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赫克托耳读《金瓶梅》 1 人口买卖 -- 赫克托尔

共:💬186 🌺204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1 水淹七军

三国有3大战役,官渡、赤壁、夷陵猇亭,都是一对一的 pk。荆襄大战是219(建安24)年围绕荆州(江陵)、襄樊展开的系列攻防战,三国都相继卷入其中,成了东方世界的世界大战。

解读这次大战之前,必须先说说战前的形势。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是个鼻涕虫,两大特长:哭、逃。刘备在进入四川之前,与曹操多次打仗,全部失败,被打出了心理障碍。199年,刘备短期投靠过曹操,与其青梅煮酒论英雄,发现近况不妙,找个机会离开许昌,回到徐州割据,他说,曹操派别人来打我,来100个我也不怕,曹操来就不好说了。次年开春,曹操亲率大军讨伐徐州的刘备,刘备对曹操亲征的消息将信将疑,亲自去侦察,发现果然是曹操亲征,【自将数十骑出望公军,见麾旌,便弃众而走】,一枪没放,立刻扔下老婆孩子、关羽张飞逃了,投奔袁绍去也。

刘备辗转逃到荆州投奔刘表,驻屯新野。听说曹操大军南下,也立即拔脚就跑,毫不犹豫。刘备第1次敢于面对面应对曹操,而且获胜,是219年的汉中攻防战。当时刘备拿下刘璋的成都,占据两川,曹操则从陕西南下征服张鲁,从北方威胁四川。曹刘双方一个南下,一个北上,为了争夺汉中发生硬碰硬的大战。经过激烈战斗,刘备终于战胜曹操,曹操手下名将夏侯渊阵亡。

曹操、刘备、孙权的打仗方面各有特点,曹操、刘备都喜欢亲自领兵,曹操胜多,刘备败多,孙权对亲征的兴趣不大,而且经常打败仗,所以孙权最喜欢提拔方面大将,替自己领兵打仗。由于曹操经常亲征,且胜多负少,曹操手下具备方面大将经验和能力的,只有 2位,夏侯渊、曹仁。夏侯渊独立平定了甘肃,曹操夸他“虎步关右,所向无前”,曹仁则是曹操的南方总司令,长期镇守宛城、襄樊、江陵。官渡大战期间,刘备跑到许昌南面打游击,正是曹仁将其击破。因此,在汉中大战之前,夏侯渊、曹仁分别是曹操的西方、南方方面军司令。

夏侯渊定军山阵亡,令曹操灰心丧气,灰溜溜的撤军,这是刘备一生中首次正面战胜曹操,乐坏了。汉中攻防战之后,曹操意志消沉,年老体衰,内部矛盾也激化了,以魏讽为代表的一批文官蠢蠢欲动,杨修为代表的曹植党与太子四友为代表的曹丕太子党之间,争夺继承权的斗争愈演愈烈,所以曹操不想过仗。换个角度说,经过汉中大战,曹操已经无力灭掉刘备,三足鼎立之势形成,曹操也没啥仗可打了。

219年7月,刘备凯旋回到成都,被群臣拥立为汉中王。这时汉献帝还在位,刘备不能称帝,汉中王是能加上的最高头衔。汉中王听起来不够牛逼,其实不然。因为老祖宗刘邦当年被项羽以楚义帝的名义封为汉王,意为汉中之王,刘邦的汉国,首都在汉中郡的首府南郑。刘邦统一天下之后,汉才成为整个帝国的国号。刘备称汉中王,俨然以汉朝正统自居,比曹操的魏王、孙权的吴王牛多了。

刘备的汉中国,是未来蜀汉的雏形,更是蜀汉版图最大的时代。按《出师表》的规划,刘备应该同时拥有荆州、益州,在天下有变的时候,从荆州、益州两路发动钳形攻势,收复中原。荆州是湖北湖南,益州是四川,加上蛮荒之地云贵,刘备应该拥有全部西南三省,半个以上两湖。刘备在入川之前,只有不到一半荆州,但他有王牌,就是从孙权手中借来的南郡江陵城。江陵城经常被用来代指荆州或荆州城,所谓借荆州,是指借江陵。

211年底,在法正、张松等人的忽悠下,刘璋邀请刘备入川对付张鲁,刘备带着少量人马就来了,把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一流能臣猛将留在荆州待机,只带着凤雏庞统、从部曲中提拔起来的新生代名将魏延等人,就当时来说,他们都是二流人物。刘备这么做是避免不过分刺激刘璋,免得被后者认为他对四川有领土野心。

