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经》中的植物 -- 桥上
————————————————————
粟和黍
————————————————————
粟与黍形态有点相近,但有攒穗与散穗之分,二者的甲骨文字形也可佐证:
下面是出自徐中舒先生《汉语古文字字形表》页二八一、二七二的“黍”、“粟”甲骨文和金文字形对比,反映二者在粒形和穗形上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
游修龄先生指出:
清|沈维钟《夏小正汇考》:“自唐人误以穄为稷,于是稷几为不黏之黍。不知稷即今小米,不黏者称稷,黏者称秫,其穗丰茸而俯偃,黍则粟粒如小麦,其穗疏散而舒扬。”(《论黍和稷》(《农业考古》1984年02期))
————————————————————
谷、稷、粱、禾,都是粟的别名,除此之外,还有重、穋、稙、稺以及璊和芑:
《汉语大字典》稙:孔颖达疏:“重穋稙稺,生熟早晚之异称耳,非穀名。先種曰稙,后種曰稺……后熟曰種,先熟曰穋。”《汉语大字典》稑:《广韵屋韵》:“稑,種稑。先種后熟曰種;后種先熟曰稑。”据此,则重、穋、稙、稺这一组四种名称都是指谷子的播种期不同,收获期亦异的不同变种,当然这类称呼也可能扩展到指所有的谷物。
而璊和芑则分别是红色茎叶及种子的赤粱粟和白色茎叶及种子的白粱粟。都是谷子的别种。
与茎叶匹配,谷子的种子也有各种不同的色彩,下面是网上的一张五彩谷子的图片:
————————————————————
黍也有一些不太一样的变种,穈是红色的黍,秬和秠都是黑色的黍,但秠是每壳内有两粒种子的变种。而秬则更加著名,由这种黑黍子酿的酒(秬鬯)可是传统的御酒,“秬鬯一卣”是历代帝王颁赐有功之臣的保留曲目。
卣(yǒu)是盛酒器,下面是西周-伯各卣的图片(截自网上):
——————————————————————
以下是我摘抄的《汉语大字典》对这些字的解释:
稷(jì):谷物名。古今著述,形态不一。
禾(hé):古代指粟,即今之小米。《说文禾部》:“禾,嘉穀也。”段玉裁注:“嘉穀亦谓禾,民食莫重于禾,故谓之嘉穀。……”《书微子之命》:“唐叔得禾,异亩同颖,献诸天子。”《吕氏春秋审时》:“得时之禾,长秱长穗,大本而茎杀,疏秽而穗大,其粟圆而薄糠,其米多沃而食之彊。”《淮南子墬形》:“洛水轻利而宜禾,渭水多利而宜黍。”
粟(sù):粟谷。今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叫小米。宋-罗愿《尔雅翼释草一粱》:“故不以粟为谷之名,但米之有孚壳者皆称粟,今人以谷之最细而圆者为粟,则粱是其类。”《本草纲目穀部粟》:“粟,即粱也。穗大而毛长粒粗者为粱,穗小而毛短粒细者为粟。”汉-晁错《论贵粟疏》:“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时成也。”唐-李贺《长歌续短歌》:“渴饮壶中酒,饥拔陇头粟。”宋-杨万里《舟中小雨》:“漠漠轻寒粟脱肤,酴釀半落牡丹初。”
粱(liáng):粟。《说文米部》:“粱,米名也。”朱骏声通训定声:“按即粟也。”《篇海类编食货类米部》:“粱,似粟而大,有黄、青、白、三种,又有赤黑色者。”《本草纲目谷部粱》:“粱即粟也。考之《周礼》,九谷、六谷之名,有粱无粟可知矣。自汉以后,始以大而毛长者为粱,细而毛短者为粟。今则通呼为粟,而粱之名反隐矣。今世俗称粟中之大穗长芒,粗粒而有红毛、白毛、黄毛之品者,即粱也。”《诗小雅甫田》:“黍稷稻粱,农夫之庆。”《齐民要术粱秫》:“粱、秫并欲薄地而稀,一亩用子三升半。”《西游记》第六十九回:“滑软黄粱饭,清新菰米糊。”
穈(mén):谷的一种。初生时叶纯赤,生三四叶后,赤青相间,七八叶后,色始纯青。《集韵脂韵》:“穈,苗赤曰穈。”宋-沈括《梦溪笔谈药议》:“秬、秠、穈、芑,皆黍属,以色为别,丹黍谓之穈。”
[滿氵换禾,同穈](mén):同“穈”,也作“虋”。《集韵魂韵》:“虋,《说文》:‘赤苗嘉穀也。’或作穈,[mén门,滿氵换禾,同穈]。”《篇海类编花木类禾部》:“[mén门,滿氵换禾,同穈],同穈,赤粱粟也。”
芑(qǐ):一种良种谷子,白茎。也叫白粱粟。《尔雅释草》:“芑,白苗。”郭璞注:“今之白粱粟,皆好穀。”《诗大雅生民》:“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毛传:“穈,赤苗也;芑,白苗也。”陈奂传疏:“赤苗、白苗,谓禾茎有赤白二种。”
黍(shǔ):《说文》:“黍,禾属而黏者也。以大暑而种,故谓之黍。从禾,雨省声。孔子曰:黍可为酒,禾入水也。”段玉裁据《广韵》改作:“黍可为酒,故从禾入水也。”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甲文)或省水。黍为散穗,与稻不同,故作(散开)之状以象之。”《本草纲目禾部黍》:“稷之黏者为黍,粟之黏者为秫,粳之黏者为糯。”《诗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穗。”唐-杜甫《羌村三首》之三:“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宋-王安石《后元丰行》:“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黍类的子实,即黍子的简称。《论语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元-赵孟頫《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黑黍可酿酒,在牢羊豕肥。”\
