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人文主义谈话录 -- 万年看客

共:💬261 🌺79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5)奈尔·德葛拉司·泰森:论太空探索对于文化的影响

我非常不喜欢一大清早作报告,因为你们全都十分警醒。你们的体内现在充满了咖啡因而不是酒精。我们都知道,任何人说的任何话在酒精的作用下听上去总是更加深刻,而咖啡因却没有这种效果。从来没有人在喝咖啡之后进行过深入的哲学对话。所以我也不知道今天这场报告究竟会怎么样。

太空探索是一个耗资三千亿美元的世界性产业,NASA的投资在其中只占很小一部分。想想这个份额究竟有多小是很有趣的。然而就是这样一点钱却激励了无数人的梦想。今天在座的各位企业代表只要接触过太空科学任务,就一定会在季度报表或者年度报表当中提到一笔。因为此类任务能够激励人心,能够将力量赋予从事此类任务的国家乃至全世界。

我们很清楚这一点。问题在于,就我的了解,太空探索圈子以外的人们大体上将我们视为一个特殊利益集团。每年全国预算都会分配到各个选区,各位选民代表则会争夺预算,为自己的选区创造工作岗位。对于那些没有NASA中心的选区来说,他们的代表会不会费心为NASA争取经费呢?恐怕一点也不会。因此万幸的是NASA一共有十个中心,分布在全国八个州,要不是NASA的代表范围如此宽阔,NASA究竟能否挺过此前的几十年都未尝可知。而且这八个州常年在民主共和两党之间摇摆,总体而言民主党与共和党在这八个州当中各占一半。因此对于NASA的支持很能体现党派平衡。但是人们依旧将我们视为特殊利益集团。

有趣的是,尽管太空探索的成果广泛且深入地应用于军事、气象预报以及通信等诸多领域,但是像这样的工作假如干得真好,就不会得到人们的注意。假如军事卫星网络完美地保护着我们,而且没有人攻击我们,没有人会多加留意。假如GPS导航系统运作正常,不会有人想到卫星系统,只想着尽快赶到目的地。这就像剃胡子一样,没有人会对你说,“嘿,你今天剃得真干净!”(笑声)没有人注意到才说明你剃得干净。又或者像修剪草坪一样。草坪修剪得越整齐就越没人注意。

太空是我们的文化当中一个重要的隐性因素,只要太空探索进展顺利,就不会得到人们的注意,或者会被视为理所当然。不久前我在参议院参加了商业、交通及科学委员会举办的听证会,讨论NASA的问题,讨论关于太空与抱负的问题。委员会一共由24位参议员组成,但是当天总共来了三位。我倒不是存心抱怨,只是和你们分享一下我的观察成果。这三人都来自NASA物产所在的州,分别是德克萨斯州、佛罗里达州以及新墨西哥州——最后这位大概是不希望新墨西哥州错失太空事业当中的应有地位。由此可见,参议员们也将太空圈子视为特殊利益集团,因为只有与NASA存在直接利益关系的参议员才出席了听证会。这三个人不是我最应该交谈的对象,你们三个赶紧回家吧,把那些尚且不理解太空探索意义的人给我换过来。我还想C-SPAN当天会不会过来转播听证会实况呢,可惜没有。我以为会议记录在存档之后就不会有下文了,不过当天的会场确实安装了摄像机,听证会的情况随后也发到了Youtube上面。万幸的是,参议院、众议院与总统的效力对象终于看到了这番场面。总统为我们效力,众议院为我们效力。我想说服的对象是某位参议员吗?不,我想说服人民,因为人民在民主制度当中理应起到关键作用。我可能只是一厢情愿,但我确实认为人民的确起到了关键作用。

再多谈一下关于“特殊利益集团”的话题:前几年纽特.金瑞契曾经在佛罗里达声称我们应当在月球上建立定居点(窃笑不止),我想大家都应该还记得自己听到这番话的时候在什么地方吧。顺便说一句,这番话的抱负并不比1961年肯尼迪号召登月更过分,因为肯尼迪那会儿我们就连能将人类活着送上天的火箭都没有。因此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金瑞契这番话居然遭到了不少方面的批评,这纯粹是党派隔阂作祟。有人采访我对于他的言论作何看法,我就分析了一下,说金瑞契的计划还有进一步商榷的必要,我大概不会使用“殖民地”之类的字眼,但是他的言论至少重新激发了我们太空探索的抱负。结果自由派媒体的报道标题就是《泰森力贬金瑞契登月提案》,而保守派媒体的标题则是《泰森认同金瑞契登月提案》。我认为这种党派分歧已经干扰到了进行实际决策所必须的共识。