刘备与刘璋翻脸之后,214年张飞、赵云、诸葛亮等一流文官武将,率军从湖北出发,入川支援刘备,只留下刘备集团首席大将关羽坐镇江陵。刘备先拿下四川,再赢得汉中攻防战,地盘扩张 2 倍以上,发了大财。他的地盘分为两部分,成都是新家,隔着三峡是荆州,由关羽坐镇。由于交通不便,加上能牵制关羽的张飞、诸葛亮等人都离开,关羽事实上成了荆州之王。

刘备能拿下成都解决刘璋,功臣很多,刘备排出的嘉奖名单中,排在首位的是马超。马超除了功劳大,还在于他曾经是一方独立势力,刘备必须给他崇高待遇,才能收服更多的诸侯,因此马超位居张飞之上。远在荆州的关羽就不满了,发了一通牢骚,诸葛亮和稀泥,吹捧了关羽一番,说马超就是英布、彭越之流,赶不上你【绝伦逸群】,关羽很得意,将诸葛亮的书信给手下传阅。汉中攻防战中,老将黄忠阵斩曹操两大方面大将之一夏侯渊,声名鹊起,战后被封为后将军。

《三国演义》说刘备手下有五虎上将,排名为关张赵马黄,此说来自《三国志 蜀书 关张马黄赵传》,刘备称汉中王之后,大封功臣,大家排排坐吃果果,关羽受封为前将军,马超左将军,张飞右将军,黄忠后将军,赵云只是翊军将军,属于杂号将军,根本无法跟前4位并列。关羽和张飞是老战友,资历相若,马超毕竟是一方诸侯,之前有诸葛亮和稀泥,关羽也认了,黄忠固然在4大将军中排名最末,毕竟与关羽同列。刘备派费诗去荆州册封关羽为前将军,关羽又傲娇了,发了一通牢骚,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拒绝接受前将军的封号,这次费诗一通忽悠,关羽才接受前将军。换个角度说,从张飞等人入川,到汉中攻防战结束的战争中,马超、张飞、黄忠,乃至赵云、魏延都立了大功,唯独他这位刘备集团首席大将在荆州看家,寸功没有,心中难免不忿,大概也产生了危机感,再这么下去没有仗打,连排名第一的前将军都做不下去了。

从关羽与马超、黄忠的冲突还能看出,关羽的个性非常嚣张傲慢,对自己人如此,对外人同样不客气。孙权想娶关羽的女儿,遭到断然拒绝,关羽还大骂孙权的使节,本来孙权就对鲁肃借荆州给刘备有气,现在自己的橄榄枝又被关羽扔进茅坑,更加坚定了武力夺回荆州的决心。

219年7月(农历),刘备做汉中王,同月或最迟在8月(农历),关羽出兵北伐进攻襄樊。荆襄大战的最大疑点,在于关羽的出兵,有没有刘备的同意或授权。同意、授权两个概念还有区别,前者是关羽提出,刘备认可,后者是刘备提出,关羽执行。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关羽的出兵,得到了刘备的同意和授权。

史书上没有关羽获得出兵许可的记载,有人说得到了,因为这么大的军事行动,没有刘备的同意是不可能的。我对这种说法不同意,这是倒果为因,史书中没有的,应该视为没有。易中天等人,在解读荆襄大战的时候,都有意无意的不谈关羽出兵的授权问题。整个战役开始到结束,刘备未发一言,未出一兵。关羽走麦城死了 ,刘备才行动起来,找孙权算账。我的结论是,关羽出兵是自行其是,自作主张,天高皇帝远,我就打了。关羽出兵的动机是什么呢?想趁机独立,还是想和马超、张飞、黄忠争功,完全不得而知,史料缺乏不能妄猜。

关羽的直接敌人曹操,刚刚在汉中失利,折损大将夏侯渊,部队伤亡惨重,士气低落,加上内部不稳,大概被关羽当成出兵立功的天赐良机。关羽出发前,担心孙权抄自己的后路,为此建立起完善的烽燧体系。关羽出兵的最大牵制是东吴,东吴有四大都督,加上后来的陆抗,共有五大名将。周瑜是鹰派,曾建议孙权把刘备抓起来。鲁肃是鸽派,借荆州就是他提出和实施的,刘备、关羽赖着不还,令鲁肃很难堪。鲁肃亲自来荆州见关羽,要关羽还荆州,是为单刀赴会,《三国演义》愣说成关羽单刀赴会。

