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左传》人物事略10:伍员——日莫途远 -- 桥上

共:💬106 🌺31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左传》人物事略10附:吴光入郢13/22

《昭三十年传》:

吴子问于伍员曰:“初而言伐楚,余知其可也,而恐其使余往也,又恶人之有余之功也。今余将自有之矣。伐楚何如?”对曰:“楚执政众而乖,莫適任患。若为三师以肄焉,一师至,彼必皆出。彼出则归,彼归则出,楚必道敝。亟肄以罢之,多方以误之。既罢而后以三军继之,必大克之。”阖庐从之,楚于是乎始病。((p 1509)(10300401))(110)

《昭三十一年传》:

秋,吴人侵楚,伐夷,侵潛、六。楚-沈尹戌(xū)帅师救潛,吴师还。楚师迁潛于南岡而还。吴师围弦。左司马戌(xū)、右司马稽帅师救弦,及豫章。吴师还。——始用子胥之谋也。((p 1512)(10310401))(110)

我的粗译:

也在这年,已经是即位三年以后了,吴子(吴王阖庐)终于去找到伍员,问他说:“初而言伐楚,余知其可也,而恐其使余往也,又恶人之有余之功也。今余将自有之矣。伐楚何如?(当初你说到进攻楚国,我明白你说的是对的,但我担心那家伙把我派出去,而且讨厌别人夺走我的功劳。现在这功劳是我的了,进攻楚国该怎么做?)”

回答:“楚执政众而乖,莫適任患。若为三师以肄焉,一师至,彼必皆出。彼出则归,彼归则出,楚必道敝。亟肄以罢之,多方以误之。既罢而后以三军继之,必大克之。(现在楚国的执政者很多,互相之间又有很大分歧,而且没人肯承担责任。要是我们组织三支部队,轮流出击,一支部队攻入楚国,楚人势必全军出动,他们出动,我们就撤回,他们撤回,我们就另派一支部队出动。这样,楚国军队势必会在反复长途行军中受到很大消耗,我们不断出击骚扰楚军,想各种办法误导楚军。等到楚军被疲敝以后再全军出动,必定会彻底打败楚军。)”阖庐采纳了他的战略。

下一年,我们的昭公三十一年(公元前五一一年,周敬王九年,晋定公元年,楚昭王五年,吴阖庐四年),十二月辛亥朔那天,出现了日食(杨注:此为公元前五一一年十一月十四日之日全蚀。),秋天,吴人出动袭扰楚国,攻打了“夷”,还攻击了“潛”和“六”。楚国的沈尹“戌”率领部队出动救援“潛”,吴军却退了回去,楚军只好把“潛”迁往“南岡”,然后撤了回去。吴军却又包围了“弦”,楚国再由左司马“戌”(沈尹“戌”)和右司马“稽”率领部队出动救援“弦”,等他们到了“豫章”,吴军又退了回去。——这是开始采用子胥(伍员)的战略了。

一些补充:

吴子之前向西攻楚未能得手,这才想起了伍子胥。

又:也在这一年,著名的孙子来了吴国寻找出路,吴子阖庐接见了他。

杨伯峻先生注“楚执政众而乖,莫適任患”曰:

乖谓互相违戾。无敢负担责任者。

杨伯峻先生注“若为三师以肄焉”曰:

肄读为肆,即文十二年《传》“若使轻者肆焉”之肆,突然袭击而又退也。说本陆粲《附注》。

杨伯峻先生注“一师至,彼必皆出”曰:

楚不明敌情,且无制订战略能负责之人,必全军出而应战,唯恐败而任咎。

杨伯峻先生注“始用子胥之谋也”曰:

子胥即伍员,谋见去年《传》。《吴世家》、《楚世家》、《伍子胥传》及《吴越春秋》并谓“取六与潛”或“拔六与潛”,然子胥谋在弱楚,不在取地,故说“取”或“拔”者不可信。

“吴”推测位置为:东经120.11,北纬31.51(阖闾城遗址,春秋晚期大城遗址,阖闾:昭二十八至定十五)。

“楚”——“郢”推测位置为:东经112.18,北纬30.42(纪南城。有遗址,长方形城,4500╳3500,1600万平方米。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晚期:楚——为郢:庄十七至庄十八,庄三十至僖二十七,文九至文十四,宣八至昭五)。

“夷”——“城父”——“东夷”推测位置为:东经115.98,北纬33.64(亳州-城父镇,夷-城父,许-昭九年迁来,昭十八年迁析)。

“潛”推测位置为:东经116.36,北纬31.48(霍山县-下符桥镇-下埠口古城址)。

“六”(杨注:六,国名,据《传》文,为皋陶之后。其故城当在今安徽省-六安县北。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云:“彔国,殆即‘楚人灭六’之六。”),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6.52,北纬31.81(六安西古城遗址)。

