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浴血腾飞的龙 --一个抗战的框架性描述 (之一) -- 史文恭

共:💬258 🌺3776 🌵2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的政治理念

有一百个读者,就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甚至更多的哈姆雷特,文学中的人物如此,现实中,历史中的人物,更是如此。

我们理解的毛泽东,永远都是我们自己认知能力与情感倾向的影像,这便是有人所说的,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屁股决定脑袋,根本的原因就在这里。

所以,在评判人物事件之前,必须要搞清楚评判者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位置,否则,就会鸡同鸭讲,各说各话。

1——我是绝对的毛粉,根本的原因是俺信奉能动论,是健全贯通主义者,而毛则是人类历史上最能代表能动论,与健全主义的人。

在俺看来,载体能动论与健全主义,是唯物论与共产主义的升华,有两大来源,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易”的思想,二是源自马克思主义。其中前者主要是本质,后者主要是形式,因此,毛泽东主要是中华文明的否极泰来,厚积薄发,而不是纯粹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是借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和历史潮流。

2——载体能动,健全贯通是俺的理论基础,而大多数人则没有明显的理论基础,其潜在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以常识为基础的表象或结果至上。

比如高华和辛灏年的历史观,其理论基础是潜在的西方标准,这种自由民主观,还是看上很美的是是而非,并没有明白自由民主的本质,因此,只能不断否定毛,否定中国。

西西河的主流历史观,主要是优胜劣汰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猫论”的实用主义,尽管结果至上也是一种表象,但比形而上的自由民主,更接近事实,而事实胜于雄辩,毕竟毛到死都是胜利者,毛的画像至今还挂在天安门城楼,还印在中国的货币上,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到现在发展还很不错。

3——理论基础与现实状况,是评判人物事件的两大根本,是绝对性的前提,而比较分析则是绝对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

现在的理论基础,主要有自由民主,与马列主义两大部分,分别为右派与左派的理论基础,但自由民主已经捉襟见肘,马列主义已经穷途末路。

俺认为这两种理论,都不能很好地诠释这个世界,因此,就杜撰出了载体能动,健全贯通的理论体系出来。

现实,永远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是半杯水,有人看到半杯空,有人看到半杯满,因此,现实状况尽管是绝对性的存在,但受个人与团体的位置所限,既得利益与既有情感,决定了人们感知的现实,只是现实的一块拼图,而绝不是现实的全貌,要想看清更大的现实,必须有悲天悯人的情怀,通过亲身实践和调查研究,将更多的拼图,拼凑起来。

比较分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的比较分析,主要是不同的人物成败与事实结果,二是间接的比较分析,主要是文献与数据的相互比较,前者比如中国与苏联,印度,日韩的比较,毛与斯大林,甘地的比较,后者比如不同人对延安整风的文献记录比较分析,中日韩的经济发展数据比较分析等等,这两种比较分析,必然都会受到理论基础和现实状况的影响。

4——中性独立是权力,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在俺看来,柏拉图的“哲学王”,核心就是中性独立,而毛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王。

权力的中性独立,是衡量制度文明的根本标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日韩,与西方的成功,制度文明的根本都是中性独立,而不是形而上的自由民主。

中性独立,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自觉性的中性独立,或称为组织性的中性独立,中国就是这种,二是自发性的中性独立,或称为机制性的中性独立,美国等西方国家主要是这种。

人类的历史,基本是阶级统治的历史,阶级统治的根本是一部分通过集中和垄断,从而占据主动地位,对多数分散而盲从的人,实行统治。

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那种中性独立,主要是生产资料的稀缺基本得到解决,资产阶级主要是对科学技术和资本的独占,因此,主要通过开放的市场,和普选的民主等机制,实现权力的中性独立。

中国这种中性独立,因为土地等生产和保障资料仍然极为稀缺,因此,必须通过公有制或公共权力,有组织地实现权力的中性独立。但中国的这种制度优势,主要是传承自毛泽东,是被动,消极的中性独立。

不论是美国等西方国家,还是中国,面临的经济政治危机,根本上,都是中性独立的权力,逐渐消解,制度优势逐渐丧失造成的。

5——中性独立的哲学王,是历史造就的,毛开始的确想实现哲学王的传承,结果却发现不但新的哲学王无法产生,即使自己的中性独立,也难以维系。

各个区域,各个部门的官僚,必然会架空最高领导人,因此,不要说中性独立的哲学王,即使有权威的最高领导人,也难以实现。

法治,从根本上说只有两个来源,一是绝对的权威,即王法,神法,二是相互制衡的权利,即宪法。

中国因为是个严重失衡的社会,因此,相互制衡的宪政体制根本就无法维系,绝对的权威,就是中国的法制核心,而这个根本的就是中共,在历史上则是皇权。

皇权的核心是皇帝,但中共的核心是什么呢?

