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报告,我要说张爱玲的坏话 -- 玉垒关2

共:💬374 🌺3054 🌵2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先是找了n个女的

胡这么干,让内心孤傲的张去干吗,三人行还是n人行?

张后来经此巨变,心灰意冷,影响到创作的气氛和素材。在素材上表现就是封闭,不接受很多新鲜的事物。在心态上表现就是没有了年少轻狂的才气,笔触荒芜许多。胡自己的话说:她要枯萎了,这话虽然说起来似乎有托大,倒是也符合事实。胡的确比较理解张,可惜大节太亏,骨子里就是个贱人,还最拖累别人。

钱的问题,张在上海也未必就那么缺钱。就是胡给过一些钱,基本上也差不多两下扯平了吧。野史说胡的情人到上海找张要打胎,那个时候打胎手术还是比较贵的。张当了镯子去给胡的情人打胎。张在认识胡之前已经开始在上海出名了。张自小被父亲誉为有天分,但是后来父女情薄,张跟着传奇的母亲过活,偏母亲虽然一直是张的偶像,但是也算个天性较为凉薄的人。张经历了这样的父母,去香港的时候以为自己在学业里可以找到点归宿感了,没想到开仗了又回来。好容易写点东西可以养活自己了,不必看人脸色,觉得似乎有自尊了可以发挥天性的时候,就在这个当头遇上了胡。而胡又是个惯于做小伏低忽悠女的上钩的老手。

胡就是捧她也是有目的性的。个人觉得。这类人如果我遇上,第一反应是赶走,因为总让人感觉居心不良。可惜张这号人,内心伤口太深,偏想着让胡给填补下,以为能够温暖起来。就像后来在争议很大的色戒里面所描述的,王佳芝以为易先生是真爱她。他们结婚的时间是非常短暂,张却为此背了一辈子的包袱。可见情商很重要。

色戒是张写的比较晚的作品,是后来才写的,而且还改过许多次。最早的故事梗概可能确实是取材于胡讲述的故事。另外,胡讲的故事可能跟后来的报道什么的不同,当然也跟后来大家发掘的史实也不一样。但是具体当时是怎么回事肯定是无法考证了。这不是给她抹粉,这还是很可能的。想我所知道的报道的事实里面,四例报道全部跟事实有一定的出入。群众的闲谈碎语,跟事实和报道比起来,差别就更大了。所以后来这么对号入座,我是觉得没什么意思的。当然,把革命者写的非常幼稚,而且把一些事情写的没有根基,这肯定是让人不爽的。但是,这事实上是个结构性的成分,如果没有革命者的那些做法,就无法衬托出王佳芝本身后来的举动的意义何在。王佳芝在革命里找不到方向和认同,才会上易先生的套。这跟张本身在自己的家庭里面找不到亲情,在社会上又有找不到位置的感觉是有相通之处的。因此被骂,我不觉得不该骂,但是我多少觉得有点不值得骂。因为从创作的角度来说,这个情节很难被替代,除非架空时代或者修改故事框架。

后来到了美国,张若是遇上一个合适的人,或许能好点,但是没有。于是最后的日子大都浪费在孤处斗室和孑身来往的生活里,能看的作品也就那点关于红楼梦的东西,还是改了许多遍的。反反复复的改,我窃怀疑是因为没什么可以做且喜爱的东西了。

最后留下的未出版的三部小说,反复改反复改,却不见佳。小团圆和另外两部都是自传体。我看到有个心理学分析说,这其实相当于一种心理上的自我调养,反复的叨叨那些自己过去的事情,有点象祥林嫂在祝福中的做派,病态而真实。

所以每次看到说什么张是小资的代表啊,公知的最爱啊我就想笑。当做精神分析的标本倒是很好,早年的一些作品也还可以看看,某些看法也比较到位(可惜用不到自己身上来),但是说扯到这俩头衔上去,那就太搞笑了。某些人纯粹是拿着鸡毛当令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