鲁肃死后,东吴首席大将换成了吕蒙,他和前两位不同。周、鲁都是文人出身,属于儒将,特别是周瑜,士族出身,精通音律。吕蒙出身行伍,一刀一枪博得富贵,缺乏政治头脑,属于纯军人或不懂政治的军人。如果说周、鲁对夺回荆州,破坏孙刘同盟还有顾虑的话,吕蒙完全不考虑那些。周瑜、鲁肃更像政治家,鲁肃还是外交家,就是鲁肃找到被曹操打的像狗一样的刘备,与之结盟的。刘备为了答谢孙权派鲁肃来访,派诸葛亮跟着鲁肃到柴桑回访孙权。孙权曾打算北上夺取曹操的徐州,吕蒙说不行,徐州地形平坦,适合骑兵冲击,我们的军队缺乏骑兵,不善于平原作战,即使拿下徐州也守不住,不如打荆州。吕蒙的建议是纯军事的,不从政治上考虑问题。孙权一直对鲁肃借荆州给刘备不以为然,既然鲁肃死了,也就改弦更张,启用主张夺回荆州的吕蒙做首席大将。

关羽对孙权、吕蒙颇为忌惮,为此沿着长江设置烽火台。他自觉着准备停当,万无一失了,就出兵北上了。他的直接对手,是镇守襄樊的曹操首席大将曹仁。曹仁可能是《三国演义》最被严重低估的将领,作者借祢衡之口,骂了曹操的所有文臣武将,相比之下,祢衡没说曹仁不能打仗,只说他的人品有问题,【曹子孝呼为要钱太守】。

曹仁长期独当一面,极少和曹操一同作战。比如曹操在官渡和袁绍相持的时候,他率领少量部队在南方击破刘备的游击队,威慑荆州刘表,使之不敢北上介入中原战事。曹操从赤壁败退之后,他以征南将军的身份,全面负责南方战事,镇守江陵,抵御周瑜的胜利之师。曹仁作战极其勇猛,与周瑜的围攻大军作战的时候,敢于出城野战,还把周瑜围困的部下救出来,后世的张须陀只是效法他而已。曹仁收兵回城,手下大吹法螺,说他【将军真天人也】,《三国演义》把【天人也】扣在关羽头上了。

曹仁不仅善于野战,还善于防守,是三国时期少有的攻守兼备的大将。坚守孤城江陵 1 年,活活把周瑜累死。后来悬军深入的曹仁实在守不住江陵,才从容撤军,孙家拿下江陵,在鲁肃的运作下借给刘备,消息传到许昌,曹操正在写字,笔落地。曹仁离开江陵,参加了对关中的战争,很快又被调到南方前线镇守襄樊,继续以征南将军的头衔做南方面军司令。曹操手下仅有的 2 位方面大将,夏侯渊死在汉中定军山,就剩下曹仁。除了长期在京城做牌位的大将军夏侯惇,曹操手下的首席大将就是曹仁。

襄樊是襄阳、樊城的统称,分别在汉水南、北两岸。汉水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也是最重要的支流河流。汉水发源于陕西,一路向东南流,在武汉注入长江。汉水属于长江水系,但他的发源地很靠北。襄樊的北面是一片平原,很容易进入下一个地理单元—南阳盆地。

南阳,古代叫宛,汉光武帝刘秀的老家。南阳在小盆地南阳盆地里面,盆地南北两侧分别是伏牛山、桐柏山。东北方向对华北平原有个开口,有一片以方城命名的低矮丘陵,叫【方成故道】,谈不上险阻,就是说从南阳到中原没有明显的天险。从北方黄河流域南下长江流域,或者相反,无非东、中、西三条路,东路大致上是现在的京沪铁路,以前叫津浦路,走两淮,寿春一线。好处是很快可以到达长江流域最富庶的下游南京、扬州、镇江一带,能尽快夺取江南政权的首都南京,缺点是路过两淮的水网地带和黄泛区,大军行动困难。西路是从陕西南下,经过几条蜀道进入四川,钟会、邓艾南征,唐玄宗南逃走这条路,刘邦、诸葛亮的北伐是相反方向,这条路最难走,大军无法通行。中路就是南阳、襄樊一线,北军从洛阳、许昌为代表的中原向南经南阳到汉水北岸的樊城,换乘船只进入汉水,再顺流而下向东南走,途经武汉进入长江。曹操南征刘表孙权、忽必烈灭南宋,都走中路,祖逖、岳飞北伐是同一路线的相反方向。三条线各有优缺点,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规划是从中线、西线同时进军。

