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话商君】说秦国(二) 逆境中杀出一条血路 -- 履虎尾

共:💬17 🌺16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话商君】说秦国(二) 逆境中杀出一条血路

秦国,赢姓。从秦穆公时期开始强盛,成为举足重轻的一个大国,被列为春秋五霸之一。将秦同春秋时期的强国如齐楚晋等做个比较后发现,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立国晚,是一个新兴的强国。

关于秦的起源,历史上有一个传说。《史记秦本纪》说道:“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赢氏。”

从这段内容可以分析出,秦或许也是个古老的民族,很可能起源于东方;以玄鸟为图腾,以嬴为姓;善于治水,以农业为主业;擅长牲畜养殖。当然,《秦本纪》中关于起源的这段说法,与《商颂》中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实在是太过雷同了,我们很难将其作为信史来看待,只能说这是“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罢了。

夏、商两代的秦人,尚矣。到西周中期孝王时候,嬴姓部落聚族居住于西犬丘(约在今甘肃礼县)一带。周孝王听闻嬴姓部落的一个成员名叫非子的擅长于养马,就命令非子在汧水渭水两河之间替王室牧马。非子认真养马,“马大蕃息”,周孝王十分满意。为表彰非子功劳,周孝王以一块五十里之地“秦”(约在今甘肃清水一带),封非子为附庸,从此非子一支才以秦人自称。而秦人的母族原来的嬴姓部落继续居住在西犬丘一带。

非子号“秦嬴”,非子封秦是秦政权开始的标志。初封的秦政权政治地位很低,仅仅是个远僻西方、与戎狄杂处的“附庸之国”,充其量是个氏族部落的分支而已。秦嬴生子“秦侯”,为秦的二世祖。秦侯在位十年,生子“公伯”,为三世祖。公伯在位三年,生子“秦仲”,为秦的四世祖。

秦仲继位时,已经到了周厉王时期,“厉王无道,诸侯或叛之”,西戎也开始起兵造衅。居住在犬丘一带的秦人本族嬴姓部落,被西戎夷灭殆尽。周宣王即位后,任命秦仲为大夫,命令秦仲反击西戎。面对着家仇国恨,秦仲慨然应命。秦仲的后半生,无日不在同西戎厮杀之中。秦仲攻灭了大骆之族,兼并了大骆的土地。秦仲在继位后的第二十三年,战死在战场之上。

秦仲留下了五个儿子,其长子为“秦伯”,即秦庄公,为秦的五世祖。周宣王交给秦伯兄弟七千士兵,命令他们讨伐西戎,替父报仇,完成秦仲未竟的事业。秦伯五弟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西戎,收复了秦人故居西犬丘。周宣王很高兴,封秦伯为“西垂大夫”,把犬丘的地盘也复封给了他。这样,秦人至少就已经有了三块地盘,一块是母族故地西犬丘,一块是本支封地秦,还有一块是秦仲夺得的大骆之地。庄公(秦伯)在位时间很长,达四十四年之久,一直在同西戎进行斗争。

使秦政权由“附庸之国”上升为一方诸侯的,是庄公的儿子、秦的第六代首领秦襄公。秦襄公本是庄公(秦伯)的次子,长兄名叫“世父”。世父不愿意坐享太平,说:“西戎杀死了我的祖父秦仲,我要替伯父报仇,不杀掉戎王绝不罢休。”于是世父率军攻打西戎,让二弟襄公做父亲的继承人——太子。总之,秦同西戎的斗争一直是现在进行时,秦的势力也因此而一天天成长壮大着。

“赫赫宗周,褒姒灭之”。秦襄公七年(前771年),那场著名的“褒姒之祸”发生了,西戎犬戎与申侯攻打宗周,杀幽王于郦山之下。秦襄公率领军队前来救援,作战英勇,立有战功。周平王东迁时,襄公又率军前往护送。周平王很是感激,因此封秦襄公为诸侯,并许给了一个空头人情,把已被犬戎占据的关中故地送给自己的救命恩人:“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

《秦本纪》郑重记载曰:“襄公于是始国,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乃用骝驹、黄牛、羝羊各三,祠上帝西畤。”这样,经过六代人的努力,一个中等强盛的诸侯国在西北高原出现了。

在秦兴起的同时,东方各诸侯国都在做些什么呢?从非子到襄公这百年左右时间里,还处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既然周天子还能控制天下大局,各国诸侯也就只能继续按部就班的享受着太平,卫、鲁、陈、蔡、宋等周初封建的大国,其实力或许也有缓慢的发展,但基本上一切照旧,变化不大。同中原地区相反,周边地区在这百余年时间,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南方的荆楚在不停地鲸吞,国土日益庞大;东方的齐国在同夷人的斗争中越来越强;北方的晋国也在同戎狄的战斗中扩展了地盘和实力。

