV1TsCBWxG2w1urOrmXxfj6OwjmwKGAi20gMFAS
而在施肥技术不发达的时代,土地肥力的耗费殆尽,常常引起人口的迁徙,要迁徙到新的土地上去耕作,以获得足够的粮食,同时给予土地休养生息。这是商代之所以要迁都的一个重要理论。
不过我百度了一下,还有个重要的说法:政治斗争论:
http://www.lishi5.com/view/2008/6607.shtml
“游牧”、“游农”说试图从社会生产方面去寻求商都屡迁的原因。“游牧”说认为,商人在盘庚迁殷之前还是迁徙无定的游牧民族,到盘庚时才有初步的农业,由游牧经济转入农业经济,因此有了定居倾向。但商代卜辞和考古资料证明,早在商代前期,农业己是最主要的生产部门,所以,此说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
“游农”说认为,商代的农业是原始的。其原始性表现为生产工具的笨拙和耕作方法的原始。商人采用“火耕”的方法,即“焚田”,来代替笨拙的生产工具开辟原野,把林莽烧平后,在灰土上播种。他们既不知道灌溉,也不懂得施肥,一旦土地的自然力耗尽,便需改换耕地,不得不经常迁徙。“游农”经济是商人都城屡迁的原因所在。但考古资料证明,郑州和小屯两地商代文化中出土的石镰和石斧都很近似。这两地正好一个代表商代前期,一个代表商代晚期。商代农业生产已使用少量青铜器。目前出土的几件青铜农具,商代前后期的数量也大体相当。这说明商代前后期农业生产工具并未发生重大变化,同样是“笨拙”的。至于耕作方法,胡厚宣先生在《殷代焚田说》中指出“焚田”
是殷人狩猎的一种方法,根本与农业无关,至于说商人“不懂得施肥”,则与史实不符。《汜胜之书》说:“汤有旱灾,伊尹作区田,教民粪种,负水浇稼。”甲骨文“尿”字即粪便之“屎”字。卜辞中有大量“尿田”的记载,商代初期已知“粪种”,当是可能的。“游农”说的论据经不住推敲。另外,它跟“水灾”说一样,无法解释中丁之前和盘庚之后,商都稳定的史实。所以,“游农”说也难以令人置信。“去奢行俭”说和“王位纷争”说试图从社会政治方面去寻求商都屡迁的原因。“去奢行俭”说认为“抑制奢侈,倡导俭朴,借以缓和阶级矛盾,是商都屡迁的原因。此说多少有点合理成分。因为《尚书》中《盘庚》三篇是保存下来的商王盘庚迁殷时对臣民的三次演讲词,将迁之时,他曾指责贵族中有贪求财富的乱政官吏;既迁之后,他又告诫官吏:不要积聚财物,光为自己孜孜不倦地增殖产业,应该施惠于民,要永远洁净你们那颗和国王一样的心。但是,奢侈是剥削阶级的“痼疾”和“通病”。不仅迁殷之时存在,迁殷之后照样存在。为什么此时奢侈可以促使迁都,而彼时却不能呢?“去奢行俭”说虽然看到商都屡迁的某些现象,却未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所以,它对商都屡迁原因的解释缺乏说服力。“王位纷争”说,根据《史记·殷本纪》:“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的记载,注意到从中丁至阳甲正好九王,先秦典籍中“几世”即指“几王”,这“九世之乱”与商都屡迁,在时间上如此若合符契,决非偶然巧合,它应是促使商都屡迁的客观原因。这个推断,可以在《尚书·盘庚》中篇里找到证据。盘庚追述先王迁都原因时说:“殷降大虐,先王不怀厥攸作,视民利用迁。”《孔疏》认为“大虐”的具体含义是:“上云‘不能相匡以生,罔知天之断命’,即是天降灾也”。很明显,“大虐”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就是指以王位纷争为中心的“九世之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政治上的动乱和纷争,给人民带来无穷灾祸,先王并不怀恋他们手造的基业,为人民的利益来迁徙。那么,王位纷争所引起的社会动乱,为什么必须用迁都的办法来解决呢?因为“九世之乱”的直接后果是商王权威削弱和贵族势力膨胀。贵族势力膨胀,表现在经济上,是聚敛财富;表现在政治上,是弑君篡位。斗争的双方,为了赢得胜利,必须借助天时、地利与人和。天时,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且是彼此共享的。人和,要靠主观努力去争取。惟独地