襄阳向东北可以进入华北平原,向西北是另一个重要关口—武关,从这里可以进入关中,刘邦就是走武关入关灭秦的。相反方向的也有,秦国大将白起从武关出发,进入汉水流域,将楚国赶出老巢汉水流域,进而威胁整个长江流域,迫使楚国向东迁都到淮河流域的寿春。

拿下襄樊,关羽东北可以进入华北平原,威胁洛阳、许昌,向西北能进入关中,进退自如。相反,如果北方政权控制了襄樊,随时可以南下一统天下,最典型的例子是忽必烈与郭靖大侠在襄樊的拉锯战。

关羽北伐襄樊,面对曹操的首席大将曹仁,他俩都是各方首席大将,一场两位顶级大将的对决即将上演。

219年初秋,关羽进军襄樊。关羽的大军有个特点,其中有水师。关羽是山西人,是个优秀的骑兵。《三国志 关羽传》说【羽刺良于万军之中,绍诸将莫敢当者,斩其首还】。这段话是我很少能记住的古文原文之一,因为其中有个笔墨官司。古代没有标点,整句话是【羽刺良于万军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敢当者】,前面好办,后面如何有两种加标点的办法:

斩其首还,绍诸将莫敢当者

斩其首还绍,诸将莫敢当者

第一种是关羽砍了颜良的脑袋撤了,袁绍的将军们不敢阻挡。第二种是关羽砍了颜良的脑袋,又交给袁绍示威,袁绍的将军们不敢阻挡。哪种对,大家自己判断。刘备带着残兵败将到了荆州投奔刘表之后,因地制宜,组建了自己的水师,由关羽统帅。曹军大举南下,亲率虎豹骑追杀刘备时,刘备带着主力步兵,以及数万荆州百姓南逃,在长坂坡被曹操追上,大败。刘备的 2 个老婆都死了,宝贝儿子刘禅差点丧命。《三国演义》挺能写,把一场大败写成张飞、赵云的个人英雄主义演出。此役中关羽干啥呢?原来关羽带着 1 万多水师顺汉水南下,毫毛未损。再往后,孙权派鲁肃找到落难的刘备,刘备派诸葛亮回访孙权谈合作,诸葛亮对孙权说我们家虽然大败,还有点本钱。刘备手下有1万多残兵,关羽有 1 万水师,加在一块有3万人。就是说,关羽是刘备手下最老资格的、最优秀的水军将领,没有之一。此役中,关羽水陆并进,绝非只有陆军。

关羽的进军谈不上顺利,襄阳城防坚固,曹操的将军吕长固守襄阳。关羽利用水师隔断了襄阳、樊城的联系,转而围攻汉水北岸的樊城,曹仁就坐镇樊城,死守待援。

曹操从汉中灰头土脸的回来,手下依然不乏精兵猛将,派去支援襄樊的是大将于禁于文则。曹魏有五子良将,简称魏五子,得名于《三国志 张乐于张徐传》,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魏五子中,于禁排名第3。这个排名是陈寿在于禁大败之后排的,就当时来说,于禁是曹操手下除被困的曹仁之外的首席大将。

张辽是从吕布手下投降过来的,而且张辽更像一个勇士,善于冲锋陷阵,很难说是大将,此时正坐镇合肥,防御东线的孙权,脱不开身。乐进是曹操一手提拔起来的大将,但他恰好在荆襄大战的前一年去世,根本来不了。张郃也是降将,官渡战役后期从袁绍手下叛逃过来,在汉中攻防战中,被张飞打的大败。夏侯渊阵亡之后,西方面军一时群龙无首,【恐为备所乘,三军皆失色】,张郃被手下拥立为【军主】,曹操接受了这一既成现实,【假郃节】,让他率领夏侯渊的西方面军余部镇守陈仓,全面负责西线,应对可能到来的刘备北伐,也脱不开身。徐晃将在后面出场,还不到他表演的时候。名气稍小的李典,死在荆襄大战之前。

曹、夏侯家名人中,虎步关右的夏侯渊刚刚阵亡,曹仁被困。大将军夏侯惇在《三国演义》中很著名,其实他的名气纯粹是被罗贯中吹起来的,被敌人射瞎一只眼睛,由于治军无方,成了罕见的被手下绑架的大将。由于军事能力有限,曹操不让他领兵了,让他做牌位型的人物。至于曹洪,更不是打仗的料,曹操让他负责财政,因为精打细算,不给世子曹丕钱,曹丕上位之初还打算报复他。

