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辉煌军史中的小故事 1 -- 侧翼
1 老毛被捕故事中的细节。大部分河友都知道老毛扮作安源煤矿采购员(或帐房)在去领导秋收的路上被民团抓住的事情,但是未必知道某些细节。当时民团杀人极多,且又迷信,内心深惧冤魂来找自己报仇,怎么办呢?民团的办法是让犯人在被处决前脱下鞋子,因为这样一来,犯人难以逃跑,而且被害后的冤魂没有鞋穿,就无法走回来找自己讨要血债了。老毛自然不能破例,被勒令光脚行走。老毛在逃脱时,因为没鞋穿,脚受伤严重,直到秋收起义后一段时间,还是没恢复。收了老毛钱的团丁虽然在老毛跑远了再喊的,但是如果当时没浏阳县委书记潘心源的话,老毛一样危险。当时团丁要追,潘心源突然站出来拦住团丁并质问他们为何抓人,其他被押解的人都四散逃跑,一时大乱。虽然个人不能决定历史,但是个人对社会变革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潘心源有功。潘心源也逃脱了团丁的追捕。
2 首次被受衔的将军中,为什么兴国县出来的多,而井冈山籍的却没有?除了错杀袁、王武装,还有一个蹩脚的《井冈山土地法》。该法规定,没收一切人的土地,收归公有。后来的《兴国土地法》就很好地调动群众积极性了,这部土地法,比毛家菜还好吃。
3 第五次反围剿的时候,还在苏区,红军越打越被动,经常到敌人尸体上去找子弹。后来,国民党军知道了这一点,就让每个士兵在每次进攻时,只带25发子弹...另外一个事,是红军晚上在敌人尸体上找子弹时,有些敌人是装死的,因此,当敌人突然坐起来时,有的红军战士吓得后跑,惹来敌人防线的机枪扫射。后来还专门破除迷信。
4 常凯申比日本人更早施行三光政策。1932年,“武汉剿总”司令常凯申,在围剿鄂豫皖苏区时,下达了杀光、烧光、抢光的政策。
5 洪湖根据地的丢失,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夏曦“功不可没”。大家知道他搞肃反,杀自己人多,甚至河友李根总统,还在穿越帖子“黑衣人”中希望黑衣人端给夏曦一杯毒茶。但是,夏曦杀自己人到什么程度呢?杀到最后,苏区党组织解体,只剩下三个半党员:夏曦、贺龙、关向应还有卢冬生。贺龙出面对夏曦说:“老夏,不能再杀了,再杀就杀光了。”“君失柳”中的柳直荀同志,就是在洪湖苏区被肃反杀掉牺牲的。夏曦自己的四个警卫员,被夏曦杀掉三个!夏曦搞肃反,想把苏区搞好,把党组织搞纯洁,但是中“毒”太深。后来,夏曦对自己搞的肃反痛心疾首,认为那是自己一生无法还的帐。1936年,夏曦在贵州溺水牺牲,35岁。我认为,夏曦,也是革命烈士,他也是当年在迷雾中为民众奋斗的战士。
6 红军住处为啥失火?红军过老山界时,每到一处,全村或全镇的房屋和粮食被统统烧光。群众在谣言四起时,对红军很不友好。后来一天晚上,在广南镇,红军抓住了七八个穿红军服装的人。他们是广西人,龙胜县国民党政府所派,衣服是杀害落队的红军战士后得到的,任务是冒充红军,搞破坏。
7 强渡大渡河的红一团,屡建奇功,战果辉煌。后身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是平型关主力;后来阿部规秀也死于该团炮兵连的火力;狼牙山五壮士,也是出自这个部队。
8 陈毅除了《梅岭三章》,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还写过“天将午,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苏浙赣的冬天,寒入骨,游击队把芭蕉叶用火烤一会儿,铺在身上,入睡。有一只分队,因为严寒,牺牲几十个队员。红军在南方的三年游击战争,堪称艰苦卓绝的典范。
9 据说常凯申一生逢8不吉。后来台湾只有7路甲,然后就9路什么的,就不说了。说说前面的事情。唐生智非常迷信,他要求士兵带阿弥陀佛的标记。有一次常凯申检阅唐生智部队,第八军。结果鼓乐齐鸣、军号金光闪烁,常凯申的马匹受惊,常凯申落地。唐生智认为“他过不了第八军的关”。唐生智后来两次反他。1936年初,另一个迷信军阀陈济棠的哥哥去见常凯申,其兄精于相术。回来他对陈济棠说本年是常凯申的克年。陈济棠居然由此下定决心。和李宗仁发动两广事变。虽然事变失败,但年底,西安事变。陈氏兄弟由此认为相术不错。
先写这些,作为第一部分。啊,还有一个事,杨开慧在和爱人分别时,嘱托爱人打扮成一个医生。杨开慧说她和孩子们等他,他说一定会很快来接他们。20天左右吧。
他们当时心里肯定有最坏的打算吧。唯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辉煌军史中的小故事 1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红一团是685团一部 3 jj86 字28 2015-03-02 06:06:44
🙂独立团是老红一团的继承 3 xx28 字60 2019-02-07 00:56:01
🙂写错了写错了。 1 jj86 字75 2015-03-12 05:33:30
🙂呵呵,八路军是蒋介石的克星,原来是有算过命的。 4 唵啊吽 字59 2015-02-10 22:33:27
🙂好像39军也是出自685团,真不愧是头等主力 3 huolu 字0 2014-03-13 12:23:49
🙂根在徐老虎那头,跟红一军团关系不大 3 河蟹 字0 2014-03-13 14: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