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整理】中美贸易歧视 -- 懒虫123
松下关厂说明什么,没有利润。那么是收缩等嗝了屁还是搬厂去东南亚,南亚?
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
松下关闭中国电视工厂 在华日企全面退出家电市场2015-02-16 09:33:34
随着松下电器于1月底关闭一家位于山东济南、主要生产液晶电视的合资工厂。加上前几年,松下已关闭在中国的等离子电视工厂,这意味着在剧烈的彩电市场竞争冲击下,松下电视已全面退出中国生产。
事实上,出于经营压力、行业前景等多种原因,不仅仅是松下,包括其他的日本企业也基本退出了中国市场。索尼、东芝等在内的日系巨头同样争先恐后地缩减家电战线,此种现象也被认为是中国制造的崛起带来的一种必然市场反馈。随着中国本土厂商,尤其是互联网企业杀进智能电视市场之后,仍然以传统模式经营彩电业务的外资家电巨头的发展越来越举步维艰。这成为东芝、日立、索尼共同的选择。
2月1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对此发表观点,认为虽然部分日企关停工厂,但总体上看数量是有限的。跨国公司在实施全球化战略过程中,经常采取兼并重组等措施,对其全球业务调整和布局,这属于企业正常经营活动。
日企在华“辉煌不再”
35年前,受邓小平邀请,松下成为首家进入中国内地的外资企业。此后,以松下为代表的日本电子企业在中国家电市场上风生水起。但最近几年,随着中、韩家电的崛起,松下大有江河日下之势。
松下进入中国,缘起于1978年10月28日松下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与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一次会谈。当时邓小平对松下幸之助说:“今后我们要搞现代化了,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准备吸收外国的技术和资金。没有电子工业,现代化无法实现,因此我希望你们的电子工业到我们那去。”松下幸之助不假思索地答道:“无论什么,我们都将全力相助。”
那次会谈后,1979年6月松下幸之助访华。其间,松下与中国政府签订《技术协作第一号》协议,向上海灯泡厂提供黑白显像管成套设备。1987年,松下与北京市和电子部等下属的4家企业合资成立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是当时投资(248亿日元)规模最大的中日合资企业。
松下之后,东芝、日立、索尼等一批日本电子企业巨头登陆中国,到上世纪90年代,日本家电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如日中天。
但近年来,做家电不赚钱,业务体量太小,亏损等导致家电业务被边缘化。去年,索尼、松下等在内的日系巨头深陷亏损泥淖,它们的扭亏举措首先就是拿家电业务开刀——出售、收缩、重组、裁员等等,更直言家电业务拖累公司整体业绩和盈利。
家电业务不赚钱几成共识,“我们最赚钱的业务是电子芯片这一块,家电业务销售收入占公司整体销售收入不到18%”,东芝(中国)公司宣传部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索尼(中国)公关部人关人士也表示,公司芯片、元器件业务收入可观,集团公司旗下的金融板块也是利润贡献最大的版块。
日本品牌“无心恋战”家电业务
有业内资深人士表示,目前中国市场上,松下的彩电销量已可以忽略不计,冰箱销量50-60万套,空调销量100万套左右,洗衣机的市场表现最好,销量大概200多万台,市占率7%左右。“松下在家电业务上,已经无心恋战”。目前松下在中国的销售额为600亿元人民币(1兆日元),占松下全球收入的13%。
从备受国民追捧的外资洋牌,沦落到可“忽略不计”的尴尬局面,原因也很复杂。
奥维云网总裁文建平对新京报记者说,当年在家电转型升级中,日本企业集体迷失方向。比如在2004年前后,松下东芝索尼都选择做等离子电视,但等离子产业链的封闭导致其更新速度慢,最终败给了韩国、中国台湾主导的LED电视。
松下方面称,在超薄型电视竞争愈发激烈的过程中,本公司做出了难以继续自行生产的经营判断。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说,随着中、韩家电企业的崛起,产业竞争愈加激烈,利润也愈加稀薄,日本企业选择把科技含量不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制造交给别人,把研发和品牌留在自己手中,也是对的。
近年来,松下的彩电业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截至2014年3月的2013财年,松下电视已连亏六年。2012、2011两年,松下的总净亏损额超过150亿美元。
中韩家电异军突起
欧洲和日本家电老品牌针对家电业务的收缩与消退,所空出来的巨大的市场空间,会不会成为中韩企业的机会?短短十年间,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年前全球日本家电一统天下,但是在五年前,东芝、日立品牌已经很少见,如今在连锁卖场,松下、索尼、夏普的彩电的产品阵容也日渐收缩。
中国彩电市场正在进行一场向轻量化、智能化、以服务为盈利模式的互联网为核心的变革,这是传统的电视厂商所不理解,或者说是没有及时跟进的,异或者在前期是不当回事、不在意,觉得用户的选择不会就这样被颠覆。但是当新兴互联网企业不断跃进,不断吸引到用户的时候,传统电视厂商才发觉现在市场的确变了。最近乐视网在资本市场已经突破77元,市值也近650亿元。可以说,乐视已经站在国内互联网新“四小龙”的最前列。
奥维数据显示,2014年乐视TV超级电视一直占据线上销量冠军的宝座,线上销量占比稳定在20%以上。中怡康数据显示,2014年乐视TV超级电视年销量已然超过150万台。有机构预测,到2016年,超级电视销量将有可能达到800万台。可以看出,乐视的飙升就是一种生态系统的竞争。一种新思维带来的用户争夺。
目前,价格、渠道、内容、创新的服务和体验已经成为重要元素。在这方面互联网企业的思维无疑是吸引用户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尤其是互联网电视带来一种内容和服务增值,这是用户的习惯转换的需求。人们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电视节目,更多的来自互联网内容、应用和更多服务吸引着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消费习惯的转换。这就是发展的趋势。
日企败退源于中日关系不佳?
