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经》中的植物 -- 桥上
货见珍於有汉,木取贵於隆周。英肇萌於朱夏,实方落於素秋。委玉盘,杂椒糈,将象席,糅珍羞。
这段文字出自南朝-陈-陆玠的《赋得杂言咏栗诗》,诗中极力铺陈,将“栗”的好处写得淋漓尽致。从这段诗歌也可看到,古人对“栗”的评价非常高。
其实,古人老早就认识这种好吃的东西,下面是甲骨文和篆文中“栗”字的字形,从中可以看到这个字是画了棵栗树,并且突出表现了树上结的带壳带刺的栗子:
因此,栗子其实是古人经常吃的干果,《诗经》和各种典籍中就经常提到这个“栗”:
东门之墠
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高亨先生注:墠(shàn善),平地也。茹藘(lǘ),即茜草,其根可以作绛红色染料。栗,栗树。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121)《郑风东门之墠》)
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高亨先生注:榛、栗、椅、桐、梓、漆,都是树名。爰,乃,于是。伐,击也,弹也。又解:伐琴瑟,伐木以造琴瑟。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071)《鄘风定之方中》)
山有漆,隰有栗。
高亨先生注:漆,漆树。隰(xí席),低湿之地。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151)《唐风山有枢》)
阪有漆,隰有栗。
高亨先生注:阪,山坡。漆,漆树。隰,低湿之地。栗,栗树。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163)《秦风车邻》)
山有嘉卉,侯栗侯梅。
高亨先生注:侯,犹维也。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313)《小雅谷风之什四月》)
《左传桓六年传》:“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腯’,谓民力之普存也,谓其畜之硕大蕃滋也,谓其不疾瘯蠡也,谓其备腯咸有也;奉盛以告曰‘絜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奉酒醴以告曰‘嘉栗旨酒’,谓其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也。”((p 0111)(02060203))(018)
《左传庄二十四年传》:“女贽,不过榛、栗、枣、脩,以告虔也。”((p 0229)(03240201))(026)
《礼记曲礼下》:“妇人之挚,椇、榛、脯、脩、枣、栗。”
《左传襄九年传》:“杞人、郳人从赵武、魏绛斩行栗。”((p 0967)(09090501))(089)
《论衡量知》:“如地种葵韭,山树枣栗。”
东晋-陶渊明《责子诗》:“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以上这些文献都反映“栗”早已在中国广泛种植,为广大人群喜闻乐食,我想各位大概也有人“觅”过的。
所谓“栗”,就是壳斗科(Fagaceae)栗属(Castanea)中的那三个种,下面是对这三种“栗”的一些简介(摘自《中国植物志》),以及一些图片(出自《中国植物图像库》)。
Castanea mollissima Bl.——栗(通称),又称:板栗(事类合璧),魁栗(河北等省),毛栗(河南),风栗(广东)。
——除青海、宁夏、新疆、海南等少数省区外广布南北各地,在广东止于广州近郊,在广西止于平果县,在云南东南部则越过河口向南至越南沙坝地区。见于平地至海拔2800米山地,仅见栽培。栗,在古书中最早见于《诗经》一书,可知栗的栽培史在我国至少有二千五百余年的历史。
栗树,因各地的气候、土壤与其它条件的不同,生境各异,致使树形高矮、叶背和果壳上的毛被、果的成熟期、尤以果的大小及其品质都有差异,兼之,本种的栽培历史悠久,在种植过程中,人们选出了适应当地的优良品种。吴耕民(《栗枣柿栽培》农业出版社1964年)把栗树分为华北与华中两个大品种群。华北品种群又分为良乡小栗与华北魁栗两小品种群,约共有10个较优良的品种。华中品种据资料分析,选出了约20个以上的优良品种。
栗子除富含淀粉外,尚含单糖与双糖、胡罗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类等营养物质。栗木的心材黄褐色,边材色稍淡,心边材界限不甚分明。纹理直,结构粗,坚硬,耐水湿,属优质材。壳斗及树皮富含没食子类鞣质。叶可作蚕饲料:
风高开栗刺,沙浅露芹根。(唐-陆龟蒙《袭美见题郊居十首,因次韵酬之以伸荣谢》)
江南季秋天,栗熟大如拳。(唐-刘蕃《状江南季秋》)
石壁倚松径,山田多栗林。(唐-高適《同群公题中山寺》)
栗叶重重复翠微,黄昏溪上语人稀。(唐-项斯《宿山寺》)
Castanea henryi (Skan) Rehd. et Wils.——锥栗(事类合璧),又称:尖栗、箭栗(湖南),旋栗(湖北),棒栗(四川)。其原变种为Castanea henryi (Skan) Rehd. et Wils. var. henryi——锥栗。
——广布于秦岭南坡以南、五岭以北各地,但台湾及海南不产。生于海拔100-1800米的丘陵与山地,常见于落叶或常绿的混交林中。本种是高大乔木,树干挺直,生长迅速,属优良速生树种。在福建某些地方,已成片栽种,并选出了一些优良品种,其果比野生树的大且多:
寒谷梨应重,秋林栗更肥。(北周-庾信《谨赠司寇淮南公诗》)
Castanea seguinii Dode——茅栗(唐本草),又称:野栗子(江苏、浙江),毛栗(南京、湖南),毛板栗(湖北)。
——广布于大别山以南、五岭南坡以北各地。生于海拔400-2000米丘陵山地,较常见于山坡灌木丛中,与阔叶常绿或落叶树混生。果较小,但味较甜。树性矮,有试验将它作栗树的砧(zhēn)木,可提早结果及适当密植:
林晚栗初拆,枝寒梨已红。(唐-岑参《冬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木20 车邻:漆 2 桥上 字6450 2014-09-09 05:50:59
🙂木19 有女同车:舜(下) 1 桥上 字3484 2014-08-18 06:40:44
🙂木19 有女同车:舜(上) 1 桥上 字6611 2014-08-17 07:09:32
🙂木18 东门之墠:栗
🙂木17 鸨羽、月出、车舝:栩、杼、柞、栎(下) 3 桥上 字5320 2014-08-15 05:07:01
🙂木17 鸨羽、月出、车舝:栩、杼、柞、栎(中) 3 桥上 字4824 2014-08-14 05:05:47
🙂木17 鸨羽、月出、车舝:栩、杼、柞、栎(上) 2 桥上 字5616 2014-08-13 05:05:28
🙂木16 野有死麕、山有扶苏:樸樕、扶苏、樸、心 2 桥上 字5687 2014-08-12 05: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