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有人说下最近香港的事吗? -- 谢家堂前

共:💬615 🌺6299 🌵12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李家的城”的问题不止是李嘉诚一个人的事

很同意你的看法,这里摘录整理一搏文的部分作为补充:

香港虽小,也有700万人口,放在欧洲也是一个中等国家,不会因为一人就兴旺或衰败。说李嘉诚或者三五个房产寡头导致了香港经济停滞,这还是太感性化的说法。李嘉诚只不过是一个符号。他代表的是60年代崛起,80-90年代取代英资的本土华资势力。大家现在把枪头都指向李嘉诚,其实他只是在扮演当年怡和和太古的角色,是香港现行政策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香港的核心问题在于经济金融政策。

  首先是高地价政策。

  政府通过高地价增加卖地收入来补贴支撑单一低税率的财政收入。所以香港不是没有土地供应,而是政府故意捂地抬高地价。李家城(香港)的花岗岩土地(非常适合建筑的地形)至今开发的只有20%左右,而李家坡(新加坡)是85%以上。制定这个政策的公务员队伍一直享受着高薪和宽敞的宿舍。但一般香港市民,花在居住上的费用达一生总收入的5成到7成,人均居住面积只有令人羞耻的不到14平方米——这还是被新界区乡村丁屋拉高后的数据,市区居民的居住面积,只有7.1平方米。或许只有让公务员的薪水和宿舍面积和香港市民的收入中位数和居住面积中位数挂钩,这帮家伙才会老实为市民利益服务。

  第二是联系汇率。

  港元是跟美元挂钩的。这个本来是80年代为了稳定人心的政策,现在成了香港人的痛苦根源之一。汇率挂钩,等于货币政策授于人手。美国没有任何义务为香港的利益制定经济政策。结果,90年代初的高通胀,到现在由于量化宽松的大幅贬值,香港长期没法控制自己的货币政策。往往是经济需要降温的时候火上加油,需要升温的时候通缩,结果就是90到97年的高通胀,98到03年的通缩,08到现在的0利率鼓动房价疯涨。这个联系汇率政策成了慢性毒药。其实扩大港元对美元的汇率浮动区间,有方向性地调控汇率,都是解决方法-之一。直接挂钩人民币当然不可能,这等于在内地的资本控制上挖口子。但对人民币缓慢有秩序地接近,需要的外汇储备会比现在的更少。这么简单就能想通的事,为什么不做呢?

  香港领导阶层没有政治决心和政治能力

  董特首是商二代。成功地把祖业搞得几乎要破产,最后靠中央政府救命,能力如何,可想而知。曾特首是公务员出身,当年捍卫联系汇率贪天之功成了英雄。办事能力不错,当领导就没有魄力了。下了台才吐槽香港的税基窄,但台上七年时基本上除了捂地,除了抱残守旧外,什么都没干。这也是香港公务员的通病。他们的执行力很强,但是信奉是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庸官主义。个个都是推卸责任的人精。上边说了么,香港的货币政策是美国制定的。那好吧,还有财政政策在手。偏偏香港政府信奉的是小政府主义,政府干涉规管得越少越好。也难怪佛里曼那个自由市场原教旨对香港推崇备至了,根本就是自由市场里的自由市场么,教科书范例中的标准范例么。结果,香港的央行 ——金管局,平时除了捍卫联系汇率外,就是一个坐食外汇储备利息的机构。金管局局长任志刚陈德霖年薪过千万,但这么多年他们有考虑过改革优化联系汇率么?有!任志刚在卸任后就撰文写了联系汇率可以改革的文章,然后陈德霖就说这政策行之有效值得持之以恒。真是有担当有学识的公务员啊!

  香港人心态不正

  以为香港是靠自由市场机制发家的人,一般是智商和学识有问题。香港是一个靠在某个期间垄断对内地进出口贸易的转口港。这是历史给的机遇,跟自由市场竞争没什么关系。何况,当年香港被英资把持的年代,哪来什么自由市场竞争呢?但香港人当年靠垄断获得的经济发展机遇,使得他们在心态上从极度自卑跳到了极度自大。别以为大陆人被香港人歧视藐视是啥新鲜事物,当年台湾人也享受过这种待遇。八十年代台湾新娘嫁到香港被取笑不是啥新鲜事。后来台湾人富起来了,只好在大陆人身上找优越感。现在大陆人也富起来了,优越感就成了自卑感。这归根结底是香港人心理不平衡的问题。谁叫香港人是温顺的殖民地二等公民呢?欺软怕硬嫌贫爱富深入文化骨髓。

  面对垄断财阀。如果香港人有血性,一直为自己争取政治经济平等的权利,那值得自豪。可惜,当年肯这么干的,只有香港的共产党。67暴动就是他们的杰作。当然过于左倾激进是问题,但怎么也比奴化的顺民要好。所以大陆人,即使是改开30年后,依然和香港人有本质上的不同。面对世界,我们有我们就应该是强国大国,我们就应该争取第一的底气和心气。香港人,崇洋媚外这四个字简直就是为他们设的。香港人的心态是洋人面前自卑,国人面前自大。内地的迅猛发展打破了这一幻象。本来就没有理想追求穷得只有钱的香港人,在大陆新富面前,心态不崩溃才是不正常的。

  经济增长放缓后, 利益阶层固化,年轻人没希望

  现在香港比以前差了么?不是。香港一直在发展,只是速度很慢。这是经济成熟的必然阶段。香港的高等教育从精英走向平民。80年代末,香港只有两家大学。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港大毕业生号称天子门生。海归那就更不得了。现在,光大学就有七间,海归硕士满街走。供应加大,价格自然下跌, 所以香港的白领工资在过去10年是停滞不前的。香港人的平均教育水平提高了,但是素质么,就真是呵呵呵了。经济发展放缓,社会流动性自然减低。利益阶层开始分化。能够旱涝保收的自然继续扩大自有份额。人们看不到向上爬的阶梯,自然要求福利保障。偏偏政府信奉无为,放纵兼并,收入分配不均是显而易见的。对普通香港人来说,没有怨气才不正常。财富在向上层集中,他们没有向上爬的渠道。甚至在香港单一注重的金融业产业里,年轻香港人也在被更优秀的大陆人全面取代。

原文链接: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695264-1.shtml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