前些日子,习总在古田开了个会,提出了军委主席负责制,而实现军委主席负责制,必须要有人事任免权,但我们都知道,两大前任军头都被抓了,而这两个人都不是当时的军委主席胡总任命的。

在往前追溯,军委主席与总书记不是一个人,到底是枪指挥党,还是党指挥枪呢?党魁大,还是军头大呢?

在华之后,邓担任军委主席,总书记却是胡与赵,党军的二元化,是酿成八平方的第一大原因。

从那次事件以后,中共就吸取了教训,军委主席,总书记,国家主席,都归一人,但如果没有人事任免权,这种三权合一,也只沦为形式,而丧失了实质的意义。

6——从上面的论述中,就可以看出,刘少奇作为毛的接班人,是非常不合适的,根本的原因就是刘在军队中的根基很浅。

军委主席,总书记,国家主席这三个职位,最重要的是军委主席,只有军委主席才是首脑负责制,总书记只是会议的召集人,国家主席则只是名义上的,并没有实际的权力。

刘少奇担任国家主席,主要是因为毛的让权,退居幕后,在当时并不是名义上的,还是拥有一定权力的,但军委主席和党主席,还是在毛的手中,以毛的威信和资历,即使这两个位置都让出来,毛仍然会拥有最高的权威,这从邓的九二南方视察,就可以看出来。

刘少奇何德何能,竟敢挑战毛主席?

一方面,刘认为毛犯了重大错误,而在中共历史上,凡是犯了重大错误的最高领导人,最后都下台了,从陈独秀到王明,都是如此。但是毛当时的威望,岂是陈独秀,王明等人可比的,而且,大饥荒尽管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并没有让中共,和国家伤筋动骨,陷入根本性的危机。另外,刘在其中也并不光彩,即使没什么责任的周恩来,陈云,后来也自我检讨,没有坚持真理到底,他刘少奇开始反对,后来积极支持,最后,又把自己摘的一干二净,好像唯有自己举着真理的大旗,这种机会主义的作风,让人十分不齿。

另一方面,刘挑战毛,主要代表着区域和部门的官僚势力,打天下,最好是有人引领,天塌下来有高个顶着,而坐天下,最好是天高皇帝远,上面没人管。可以说,各自为政又官官相护的官僚,才是毛最大的威胁。后来,在设立国家主席的问题上,林彪又一次携官僚的势力挑战毛,这些人后来却说上了林的当,反正法不责众,这才是毛发动文革的一个主要原因,这与历史上的消蕃和除派系,是一个道理。

7——文革,并没有失败,文革的两大目的,分别是缓解社会的僵化,即破解社会垄断,和缓解权力的裂化,即实现权力的集中统一。

利益集中,权力分散是最糟糕的经济政治结构,反之,利益分散,权力集中则是最好的经济政治结构。

文革,扭转了最糟糕的社会结构,改开后,利益能够分散,权力能够集中,根本是文革造成的,怎么能说文革失败了呢?人间正道是沧桑,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希望文革解决永远的问题,是不可能。

8——决定文革的第一因素是拥有绝对权威的领袖,而群众运动只是表象,因此,对于文革应该是政治上否定,学术上肯定,因为没有绝对权威的领袖,文革就丧失了现实的可能性,而缺少组织,不可控的群众运动,必然酿成灾祸。

学术上肯定文革,是能动论的必然,理解了载体能动论,也就明白了文革的根本意义。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社会更是如此,只有动态,有生气的社会,才可能发展,这便是能动论的基本常识,和对文革的基本认识。

9——人民,只能是载体,不可能作为主体。为人民服务,就是主体为载体服务,载体是一切的根本,在俺看来,实质就是创造而不占有,或者创造大于占有。

哲学王不可能有接班人,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成为毛的接班人,这从毛在文革后期,提出的“老中青结合,左中右结合”就能看出来。

现在,公认为毛,邓是强势领导人,这是中国稳定与发展的根本,毛是历史形成的,而邓主要是毛造就的,倘若刘,彭,林,贺等等领导人或派系,仍然存在,邓怎么可能成为政治强人。

哲学王的根本是中性独立的权力,而政治强人,一般既不中性,也难以独立,能够玩好平衡术,就是十分了不起了,比哲学王低了远不止一个层次,必须依靠某个阶层,才能实现强势。

中国的希望,不是产生新的哲学王,而是领导干部阶层,整体实现中性独立,如果领导干部能够实现计划生育,计划房产,财产公开,以资产保障的计划公有为基础,通过生产服务的多元开放,还是有可能实现整个阶层的中性独立的。

权力,实现自觉,有组织的中性独立,才是中国的真正崛起,也是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

在全球一体化,阶层与区域却严重失衡的时代,公共权力,唯有通过有组织,自觉的中性独立,才可能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平发展。

通宝推:farrish,天涯行者,樱木花道,醉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