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一些凌乱的想法,想到哪说到哪 -- puma2011
本篇要讲讲美国的经济复苏,再工业化,进而讨论TPP。这三个题目分别可以写一本,不,几本书,断无可能在一篇文章中说清楚。此外我 的能力学识资料储备也不够,所以必然无法细致客观。但俺还是写在这里,算是自娱自乐。屌丝吐槽么,不要要求太高。
美国经济这几年搞得不错。sp500屡创新高,今天收盘1888点, 已经大大超过2000年Tech bubble 和2008 年housing bubble的最高点,而且目前而言还没有明显的泡沫(图一, sp500 以及 PE ratio)。高手如云的西西河早已论证多次这是美帝的阴谋,这俺就不发表评论了。不过对于一个屁民而言,有什么能比这个让你更加收益经济的发展呢?(中国的房产除外。)
在展望未来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过去的十几年都发生了什么。这将有助于我们理解美国所谓的再工业化战略以及TPP。
1.)首先从对美贸易角度观察。图一, 美国从中国,香港, 台湾,日本的历年进口百分比, 1985 - 2013。
这张图有几个有意思的发现:
a.)美国从中,港,台, 日进口总量占美国进口总量的百分比大致是恒定的,大约在25-30%之间变动
b.) 中国的对美出口过去20几年增加了110倍,那么很显然,其他三家的对美贸易比例自然大幅度减小。 也就是说:中国的崛起并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严重的动了港,台,和日本的奶酪。当然,考据严谨的同学会质疑说应该考虑世界市场而不是美国市场,我们暂且忽略这个质疑 - 根本原因是俺没时间去搞数据。
c.)从这个图我们更进一步可以认识到香港一国两制及伟大光荣正确的党的收买香港精英阶层来治港的政策是必然失败的。无他,在中国大陆的开放过程中,普通香港老百姓是最大的loser - 资本家可以到大陆开厂赚取利润,但资质平平的普通人可就无路可走了。同理可推测,企图靠经贸和经济收买统一台湾只有在中国大陆能弥补台湾损失的对外出口以后才有可能。(这个么,如果党损害大陆屁民多多关照台湾屁民,还有那么一丝可能)。具体论证请看河里hullo的相关贴子。
图二:美国进历年进出口总量,贸易赤字 1960 - 2013 。从这张图有如下观察:
不管媒体如何渲染国际化的坏处,美国的出口量在过去50年也是飞速增长的,2013年是1960年的87.5倍,2000年的2.11倍。这个速度当然比中国慢,但我希望看了图以后,大棋们在质疑美国不产东西不出口而只是靠金融吸血之前再想想。
2.) 其次,从制造业角度来看。有如下三个事实:
a) 美国占全世界制造业附加值的比例从1980年的30%下降到了2012年的18%。除了克林顿时代的短暂上升以外,布什年代是严重下降。中国于2010年超过美国。
b.) 但是,虽然排名下降,我们要注意到美国从2005年到2012年间工业附加值实际上升了5%。见图三,各国制造业附加值变化,2005 - 2012。
c.)可是我们都知道,过去十年是美国制造业失落的十年。比如说美国制造业总就业人口从2000年到2010年减少了近600万,相当于30%的总制造业人口。
以上三点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美国在过去十年中,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用60%的制造业人口获得了比2000年更高的制造业产出 - 这才是制造业job减少的主要原因 - 资本总是血淋淋的么?这个道道,联储的经济学家们早有类似结论, 只不过媒体选择性的不说而已,媒体需要一个目标来指责。另一个不那么直接的结论是,中国制造业份额的增加,主要还是依靠把整个市场做大并且依靠中国人民的勤劳和低成本把持了这些市场。从这个角度而言,全世界得感谢中国。(这个有辅助证据,不在这里赘述)
我们再深挖一下制造业职位的丢失。图四 美国制造业工作流失,按主要行业分类,2000- 2007。( 注:接下来2007-2009 还有一波大规模流失,但09年以后基本稳定下来。我懒得画图了。)从本图可以看出来,工作流失的大户依次是 纺织/制衣,电脑,冶金,汽车,造纸,化学,家具。毫无疑问,很大一部分工作去了中国。这些行业大体有分为三类:
1. 劳动力密集: 如纺织,家具,以及某种意义上电脑.
2. 能源/环境密集:如冶金, 化学, 造纸
3. 美国人自己玩死的: 如汽车
好了,历史交代完毕。重要的是要往前看,美国的再工业化究竟是不是很多人说的肥皂泡呢? 如上所述,既然美国资本家用2/3的劳动力生产了比原来更多的附加值,那为什么bother about 再工业化?我认为主要是两点:
1.) 国际竞争的角度。美国目前依然占据食物链的上游,但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实上只有经济体提供足够庞大的中下游产业,才有可能有资源长期孕育发展高端产业,不管是从市场培育的角度还是技术发展的角度。这个现象,在华为的成长过程中应该是显而易见的;相反,一个公司如果听任对手在低端市场中做大,蚕食中游市场,那么他的高端市场迟早要被干掉。放到国家竞争上是一个道理,庞大的产业工人群体是产生天才的土壤。美国的精英阶层不用说,肯定明白这个道理。
2.)财政平衡的角度。失去制造业的工作,目前而言影响最大的是原来的中产群体。而庞大稳定的中产是美国稳定的基石。产业工人丢掉工作,美国财政还得养起来,慢慢这些人就废掉了,成为国家的长期负担。这就是为什么Janet yellen 对labor participation rate 结构性下降忧心忡忡的缘故。从这两点而言,奥巴马提出复兴制造业,是对症下药,非常具有远见卓实。
目前美国的再工业化,有如下几个有利条件和鲜明特点:
1.)中美之间的劳动力成本差距在飞速减小。BCG估计的小时工资差距从2006年的17美元降到2014年的7 美元。当然,有人会说BCG就是个Joke,数据是垃圾。我无法反驳,只能引用一则旧闻,克莱斯勒的jeep工厂,生产线上的工人tier1 new hire赚$14一个小时。各位有知道的说说上汽的工人赚多少?
话说回来,尽管劳动力成本的差距在减小,有些产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是永久的失去了。典型的就是纺织和制衣业,以及某种程度上电脑生产。所以美国的再工业化绝无可能是个全面开花的过程。
(待续)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原手 字10 2014-05-31 19:59:10
🙂说两句 59 看得真过瘾 字1162 2014-05-29 22:53:04
🙂你要在国内正常 5 forger 字234 2014-06-10 22:15:41
🙂二,美国的再工业化及TPP(上)
🙂我不大赞成”再工业化“这个概念 1 PBS 字356 2014-09-24 20:22:16
🙂买印度银行股 forger 字28 2014-06-10 22:09:40
🙂给你一个汽车产业工人的实际收入数据 14 天地外流江 字40 2014-06-02 09:23:05
🙂哇,这点钱够干什么的? 金口玉言 字52 2014-09-03 17:4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