但是我今天谈论太空的角度不是宣传,也不是商业,而是文化。我想谈一下文化当中的太空。人类第一架有能力飞出大气层的载具是V2火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自冯.布劳恩以下所有人都相信假如未来要开发太空,就一定要借用V2火箭的一部分技术。还记得V2火箭的外形特征吗?子弹式的外形与巨大的尾翼——尾翼!当时的汽车也有尾翼!你以为这些尾翼是从哪里来的?如果我们追问当年的汽车设计师,他们大概会说尾翼看上去很酷,而绝对想不到,或者说不会用前额叶有意识地想到V2火箭。

什么时候尾翼不再时兴了呢?后来我们意识到V2火箭的尾翼并不是登月载具所必需的结构,于是我们的火箭外形开始向土星5号靠拢。顺便说一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科幻故事里的火箭也都是有尾翼的。当年的科幻电影里所有的火箭都有尾翼。《丁丁上月球》漫画里的火箭就有尾翼。但是自从土星5号面世以来,这些尾翼就消失了。尾翼张扬的57版雪佛兰贝莱尔跑车怎么就淡出了呢?设计师大概以为尾翼只是过时了而已。又或者太空在很深的层面上干涉了他们的艺术创作。

接下来呢?六十年代滚滚而来,我们大张旗鼓开赴月球。人人都知道这一点。我们发动了革新,我们革新了文化。之所以说当时的文化是革新文化,是因为每个月、每个周的报纸大标题都是新一场太空探险。因为我们正在不断突破太空前线。当你突破了太空前线,当天的报纸必然有值得一说的新内容。每一次双子星任务的目标都比前一次更高,我们总会在完成上一次标准之后再更进一步,取得一点额外的成就。我们用阿波罗任务取代了双子星任务。我们飞向了月球——姑且还不能登月,这方面仍需努力。这是什么时候的事?这是1968年。待会儿我再回头细说。

六十年代还有什么事呢?当时人人都在梦想未来。人尽如此。1964年纽约世博会的主旨就是梦想未来。无关昨天,无关今天,而是着眼于明天,只有通过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天才才能在今天成为现实的明天。所有人都知道这一点。太空如何影响了这种文化呢?看看世博会上的地球仪(Unisphere)就好了。如此美丽的钢质地球模型,为什么要围上三个光环呢?如果你去问设计师,他有没有受到约翰.格伦三次环绕地球飞行任务的影响,他大概会不以为然。但是光环的数目就是三个,不是两个,也不是四个。而且光环的方向也不是平行于两极,而是平行于赤道。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历史上最血腥的十年。每一周都有服役人员死在战场上并且登上报纸,民权运动此起彼伏,充斥着每周的新闻。其中尤以1968年为甚,从二月的春节攻势到马丁.路德.金与罗伯特.肯尼迪的遇刺,等等。然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依然在梦想着未来。我们已然怀抱着这样的梦想,这个梦想依然重要。《星际迷航》在这一年首映,还有《阴阳魔界》。后者在我看来是史上最伟大的电视剧集之一,其中每三集就有一集太空故事,或者说披着太空外衣的其他故事。我们在太空当中的存在不仅影响到了工程师、数学家与科学家,还影响到了人类的创造力层面,也就是所谓的文化。我们正生活在这种文化当中。这可算不上什么“特殊利益集团”。

1968年12月,阿波罗8号任务成了这一年的压轴戏。不考虑在座各位,这次任务今天很多人可能已经想不起来了。这次任务是第一次前往地球以外目的地的太空任务,尽管并未登月。任务期间拍摄了一张照片,画面是地球从月平线上缓缓升起——其实这张照片名字起错了,因为从月球表面来看,地球的位置其实是相对固定的,只是因为飞船当时在绕月旋转,所以地球看上去才会从月平线上升起——这就是著名的《月球地出》。这张照片以迥异于地图的视角向人们展示了另一个地球,不再有国与国之间的颜色差异与国境线,只有自然的本来面目:海洋,大地,白云。人类来到了月球,却发现了地球。我说这是人类首次发现了地球。

