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这个主题贴子请不要移动,谢谢有关版主 -- 温相
明宣宗朱瞻基得到柳升战死、王通毁败的消息以后,马上召见辅政大臣来商议交趾的事态。此前因为柳升已经把叛军交给他的信没有拆阅就送给了朝廷,所以,朱瞻基这次也把这封信公诸于众。这封信的言词比较谦卑,信中说:“高皇帝龙飞,安南首朝贡,特蒙褒赏,锡以玉章。后黎贼篡弑,太宗皇帝兴师讨灭,求陈氏子孙。陈族避祸方远窜,故无从访求。今有遗嗣皓,潜身老挝二十年,本国人民不忘先王遗泽,已访得之。倘蒙转达黼宸,循太宗皇帝继绝明诏,还其爵土,匪独陈氏一宗,实蛮邦亿万生民之幸。”主题思想仍旧是希望明朝承认陈朝的法统,绝口不提黎利兴兵的暴行,实际上是黎利炮制出来的障眼法,这点朱瞻基自己也很清楚。稍后寄来的一位自称是安南前陈朝陈艺宗三世孙名字叫陈?钡某?了署名和此信不同以外,其他内容均与此信相同。不论是这封信还是冒名陈艺宗三世孙的陈?保?实则都是黎利玩弄的花招,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明军撤出交趾,承认他的既得地位。
兹事体大,朱瞻基要听一下辅政大臣们的意见,当时参与议论此事的有老臣夏原吉、蹇义、杨士奇、杨荣、张辅等人,其中夏原吉、蹇义、张辅都不同意撤军。
夏原吉此人是明朝初期的名臣,他在建文朝就以能员著称,被擢升为户部右侍郎,明成祖靖难功成以后,夏原吉没有像其他大臣那样殉难,倒是转而投奔了朱棣。有人在朱棣面前说夏原吉的坏话,朱棣却不听,仍旧重用于夏原吉,而在夏原吉则感于朱棣对他的知遇之恩,办事无不以认真、忠悃为己任。夏日,气候炎热,施工重地更是酷暑难当,属员给夏原吉张盖遮掩,夏原吉马上拒绝,他说:“民劳,吾何忍独适。”他兴修水利、便利民生,少师姚广孝最为推崇夏原吉,一见到他就说:“古之遗爱也。”针对朱棣的好大喜功与广为营建,夏原吉也不避讳,直言相告说:“连岁营建,今告成。宜抚流亡,蠲逋负以宽民力。”朱棣生前不止一次的指着夏原吉对其他大臣说:“高皇帝养贤以贻朕。欲观古名臣,此其人矣。”,晚年朱棣执拗于北征蒙古,夏原吉多次建言不同意,朱棣震怒,命令籍没夏原吉的家,然而,当朱棣临终之际终于体会到夏原吉的一番苦心,他对左右说:“夏原吉爱我。”夏原吉也是朱棣很早就派到朱瞻基身边的老师,夏原吉经常开导朱瞻基注意体恤民力,他曾经取齑黍给朱瞻基,说:“愿殿下食此,知民艰。”可是,朱瞻基毕竟不同于乃祖,他不是起自于基层,自幼长于深宫妇人之手,尽管祖父经常给予教诲,但是,本质上他还是一个贵公子,夏原吉是主理征伐安南的后勤工作的总管,他深知在安南这件事上明朝的巨大花费,他认为不能就这样简单的放弃了之,如果这么做不仅对不起明成祖朱棣在天之灵,也对不起死难的将士和巨额的开资。显然,夏原吉的这番理论还是启蒙于当年的“民艰”的理论,可是,今昔异势,朱瞻基已然不再是皇太孙,而是君临天下的皇帝,他的头脑中考虑的首先并不是民力问题,也不是费用问题,而是皇帝的面子问题。所以,尽管蹇义也支持夏原吉的看法,同时,张辅另外别有一番议论,张辅虽然以后的这几起战役没有具体领导,但是,他对交趾问题是始终关注的,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企图说服朱瞻基,他说,黎利不过是一个跳梁一时的小丑,他现在势力大涨也不过是利用了我们朝廷有关将领的谬误,只要我们明确大张挞伐的旗帜,同时收拾交趾人心,消灭黎利反叛不是没有可能的。张辅同时还毛遂自荐请缨再战。凡此种种都没有能够打动朱瞻基。
朱瞻基本来让王通等人出兵,有效法乃祖和为宣德初政添加政治光彩的双重想法,一旦胜利,他既可以以此标榜自己是乃祖的孝子贤孙,又可以为他的“文治武功”增加新的一页。所以,朱瞻基在选择将领等一系列问题上的考虑都是面子大于内里,后代史家评价朱瞻基明于疏阔,是清乾隆一类的角色,由此可见。因而,当战事出现不利于他的这种保全面子的情况以后,朱瞻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尽快结束战争,而且这种结束带有一些惊惶的性质。当然,这种真实的想法他是不会轻易表露给他的大臣们的。