其实对于日本企业来说,在精细化管理、执行力方面一直有优势,最近市场传闻着一些帖子是中国大妈们喜欢到日本去买电饭锅、马桶盖之类的电器消费产品。目的除了质量之外,就是在一些创新方面做得很人性化。因此对于创新而言,应该不是最主要的问题,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日本企业败退中国市场?
其实松下、东芝等厂商已经计划退出电视行业,曾经被称为“液晶电视之父”的夏普也正在收缩电视业务,而情况好些的索尼在中国市场也只能算是勉强维持,也曾一度被传闻要剥离电视产品和移动产品。再往前推一下,我们看到曾经以领先的等离子技术走红市场的先锋在2010年将电视品牌授权给了苏宁,三洋电视品牌的使用权卖给了国美。我们看到,日本彩电巨头近几年在海外电视机市场已呈现日趋萎缩之势。
对于一些传统的电视厂商来说,新时代的用户需求已经改变了市场经营模式,这恐怕才是日本企业纷纷撤离电视产业的一种无奈。或者说,传统厂商对于互联网思维的运用和理解还没有真正吃透。
业内人士分析,日本电视企业集体败退的主要原因有几方面:一是中国企业的快速崛起;二是创新能力缺乏时效性;三是中日关系近期不佳。事实上,在日企撤退中国的同时,日企将新制造基地的目光集体聚焦在东南亚地区。如松下已在越南河内市投资新建冰箱和洗衣机工厂。日立在泰国也投建了冰箱工厂,这家公司还计划在2015年前将其在泰国工厂的冰箱生产能力提高9成。此外, 向索尼、东芝等供应电视零部件的日本厂商已考虑赴柬投资设厂。
因为日企制造工厂的转移与中日政治僵局几乎同时发生,也有舆论认为,这是政治原因所致,事实并非如此。日企将生产制造向东南亚地区转向的原因,也与近年来中国工资涨幅较大导致劳动成本上升密不可分,而中国企业的崛起、家电市场的巨变,以及冰冻的中日关系共同影响了日企转向的动作。
随着日本家电企业的没落,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也是一次新的机会。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2014年东芝电视全球销售大约720万台,夏普有800万左右,松下850万台,索尼有1200万台,随着这些日本品牌市场份额的逐渐萎缩,给中国企业的发展,甚至全球扩张均带来了巨大机遇。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整理】中美贸易歧视 45 懒虫123 字826 2011-11-14 11:00:20
🙂【整理】政府采购更重视安全 剔除国外品牌转向国产 1 懒虫123 字2003 2015-02-25 22:11:36
🙂【整理】未证实消息,三桶油要合并 懒虫123 字6769 2015-02-19 07:22:02
🙂松下关厂了
🙂【整理】美国经济数据 也是个弥天大谎 2 懒虫123 字5221 2015-02-15 12:54:26
🙂【整理】高通以接近10亿美元了结反垄断罚单 2 懒虫123 字163 2015-02-09 07:22:28
😁中国要害部门将弃用国外IT产品 美企抗议 5 懒虫123 字3506 2015-02-06 23:13:40
🙂【整理】中美双反诉讼 世贸组织终裁中国胜诉 1 懒虫123 字1139 2014-12-19 22: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