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关于文盲率的问题。 -- 海底飞尘终有日

共:💬111 🌺670 🌵7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认为不论是对历史对现实我们都不能存这种虚无主义的观点

首先要说,关于54%这个比例,我认为是有误的,在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这个时间段内,各个国家间不论是理论工具还是实践工具都不存在巨大的代差,像19,20世纪这种明确的理论指导科研还是遥不可及的,人类科技的发展史上充斥的更多的还是反复实践中的灵机一动和撞大运的故事,这个条件下各国家的点科技速度不会有很明显的差别,一个国家能够取得的科技成果的数量应该只和人口有关。中国的人口从来没有超过世界半数,要是中国取得的科技成果数真的是总量的一半强,那并不能说明中国多强大,只能说明其他国家太水了而已。我个人认为这个比例应该在30%-40%之间比较合适。

而到了今天科技发展速度最大的制约因素一是设备二是人,而且设备的重要性事实上是大于人的,欧美国家在上百年的科技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先进设备依然还在帮助他们,而中国很多时候在设备上吃的亏真的是让人痛心的。在这个方面我感触最深的是我还在读大学的时候有次去系里一个实验室,和学长谈话间他就提到他们实验室所做的实验数据必须由国外某厂家做的干涉仪得出才能获得国际同行的承认,而那个实验室事实上已经开发出了精度更高的干涉仪(绵阳方面就有在用),但是话语权不在我们手里我们就只能乖乖掏钱。

对于在中国科技史上做出了贡献的先贤,我一直是持尊敬的态度的,但是我同时非常反感各种今不如昔的说法。就以徐霞客为例好了,他在中国地理学上的贡献确实是巨大的,但是难道偌大个中国之后几百年就再没有一个人做出他一样的贡献?单说建国后几条入藏的公路铁路,那不就是千千万万个徐霞客们的贡献么?难道能因为这些无名的徐霞客们没有留下一本游记就否认他们的成绩么?

也许你可能会说徐霞客是一个人,和现在的人海战术不一样。但我也得说,科技的发展不是浪漫主义的,对于我们而言,科学技术的有无远远比如何来的,是不是原创更重要。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