而杨荣作为长期追随朱棣、朱瞻基的近臣,则看出了朱瞻基的本来想法,马上给予响应,而且,还吹捧朱瞻基的议论是“陛下恤民命以绥荒服,不为无名。汉弃珠??,前史以为美谈,不为示弱,许之便。”杨荣还进一步的夸张朱瞻基的决定可以同列圣相比,杨荣为人乖巧,当年明成祖朱棣靖难成功以后进入南京时,杨荣拦住马头问朱棣:“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一句话提醒了朱棣,杨荣的一生富贵也就由此而来。杨荣一生标榜的是“事君得体”,他明确的说过“以悻直取祸,吾不为也”。明初三杨是一时的名相,然而也都各有特色,杨士奇遇事持大体,杨溥“质直廉静,无城府。性恭谨”,而杨荣后代的评价就不那么高。这和杨荣处处喜欢逢迎主子、诋毁同僚邀宠有关。
这样,在二杨的极力赞成下,朱瞻基拿定了主意,不再同意张辅、蹇义、夏原吉等意见,而是派出以礼部左寺郎李琦、工部右侍郎罗汝敬为正使,右通政黄骥、鸿胪卿徐永达为副使的政府代表团向交趾宣布明朝中央政府的这一决定。
在李琦等人出发以后,朱瞻基又下达了总退却令,明发上谕让明军全部撤离,正式放弃了明成祖朱棣经营十几年的交趾。在同交趾作战的后期,明军将士由于统帅的无能被拖入战争的泥潭之中,不得脱身,加之交趾的气候恶劣、环境不熟,很多士兵都身患多种疾病,思乡心切。根据王??的《虚舟集》记载,身处交趾的军士们曾经发出“不有辕门贤主帅,飘零谁与慰忠魂”的哀叹。而交趾内属中国版图二十余年,而实际归来的士众不过八万六千余人,“其陷于贼及为贼所戮者不可胜计。”明政府从交趾获取的物质总数是绢1300匹、漆2400余斤、苏木5000斤、翠羽2000余只、扇子10000余把,仅此而已。可谓得不偿失,这也就是张辅、夏原吉不愿意撤兵的理由所在。
黎利口称寻找陈氏后裔,还装模做样的把冒名陈艺宗后代陈?蓖粕贤跷唬?可是,不久就急忙忙的宣称陈?辈∷溃?而自己代理国政,朱瞻基明明知道这是黎利的诡计,可也无法,只好将错就错,册封黎利为国主,黎利乐得关起门来做皇帝,这就是越南历史上后黎朝的开始,黎利以后被他的孝子贤孙们尊称为“太祖高皇帝”。
作为祸乱交趾大局、贻误战机的王通、陈智、马瑛、方政、山寿、马骐及布政使弋谦、都督蔡福等都被论死下狱,其中除了蔡福被处死外,其他人此后都逍遥法外,几次激反交趾的马骐居然仍在宫中行走,王通直接导致了最后一次安南战争的全面溃败,却也在景泰年间发还家产、恢复到都督同知的位置,英宗复辟以后,王通的后代仍旧袭封成山伯直到明朝灭亡。至于有司弹劾沐晟等人逗留不前,那就更加引不起明宣宗朱瞻基的兴趣了,于是也就一样的被永久的搁置了。
这场“前后用兵数十万,馈饷至百余万,转输之费不与焉。”的曾经给明朝带来超越前代的辉煌的安南战争就此在被祖父夸做“英气溢面”的明宣宗朱瞻基手中草草收场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少数人一时之惠政不是主要的问题 3 王威 字878 2009-06-24 01:09:23
不敢苟同您的意见 klxn 字1042 2005-05-27 21:31:41
门外汉来插个嘴! 蜻蜓点水 字276 2005-05-29 03:19:39
【原创】明成祖征伐安南始末-11.宣德草草
//sigh, 越南就这样脱离了中国版图 无斋主人 字120 2005-05-27 09:10:22
古今家国观念是不同的 行路人pacers 字0 2005-05-28 05:59:31
主要还是地理原因。 xuechuqing 字92 2005-05-27 22:17:43
这就是著名的明朝的所谓贤相的语言: 温相 字162 2005-05-27 09: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