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悲观看中医——从发展的角度 -- sarn

共:💬1131 🌺2386 🌵17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从个人经历,谈点中医的缺点1

从个人经历,谈点中医的缺点1

以前不太相信中医,也从不看中医,这次尝试了一下去看中医,这里从个人经历谈点对中医存在问题的一点思考。

很久以前自己读过一段时间中医书,不过现在对读过内容毫无印象了。也许是周围人的影响,也许从网络上看来的,对中医的印象有两点:

1、 中医善治本;西医善治标,不治本。但自己以前恐怕不相信,因为从来没有看过中医。

2、 中医人才培养有问题,好的中医太少。这点对后面的行动有影响。

本人胃不好,胃酸过多,还经常犯,属于慢性病,至少有40年了。看过很多次西医,西医总是开碱性药中和。按照化学平衡的观点,碱性中和,只会促进胃酸分泌,带来更多的胃酸;后来有朋友建议以毒攻毒,吃酸性食品,包括喝醋,也曾尝试,不过个人实在不喜欢醋和酸性食品,所以也没有坚持这个招法。还曾经在医院全面检查胃,也没有发现什么大问题,后来胃犯病,胃酸多,胃难受的时候,也就不去看医生了,通常忍一忍,实在太厉害了,就自己买点药吃吃,已经有好几年了。

这次胃痛比较厉害,还呕吐,头痛,咽喉痛,晚上睡不好觉,想起中医可治本说法,就准备试试中医了。事先找了几本书看看,包括快速通读了一本《中医学基础》,主要是判断其基础理论是否靠谱,又看了一本《《黄帝内经》养生全书+后天之本——脾胃保健》,对照看看自己的病是什么问题,还看了一些普及性的宣传中医好处的书,对中医的信心似乎增强了很多,还曾试过书中介绍的简单妙法,可惜没有明显效果。

这样离开始犯病差不多过了2个星期,准备去看一个朋友介绍的老中医,网上搜了一下,有介绍是省级名老中医,还被中央领导接见过,但这个介绍并无出处。去的医疗机构是省政府机关医院,该老中医是最好的省级中医院的中医,这天在此作为专家坐诊。该老中医(简称甲)并不愿与我交流症状,只是按脉看舌,给我的诊断结果是非常严重(以下都写在病历上的):

脏器失调,脾肾两亏综合症,肝胆湿热,肠胃功能紊乱(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消化酶缺失综合征,心脑供血慢,活动少,骨质疏松,颈腰膝关键增生,微循环较差,血内垃圾代谢慢,头昏,失眠,胸闷,气短,心慌,双侧颈部A血管早期硬化综合症。

总结起来,就是全身到处都是问题,另口头告诉我是体内内热严重引起,还说有慢性咽炎,开了14天的中药熬汤喝,其中凉性寒性草药成分较多,作用是去热湿,还有三种中成药。告知节后上班再去看。

当天下午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该中医院最有名的中医,原因后面再谈,官方介绍是国家级名中医,电话联系了医院,按照医院人员的建议,第二天一早赶到医院,去看了这位国家级名中医乙,对病症交流得比较充分,诊断结果:

寒湿犯胃,中焦不和,胃气上逆

开了7天的中药熬汤,告知很快就会好。其中寒湿犯胃四字是经过我询问后补充上去的。

以下是个人的一点看法和判断,希望有懂行的专家指教。

中医看病,首先要辨明阳虚还是阴虚,或者说是热病还是寒病,两位专家的诊断结果是相反的,开的药的针对性也基本是相反的。对中医来说,如果寒热属性搞反了,吃下去的药基本就是毒药了,中医书中也非常强调这一点,对重症病人来说,很可能就是致命的毒药了。 如果我的病是甲所说的非常严重的病,而甲又错误地开药的话,恐怕就很危险了。

当然,我事先读过几本中医的书,看过很多介绍病症很严重的症状,并不认为自己的病很严重,对自己的病的致病的寒热也是有个基本的判断,在看甲医生的时候,也试图和甲交流,曾告诉甲,我很怕冷,冬天四肢冰凉,甲对我的质疑她判断的内热所致很生气,给我的解释是我的体内微循环不好,导致四肢冰凉,甲也不愿和我多作交流,几次要求我不要讲话,打断她对我的病症的诊断思考。顺便说一句,第二天看病时,甲医生也在另一个房间坐诊,门上的介绍是副教授,我路过时,并没有病人在她哪儿就诊。而乙医生显然名气更大,当天病人很多,最早的早上六点四十就赶到医院门口等候了,而且排场也非常大,坐诊时安排了四个助手(第一次看到这种情况),其中一个年纪大的,应该是正式的助手,负责根据他写在病历上的诊断和药方,将药方另行抄录到处方上,有两个似乎是学习的,还有一个开着计算机,似乎是负责做病例记录的。

选择乙医生的主要原因是赞成他对我的胃病的原因的判断。现在已经吃了两天的药,胃部病症已经大为减轻,基本没有多少疼痛了,但是,头痛咽喉痛并没有多少改善。乙医生告知我很快就好,我也并非就很相信,中医是讲究心理上和精神上的作用的,乙医生说很快就好,个人以为,还是起安慰作用和心理作用,增强病人的信心。本人几十年的胃病,哪有很快就好的,如果那样,中医就太神奇了。

待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