秦国的正式建立同周王室的东迁是同时的。东迁之后,王室衰微,威望扫地,开始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春秋时期。从天下大治到天下大乱,这给了中原地区的各国诸侯以发展的机会。然而,卫、鲁、陈、蔡、宋以及郑等这些春秋初年的一时之雄,都错过了大好时机,没能突破量变而有个质变的发展。考察原因,除了受到狭窄的地理环境的限制之外,内部的争权斗争极大的削弱了他们自身的力量。

郑国受封虽晚,进入春秋时期却是最先崛起,郑庄公入许、伐宋、救齐,一时之间,俨然一副中原霸主的“范儿”。然而,郑庄公死后,郑国陷入混乱,郑庄公有八个儿子,其中的四个先后为君,反反复复,无休无止。清高士奇对此评论说:“忽(昭公)入而终出,突(厉公)出而终入,子亹、子仪立而不终。当是时,郑有四君,棼若乱丝矣。”以后呢,郑国沦为争霸的战场。郑国地处天下之中,不论哪国争霸,首先都要伐郑。在晋楚争霸的八十几年里,郑国遭受战祸七十多次……惨啊就是一个字。

卫国是康叔的封国,地处殷商的王畿地区,曾经是中原地区最强盛的封国,周公交给康叔强大的武力用来监视殷商顽民。康叔权势极重,兼任周王室的司寇,成周的八师军队也归他指挥。然而,进入春秋以后,卫国发生争权夺利的斗争。州吁谋逆于前,宣姜搆乱于后。接着,卫懿公继位。这位卫懿公是一个老“粉丝”,一心钻研鹤类,结果,被北方的狄人给掀端了老巢。可怜的康叔之国啊,只剩下遗民男女七百三十口。虽然后来国力有所恢复,但重新强大起来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鲁国是周公的封国,数百年后鲁国人民对此还念念不忘:“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乃命鲁公,俾侯于东,锡之山川,土田附庸……”鲁国在春秋初年也是大国,甚至能同强大的齐桓公相抗衡。庄公十年春,鲁国曾经在长勺一举击败齐军。夏,又在乘丘击败齐宋联军。庄公十一年,宋军前来复仇,庄公在鄑再次大败宋军。然而,鲁庄公死后,鲁国陷于共仲之乱,正所谓“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也。等内乱平定,僖公继位后,鲁国先是追随齐国做跟班,后是紧跟晋国当随从,霸主之梦已然成为旧日黄花。

此外,陈、宋等其他诸国,内部斗争一直此起彼伏,无休无止。太史公曰:“春秋之中 ,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中原地区原来的大国,本来就缺乏发展的空间,再加以内部的争斗,衰落下去是无法避免的命运。

西方的秦国同上述中原诸国不同,除了在第九位君主“出子”时候出了点问题之外,秦政权内部一直相当的安定。国内平稳的政局,保证了秦国可以全力向前发展,对外扩张。

秦襄公在护送平王之后继续对犬戎作战,一直打到了岐山附近。接着,襄公的儿子第七位秦君秦文公大败犬戎,扩展国土到达岐山一带,收复了大片土地以及土地上居住着的周朝遗民。秦文公甚至还派人前往洛阳,要把岐山以东的土地献给周王室,假惺惺地表演了一出好戏。接着,文公的三世孙第十位君主秦武公登场,武公伐灭彭戏氏,势力扩展到达华山之下。接着,秦武公又灭了邽、冀两处的戎人,在邽、冀两地设置地方机构——县。其后不久,秦武公又接管了杜、郑二地,同样在这两个地方置县(关于县,以后慢慢再说)。到秦武公的孙子第十二位君主亦即秦穆公的长兄秦宣公时,秦人已经到达了黄河西岸。在河阳,秦宣公同晋国军队遭遇,一场苦战,打败了晋军,向天下证明了秦的大国地位。到第十四位君主秦穆公时候,秦国已经置身于春秋五霸之列,为天下四强之一。

把秦国的发展史同中原诸国做一番比较,履虎尾无限感慨于孟夫子的高度概括:“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关键词(Tags): #非子封秦#襄公始国#秦本纪#左传纪事本末通宝推:廖石,二宝,桥上,河蟹,里海虎,江南水,老光,liy41,浣花岛主,大鹏翔宇,波波粥,朝雨,老老狐狸,飒勒青,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