这对文化有什么影响呢?我这里有一份清单,你先看看,然后再解释一下太空并没有对清单上的条目起到影响。但是我只要后退一步再看,就会心想,“等等!”1962年,蕾切尔.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绿色人士普遍将这本书的出版当做生态学与环保运动的开端。这本书当时的确是畅销书,但是在我看来这本书充其量只是播撒下了环保运动的种子并且松了松土。我认为真正的开端是1968年《月球地出》照片的发表。同样在1968年,《全球目录》(Whole Earth Catalogue)创刊。在《地出》照片之前,这份杂志采用了另一个版本的封面。但是《地出》一经发表,立刻就成为了这份杂志的招牌封面。这张照片首次使人们意识到了地球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各个国家的累积。一个整体。7个月后的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随后在1970年与1972年又两次登月。所以来看看随后的事件吧。1970年,《清洁空气法案》获得通过。1963年与1967年都曾有人提出过类似法案,但是真正通过还是在1970年。第一个地球日设立于1970年3月。环保署成立于1970年,此外这一年还上映了一部伪纪录片《生物大观》(Hellstrom Chronicle),这是第一步在剧院公映的纪录片,走得是恐怖片路线,内容是昆虫在食物系统当中的作用,旨在让人们考虑自然。医生无国界运动同样发起于1971年——他们怎么想到“无国界”这个短语的?这个短语在《月球地出》发表之前从来没有没有人想到过。全国每一间教室的每一张地图上都画满了国家。DDT在1972年遭到了禁用,而不是《寂静的春天》出版后不久。我们依然前往月球,我们依然回望地球。1971年《净水法案》获得通过。1972年《濒危物种保护法案》得到提出。后者在六十年代推出过两个版本,1973年正式通过。汽车尾气转化装置,1973年。无铅汽油,1973年。当时我们已然还深陷在越战当中呢!国内大学还在闹学潮呢!但是我们依然抽出了时间来考虑地球。这就是太空对于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无价的。太空探索为我国与全世界开启了审视生命、审视这个我们所共享的行星的全新视角。

对于太空在思想与感情上抱有浓厚兴趣的新一代人也在这个时代成长了起来。太空无处不在:艺术品、好莱坞电影、电视、小说,等等。因为每一周我们都在突破太空边疆。当时我们不需要什么特别项目来说服人们相信学校应当注重科学教育,工程学与数学对于社会有用并且能够强化国家认同。因为每一天的报纸大标题都在反映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这些大标题。而带来这些创新的正是科学家、工程师与数学家。这一切都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结束了。我还收藏了很多当时的杂志,从《生活》到《时代》,从五十年代以来,隔不了几期杂志上就会出现关于“明天”的文章:明天的住宅,明天的交通,明天的城市。这就是当时的文化,这就是当时的心态,这就是当时的时代精神。然后这一切就都停止了。我们不再突破太空边疆了。我们转向了工程学上的边疆。我们开始研发可以重复利用的飞船,尝试在无重力条件下修建大型空间站。在接下来的十到二十年时间里我们一直在这么做。这是在突破工程学上的边疆,但却不是太空边疆。

为了更直观地说明这个问题,想一想我前面提到的教学用地球仪吧。假如将地球缩小到地球仪的大小,那么火星与地球的距离是多少呢?一英里,月球距离地球多远呢?30英尺。教科书一直都误导了我们,因为教科书要将地球与月球印在同一页上,所以我们一直以为月地距离比实际上要近得多。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都上当了。如果将地球画成三英寸大小的圆圈,那么地球与月球至少也要隔着好几页。火星远在一英里之外,月球远在30英尺之外。国际太空站距离地球只有八分之三英寸。这可不是突破太空边疆。至于大气层的厚度在这个比例尺之下仅仅相当于地球仪上的漆皮。我们呼吸的空气就只有这么薄。我们以为的空气海洋其实也就仅仅相当于苹果皮的厚度。现在有些太空企业家将游客带到大气层边缘就算进入了“太空”。作为天体物理学家,我看看地球,再看看宇宙其他部分,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呢!努力吧各位。

我们目前在美国的问题是什么呢?我们的经济疲软衰落,人们对于基础研究失去了兴趣,工作岗位流向了海外。政客们的解决方法是什么呢?我们需要提升孩子们的科学水平,那就增强学校里科学老师的能力吧。给你个创可贴,先拿上这几个美元花着吧。工作流向海外,修建几个社区中心就能把工厂留住了。又一块创可贴。创新产业需要提升,那就往里面投钱。这些都是创可贴,解决不了问题。我们现在真正应该做的,就像我已经重复了无数次的那样,就是将NASA的经费翻番。目前每一美元税金有半美分流向NASA,就是这半美分资助了国际太空站、哈勃望远镜、火星车与开普勒计划。我说我们将这半美分提升到一美分好了。我的观点可能不太正统,但是我不想仅仅受到单独一个目的地的驱动。好比说我们想去火星就造一艘去火星的飞船。那样的话宇宙其余部分怎么办呢?有了翻倍的预算,我们就可以建造一艘能前往任意目的地的飞船。按这个按钮去月球,那个按钮去拉格朗日点,下一个去火星,中途遇上小行星还能拐弯回避。我想要一艘能够前往整个太空的飞船。