秬(jù):《尔雅释草》:“秬,黑黍。”陆德明释文:“秬,黑黍也。或云,今蜀黍也,米白穀黑。”邢昺疏引李巡曰:“黑黍,一名秬黍。秬即黑黍之大名也。”《诗大雅生民》:“诞降嘉种,维秬维秠。”毛传:“秬,黑黍也。”《吕氏春秋本味》:“饭之美者,玄山之禾,不周之粟,阳山之穄,南海之秬。”高诱注:“秬,黑黍也。”唐-柳宗元《武功县丞厅壁记》:“其植物丰畅茂遂,有秬秠藿菽之宜。”
秠:(pī)黑黍之一壳二米者。《说文禾部》:“秠,一稃二米。”《诗大雅生民》:“诞降嘉种,维秬维秠。”孔颖达疏:“秬,是黑黍之大名。秠,是黑黍之中有二米者,别名之为秠。”《农政全书农本》:“禾麻菽麦,秬秠穈芑,各有土地之宜。”
再下面是《中国植物志》对粟和黍的简介,但粟和黍在《中国植物志》中各都只有一个种,每个种的介绍也没有完全覆盖谷、稷、粱、禾,重、穋、稙、稺以及璊、芑;还有穈、秬、秠等各种变种,更没有包括所有各种新品种。不过,我在后面附上了一些选自《中国植物图像库》的粟和黍的图片,其中我尽量选了一些看上去各不相同、可能属于不同变种的图片,但也不敢说哪个就对应了哪个:
狗尾草属(Setaria)的Setaria italica (L.) Beauv.——粱(名医别录、植物学大辞典),又称:狗尾草、黄粟(广东),小米(黄河以北各地),谷子(中国植物学)。其原变种为Setaria italica (L.) Beauv. var. italica——梁。有变种Setaria italica (L.) Beauv. var. germanica (Mill.) Schred.——粟(名医别录)。
——本种是我国北方人民的主要粮食之一,谷粒的营养价值很高,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和维生素(据中央卫生研究院的分析,含蛋白质9.7%,脂肪1.7%,碳水化合物77%,而且在每100克小米中,含有胡萝卜素0.12毫克,维生素B1-0.66毫克和维生素B2-0.09毫克,这是其他谷类作物所不及的)。所以,它不仅供食用,入药有清热、清渴,滋阴,补脾肾和肠胃,利小便、治水泻等功效,又可酿酒。其茎叶又是牲畜的优等饲料,它含粗蛋白质5-7%,超过一般牧草的含量1.5-2倍,而且纤维素少,质地较柔软,为骡、马所喜食;其谷糠又是猪、鸡的良好饲料。
——梁和粟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经过劳动人民的长期选择的栽育,有着多种多样的品种资源,根据其生长期的长短可以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有大白谷、大黄谷、小春谷等,有耐旱的抗旱谷和较耐涝的水里站;有较耐碱的抗碱谷,有分蘗较多的大八杈,五秆旗等品种,一般比较优良的品种有黄沙子,金钱子、大白谷,华北的华农4号,玉黄谷,竹叶青等等。根据花序的形状,可以分为纺缍型种,圆筒形种,异型种等,如异型种有鸡爪黄谷、猫爪谷、龙爪谷等等,这些多数是粘性的:
黍属(Panicum)的Panicum miliaceum L.——稷(本草纲目),又称:黍(本草纲目),糜(毕氏:中国植物学)。
——本种为人类最早的栽培谷物之一,谷粒富含淀粉,供食用或酿酒,秆叶可为牲畜饲料。由于长期栽培选育,品种繁多,大体分为粘或不粘两类,本草纲目称粘者为黍,不粘者为稷;民间又将粘的称黍,不粘的称糜:
————————————————————
另外再列出高粱属(Sorghum)下的两种,虽然《诗经》中的“粱”更可能是谷子,但说不定古人有时是把高粱作为谷子的同类也称“粱”了,而且据说在考古发掘中也曾发现有高粱:
Sorghum bicolor (Linn.) Moench——高粱(本草纲目)。又称蜀黍(博物志)。其原变种为Sorghum bicolor (Linn.) Moench var. bicolor——高粱:
Sorghum nitidum (Vahl) Pers.——光高粱(禾本科图说):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附资料:西周春秋战国时代的森林 3 桥上 字12536 2014-06-19 00:51:08
🙂资料:农作物异名同物和同物异名的思考 3 桥上 字13573 2014-06-12 05:39:36
🙂草35 黍离、硕鼠、鸨羽、七月、甫田、生民、伐檀(下) 2 桥上 字7586 2014-06-11 05:04:39
🙂草35 黍离、硕鼠、鸨羽、七月、甫田、生民、伐檀(中)
🙂草35 黍离、硕鼠、鸨羽、七月、甫田、生民、伐檀(上) 6 桥上 字13927 2014-06-09 09:31:13
🙂草34 甫田:莠、稂 3 桥上 字6586 2014-06-01 05:02:34
🙂草33 东门之池:麻、苴、紵、藘(下) 3 桥上 字6331 2014-05-16 05:07:21
🙂草33 东门之池:麻、苴、紵、藘(中) 2 桥上 字6013 2014-05-15 05: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