于禁很早就跟着曹操了,不仅能打仗,还懂政治,曹操夸他有古名将之风,整过桀骜不驯的青州军。就当时来说,于禁是最合适的援军司令人选。于禁带着从各地征发来的 7 支军队出发,手下还有降将庞德。庞德原来是马超的手下,马超一路打败仗,他没跟着马超南下投降刘备,却投了曹操。

水淹七军在《三国演义》中被严重夸大,关羽故意将于禁骗进低洼地罾口川全歼,纯属编造。《三国志》中没这些幺蛾子,关羽长期在湖北活动,熟悉气候,现在是秋季,秋雨连绵,他从南面来,有战船。关羽登船了,啥事没有,于禁的部队被淹了,就这么简单。于禁、庞德都被俘,庞德英勇不屈,被关羽杀掉,后来曹魏灭蜀,庞德的儿子随军参战,进了成都就跑进关羽的家里,将关羽的后代屠杀殆尽,报杀父之仇。于禁就痛快多了,直接投降了关羽。消息传来,曹操大为感慨,说我认识于禁30多年,怎么到了关键时刻于禁的表现远不如投降不久的庞德呢?

情景喜剧《编辑部的故事》有一集叫【水淹七军】。某年萝卜大丰收,萝卜卖不出去,编辑部打算刊登一批萝卜为主菜的菜谱,介绍萝卜的吃法,便于农民消化萝卜。吕丽萍等人从一位老厨师口中打听到一道大菜叫【水淹七军】,剜门子盗洞终于问出了配方,共有7大成分,萝卜、芹菜、韭菜、茴香、葱、姜、胡萝卜。杂志发出之后,收到很多读者来信,说吃了拉肚子。原来这不是菜,而是一味泻药,闹出了笑话。

于禁部被全歼,樊城再度成了孤城。连绵的秋雨淹了于禁,也淹了樊城。襄樊有【铁打的襄阳,纸糊的樊城】之说,襄阳在汉水以南,周围多山,有群山的抬高,襄阳地势也比较高。襄阳的这种地理格局,符合中国人在大河畔建城的共性。大河固然交通便利,汲水方便,也容易被水淹,中国人有两个办法,要么与河流保持距离,例如北京,距离永定河不远不近,要么在河畔有山的地方建城,例如南京有紫金山、长沙有岳麓山、广州有番山禺山。大河会形成冲积平原,河畔要么完全没有山,要么山势低矮,但这已经足够建城了。山的好处很多,发水的时候可以登高避水,敌人来攻的时候也可以凭山据守,事半功倍,例如攻南京必须攻取紫金山,否则即使拿下南京城也守不住。反过来说,守方丢失紫金山,南京也就守不住了。襄阳恰好是依山傍水建城,适合人居、防御,对面的樊城周边是平原,无险可守不说,还容易淹水。

中国古代使用夯土建城,根据《清明上河图》,直到北宋时,首都开封的城墙依然以夯土为主,少数地段在外面包砖。最著名的夯土城是十六国胡夏皇帝赫连勃勃修建的统万城,他把民工分为两组,一组负责夯筑城墙,另一组负责质检,用铁锥刺城墙,刺入杀筑城者,刺不进杀质检者,这肯定是人类最残酷的、最有效的质量检查制度。

夯土城最怕水泡,这次大水就淹了樊城,城墙多处坍塌,水面距离城墙顶只有【数板】。【板】是城墙高度单位,2尺。前453年,智伯联合韩、魏两家水灌赵家的首都晋阳,就是现在的山西太原,【城不浸者三版】,太原几乎被攻破。这次樊城的情况也很危机,城内只剩下数千守军,曹仁再度显示出当年守将领的韧性,坚决抵抗到底,为了表示人在城在的决心,沉心爱的白马发誓。城里能淹死白马,足见城里已经被淹,而且水很深。

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操大为震恐,企图迁都以避关羽的锋芒,幸亏司马懿等人的劝阻才作罢,这是司马懿在《三国演义》中的首次出场。曹操如此失态,不全是汉中、樊城连续两次大败的原因,还在于内部不稳。

既然曹仁还守着樊城,曹操无论如何不能不救,这次派出的主将,是魏五子的最后一位—徐晃。

通宝推:HiJohns,foureyes,浣花岛主,铁手,老沛,文青,李根,晨池,履虎尾,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