当年艾森豪威尔总统见识过了德国高速公路系统如何挺过了极端天气与大规模军队调动的考验之后说:“这玩意儿美国也应该有”。他说服众人在美国兴建了洲际公路网。他并没有说“我们就在纽约与洛杉矶之间修一条路吧。”洲际公路以你能想到的任何方式连接了所有人,这才是构建系统的方式。我这人不搞歧视:你想在月球开展军事活动吗?按个按钮就好了。你想在月球搞旅游业吗?按个按钮就好了。想在月球上开矿吗?还是一个按钮的事。科学家想去火星寻找生命,那也可以。一艘飞船满足所有人的太空利益。如果你这么做,太空边疆必然每周得到突破。而且我向你保证,每一周的新闻大标题都会反映这方面的突破。宇航员与工程师们从火星土壤里提取了水并且分解成氢气与氧气,这样火星就成了火箭燃料的加油站,前往火星的飞船再也不用携带双份燃料了。科学家们在月球开采出了氚-3,将其带回地球或许不够经济,但是至少可以在宇宙当中的其他地方修建核电站了。不管是从地缘政治利益、军事利益还是经济利益来说,太空都会成为边疆,每一周都会有新的发明,每一周都会有新的专利。因为太空探索很困难,太空探索很危险,太空探索也很刺激。而且所有这些创新都会成为新闻大标题,而大标题又会自上而下地渗透到学校教育体系当中。用不着依靠特别项目来说服孩子们相信做工程师很酷,仅仅依靠太空探索在文化当中的存在就能让他们知道这一点。我们的梦想将会再次得到启动。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创新就是经济的驱动力。将NASA的经费翻番不是施舍。绝对不是施舍。现在人们都以为向NASA投钱是施舍特殊利益集团。米特.罗姆尼当时当时批评金瑞契的时候说他只是想要通过施舍NASA来应和佛罗里达的选民而已,假如他在新罕布什尔州就要改口谈论修建桥梁的问题了。他的错误在哪里呢?这番话反映了极大的误解:“施舍”NASA这种说法本身忽视了实际上NASA 正是我国经济的根本驱动力。NASA的文化驱动了创新文化,而创新文化正是二十一世纪经济的支柱。对于我国花在NASA身上的钱能够起到一座发电站、一条公路或者一座桥梁起不到的作用。我不怕说这个话。在座各位可能都是圈内人,还要考虑避嫌,但是我不怕。你知道怎样才能避免工作岗位流失海外吗?不是依靠减税优惠,而是依靠创新。因为新岗位是我们首创的,而外国还没摸着门呢。当然外国也会创新。好啊,等他们赶上来的时候再给他们就是了。既然整天都说全球经济,那就不能抱怨企业把工厂开办到人工更便宜的地方去,要不然就算不上全球经济了。所以解决工作流失的方法不是高筑墙,而是通过创新从根本上避免这个问题。我们确实需要教师培训,但是仅仅这样做还不够。我们可以培训一批了不起的中学老师,但是学生们从教育体系里走出来之后就一定能成为科学家吗?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已经损失了整整一代聪明孩子,他们现在全都变成投资顾问或者律师了,因为他们在科学领域无处可去。如果有一个野心足够大的科学项目,你就能把这些孩子一网打尽。NASA的招工范围包括生物学家——我们需要寻找外星生命,还包括化学家、地理学家、天体物理学家。不止如此,我们还需要电气工程师,机械工程师,结构工程师。NASA就是支持一切科学的机构。

如果我们拥有创新文化,我们就能恢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精神头,只不过这次没有耗资昂贵的战争从旁作乱了。顺便说一句,假如中国人决定在火星上修建军事基地,那么十个月之内我们美国人一定能登上火星。中国人只需要泄露出一份相关备忘录来,我们这边就会用一个月时间筹资、设计并建造飞船,九个月时间飞行,十个月内正好抵达火星。美国人在自我感觉遭到威胁的时候能够拿出怎样的手段早已举世皆知了。我们依然保留着作出如此反应的能力。但是我们不能再将对NASA的拨款视为施舍了,而是应当将其视为投资。因为假如我们失去了探索太空的决心,我们也就失去了作为一个国家精神方面、情感方面、智识方面、创造力方面以及经济方面的抱负,美国的未来也将就此消逝。谢谢各位。

通宝推:为中华之崛起,bayerno,天狼星,大势至,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