利,谁占有它,就属于谁。很明显,既然贵族的势力能够膨胀起来,并足以威胁王权,那么,贵族一定占有地利。殷商时期虽然已进入青铜时代,但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仍旧很低。在那种社会发展水平上,地利的作用就格外重要。通过迁都来改变贵族地利的优势,从而削减贵族的实力,是商王的战略措施。这应是促使商都屡迁的主观原因。证之《尚书·盘庚》篇,正是这样。盘庚迁殷几乎遭到举国上下的反对,“民咨胥怨”,但主要阻力来自贵族,不是平民,更不是奴隶。贵族用浮言来煽动民心,而盘庚则抓住“天命”和“先王”两面大旗,口口声声鼓吹为人民打算来争取民心。在当时,“天命”和“先王”无疑是有威力的,使盘庚得以迁殷。将迁之时,盘庚发出警告:“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就是说,有奸诈邪恶,不听话的人,我就把他们斩尽杀绝,不让这孬种遗留在新邑蔓延滋长。可见盘庚企图通过迁都打击贵族。既迁之后,盘庚重申:“无有远迩,用罪伐厥死,用德彰厥善”,即不管与商王血缘的远近,造罪就处死,立功便封赏;并宣称自己有权“制乃短长之命”。这说明通过迁都,镇压了异己,商王权威上升了。“九世之乱”的教训是深刻的。为了避免历史重演,王位继承制发生变化。商王继统法分三期:第一期大丁至祖丁以兄为直系,第二期小乙至康丁以弟为直系;第三期武乙至纣传嫡长子。盘庚处于由第一期向第二期转变阶段。迁殷后商王继统法出现以弟为直系并终于转变为传子的新情况。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减少王位纷争,王室内部稳定下来,所以导致迁殷后二百七十三年没有再徙都城。“王位纷争”说对商代前期都城屡迁的解释是比较合理的。
看来商人已经懂得用粪肥。我记得过去学的历史书上未提到这点。但是该文大量引用《尚书》,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尚书可能是个相对比较靠不住的记载。因为尚书有《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的区分,无论是古文还是今文里面都有后人的篡改。因此还是甲骨文和金文来的靠谱。
但不管怎么样,我觉得黄河还是可能有一定作用的。我觉得一个是可以看当时的地层是否有洪水泛滥的痕迹,另一个是可以看同时期的地层孢粉,是否反馈了一定的气候变动。通过证据来证实,好过后人瞎猜。
下面百度文库中的一篇,将“众”解释为公社农民,有意思。
http://wenku.baidu.com/view/dbb0fcb665ce0508763213cf.html
搜了搜孢粉学,找到这篇文章:
殷墟文化发生的环境背景及人类活动影响
河北师大和加拿大、社科所等单位合作的,有意思。
孢粉学充分的反映了安阳在建立殷墟前后,植被的变化。引用的论文推测当时殷墟附近人口14.6万人,这无疑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压力。
文章根据孢粉记录,推测殷墟最终毁于3000年左右的一次洪水事件。理由是出现大量的裸地旱地类型的花粉和中华卷柏孢子,证明水土流失严重。有意思。
但是这个分辨率还不够高,没有十分完备的当时温度和降雨量的记录。不像搞热带海洋的可以根据珊瑚礁弄出来那个。不过或许搞黄土第四纪的不知道有没有这种气温和降雨量的追溯。这么老的树太难弄了,要不是,树可能也能发挥点科研价值。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13 层
🙂我认为这部分写的太过于个人主观化 59 方解石 字9271 2013-09-18 01:51:38
🙂JJ给的好题目,我查了下资料,觉得原来的说法也有问题 43 西瓜子 字5545 2013-09-18 05:31:36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这里的“刍”不知道与“羌刍”有 1 戒定慧 字49 2013-10-14 22:34:10
🙂补充几句比较初级的话
🙂关键是这些部分也小小的有点问题 10 方解石 字19668 2013-09-18 07:23:31
🙂只说一点,至少从汉代起,主人就无权私自杀奴婢了。 15 huang 字740 2013-09-24 00:17:06
🙂我所记得的例子是唐代女诗人鱼玄机的故事,学习了~ 1 方解石 字528 2013-09-24 06:53:25
🙂嗯,已经挂在那里蛮久了,就留着让大家对比着看吧 1 西瓜子 字210 2013-09-18 11: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