“沈”推测位置为:东经115.24,北纬33.07(沈丘古城遗址)。

“南岡”(杨注:潛本在今安徽-霍山县南,南崗(岡?)则在霍山县北,盖距沈较近也。),推测位置为:东经116.34,北纬31.41(霍山县东二百步)。

“弦”(杨注:弦,《路史》谓为姬姓国,《春秋传说汇纂》则云“或隗姓”。其故国当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北,息县南。或云,即今河南-光山县西北之仙居镇,汉之轪县也。#弦在今河南-息县南,互见僖五年《经》“楚子(人?)灭弦”注。),我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4.69,北纬32.08(仙居店东十里处,商墩)。

考虑“弦”的位置,此“豫章”可能在现在所标之靠西面的位置。同样,如果以“豫章”为淮水之与颍水交汇处以上部分,则这里的“豫章”亦可指淮水与訾水交汇处(现在所标之靠东面的位置),我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4.5,北纬32.3(浉水入淮处)。

下面是“始用子胥之谋”相关地点天地图地形图标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昭三十一年经》:

十有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p 1510)(10310007))(110)

《昭三十一年传》:

十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是夜也,赵简子梦童子臝(luǒ)而转以歌,旦占诸史墨,曰:“吾梦如是,今而日食,何也?”对曰:“六年及此月也,吴其入郢乎,终亦弗克。入郢必以庚辰,日月在辰尾。庚午之日,日始有谪(zhé)。火胜金,故弗克。”((p 1513)(10310601))(110)

我的粗译:

也在我们的昭公三十一年,十二月辛亥朔那天,出现了日食(杨注:此为公元前五一一年十一月十四日之日全蚀。),那天前夜(杨注:古以过夜半为翌日之晨,犹今言零时。其梦当在下半夜,故为十二月朔之夜。),赵简子(赵鞅)梦见一个小男孩光着身子在那儿边舞边唱。

早起赵简子就把这事告诉了史墨(蔡-史墨),要求他占梦,问他说:“吾梦如是,今而日食,何也?(我现在做了这么个梦,今天又出现日食,这是为什么?)”回答:“六年及此月也,吴其入郢乎,终亦弗克。入郢必以庚辰,日月在辰尾。庚午之日,日始有谪。火胜金,故弗克。(过六个年头到现在这个月的时候,吴人应该会进入“郢”,但最终没能彻底战胜楚国。进入“郢”肯定是在庚辰那天,那时候太阳月亮都在辰尾那里,从庚午那天开始,太阳失势,“火”胜“金”,所以他们无法彻底战胜楚国。)”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是夜也”曰:

古以过夜半为翌日之晨,犹今言零时。其梦当在下半夜,故为十二月朔之夜。

杨伯峻先生注“赵简子梦童子臝而转以歌”曰:

臝,今作裸,赤身露体。沈钦韩《补注》云:“转者,舞之节以应歌也。《淮南子齊俗训》‘古者歌乐而无转’,又《修务训》‘动容转曲’。”

杨伯峻先生注“六年及此月也,吴其入郢乎,终亦弗克”曰:

《周礼春官占梦》贾公彦《疏》引服虔《左传》此《注》,用《占梦》之法释此梦,据《郑志》张逸问,郑玄之说大致与服虔同,因其无此事理,杜预不取,是也。杜《注》:“史墨知梦非日食之应,故释日食之咎,而不释其梦。”吴入郢在定四年十一月,史墨言六年,谓经历六年,实仅五年后也。史墨又云“及此月”,应为建子之十二月,即亥月;而定四年《传》则谓十一月庚辰吴入郢,杜以长历推之,定四年闰十月,并闰月数之,定四年之戌月实亥月。

杨伯峻先生注“日月在辰尾”曰:

杜《注》:“辰尾,龙尾也。周十二月今之十月,日月合朔于辰尾而食。”史墨之意,此次日食,日行黄道正在东方苍龙七宿之尾,《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夏正十月)日在尾”是也。而龙尾为大辰,《尔雅释天》“大辰,房、心、尾也”是也。尾宿为苍龙之第六宿。庚辰之辰是纪日十二支之一,龙辰、辰尾是星名,虽同用“辰”字,所指不同,毫不相涉。而古人喜附会牵合以圆其说,此亦一例。

杨伯峻先生注“庚午之日,日始有谪”曰:

庚午为十月十九日,离辛亥四十一日。日始有谪,成瓘《篛园日札》谓“日有他災”,是也,疑指其他天象变化,与日食自无关系。史墨谓日食于十二月初一,而开始于十月十九,是亦古人附会之谈。

杨伯峻先生注“火胜金,故弗克”曰:

火胜金,古人解释多是以干支配五行言之,杜预亦谓“午,南方,楚之位也。午,火;庚,金也。日以庚午有变,故災在楚。楚之仇敌唯吴,故知入郢必吴。火胜金者,金为火妃(配),食在辛亥,亥,水也。水数六,故六年也”,解释亦不圆通,此皆不足深究,置之可也。定四年庚午,吴败楚于柏举;庚辰,吴入郢。申包胥哭于秦庭,秦师出,卒败吴师。史墨所言似皆灵验。

“郢”——“楚”推测位置为:东经112.18,北纬30.42(纪南城。有遗址,长方形城,4500╳3500,1600万平方米。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晚期:楚——为郢:庄十七至庄十八,庄三十至僖二十七,文九至文十四,宣八至昭五)。

————————————————————

《定二年经》:

秋,楚人伐吴。((p 1528)(11020003))(110)

《定二年传》:

桐叛楚。吴子使舒鸠氏诱楚人,曰:“以师临我,我伐桐,为我使之无忌。”((p 1529)(11020201))(110)

秋,楚-囊瓦伐吴,师于豫章。吴人见舟于豫章,而潜师于巢。冬十月,吴军楚师于豫章,败之。遂围巢,克之,获楚-公子繁。((p 1529)(11020202))(110)

我的粗译:

又过了三年,我们的定公二年(公元前五〇八年,周敬王十二年,晋定公四年,楚昭王八年,吴阖庐七年),桐国叛离了楚国,吴子(吴王阖庐)让舒鸠人诱骗楚人,交待舒鸠人说:“以师临我,我伐桐,为我使之无忌。(把军队开到我们这里来,我们会进攻“桐”,你们就作出姿态让他们不忌惮我们。)”

这年秋天,楚国的囊瓦进攻吴国,部队驻扎在豫章,吴人在豫章那里楚军下游摆了些船,却悄悄把部队主力开去了“巢”那里,到冬十月,吴人从楚军侧方“巢”那个方向袭击豫章那里的楚军,打败了他们。随后,吴人包围了“巢”,攻了下来,斩获了楚国的公子繁。

一些补充:

杜《注》“以师临我,我伐桐,为我使之无忌”云:“教舒鸠诱楚,使以师临吴。”“吴伐桐也。伪若畏楚师之临己,而为其伐叛国以取媚者也,欲使楚不忌吴,所谓‘多方以误之’。”

杜《注》“吴人见舟于豫章”云:“伪将为楚伐桐。”

“桐”(杨注:据宋-王存等《元丰九域志》,桐,古国,世属于楚。今安徽-桐城县北有古桐城,即其地。),我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7.0,北纬31.0(桐城?)。

“舒鸠”(杨注:舒,国名,偃姓。《说文》作“[舍阝]”。舒,据文十二年《传》孔《疏》引《世本》,有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六名,恐皆同宗异国,统称之曰群舒,大致宗国在今安徽省-舒城县,而散居于舒城县、庐江县至巢县一带。#舒子-平者,平为舒子之名,春秋于所谓“蛮夷”之君多以“子”称之。宗为国名,宗子者,宗国之君也。宗国之地,杜《注》未言,顾栋高《大事表》谓在今安徽省-舒城县及庐江县东之古龙舒城之间,虽无确证,群舒之地固在今安徽省-舒城以及庐江县、巢县一带,宗国当亦在其间。#据顾栋高《大事表》,今安徽省-舒城县为古舒城,庐江县东百二十里,有古龙舒城,舒蓼约略在此两城间。#舒鸠,楚属国,今安徽-舒城县。方以智《通雅》卷十四谓在巢县,不确。#舒鸠于襄二十四年叛楚,二十五年楚灭之。今安徽-舒城县即其地,在桐北。),推测位置为:东经116.94,北纬31.46(舒城县)。

“巢”推测位置为:东经117.69,北纬31.66(巢湖市,唐咀遗址)。

此处之“豫章”似与“巢”相距不远,或与“罗汭”为一处,如“巢”是在“居巢”,则或有其他考虑。要是按照“豫章”为淮水之与今东淝河交汇处以上部分推论,则这里的“豫章”亦可以是淮水与今东淝河交汇处——“豫章之汭”。

“豫章之汭”推测位置为:东经116.74,北纬32.62(淮水与今东淝河交汇处)。

下面是囊瓦伐吴相关地点天地图地形图标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