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今天向朝鲜人民致敬! -- 渔儿漂漂

共:💬153 🌺699 🌵3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兄弟我笨嘴拙舌,转贴别人的分析

自觉茅塞顿开也。原来朝鲜今天这一手自作聪明,自取其辱,因小失大,坐井观天,非自今日始,乃是几百年老传统了,不光是三代金胖子。

以下为转帖雪珥先生雄文:

朝鲜核爆:承续“以华制夷”的外交传统?

今天,朝鲜疑似进行了氢弹测试,再度震惊世界,更震惊咫尺之遥的中国。

外界一贯普遍认为,朝鲜这个相当独特的政权得以延续,其与中国山水相连的地缘优势,似乎扮演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尽管中国无数次地明确支持朝鲜半岛的无核化,但朝鲜似乎充耳不闻,凸显中朝关系的复杂远远外界想象。

论及朝鲜外交,一般人多会从大国博弈角度进行解读分析,这并不错,但若进一步附和“小国无外交”、“弱国无外交”的观点,则可能小看了“小国”、“弱国”的外交自主所能发挥的作用。

早在近代,朝鲜的外交、尤其对华关系,就表现出浓厚的机会主义及实用主义——当然,这本身就是外交的特点。统而言之,朝鲜近代外交或可总结两个词:“以华制夷”、“以夷制华”,从“华”“夷”之争中获利。这种特点,似乎延续至今,在半岛的两个政权身上都可显见。

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开始第一轮改革开放后,作为“属国”的朝鲜仍旧奉行闭关政策,将外交难题推给中国。这看似对“宗主国”相当恭敬,但朝鲜无论对法、还是对美进行军事对抗,却从不事先沟通,实际上是绑架中国为其不可测的行为埋单善后。主持外交工作的恭亲王奕,敏锐地觉察到了朝鲜正在大打中国牌,从中渔利。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朝鲜于上中国文件,居然自行抄给美国,全不隐避,窥其用意,其所谓求中国保护者,并非尽出真忱,不过欲借中国为卸肩地耳。”

此后朝鲜外交,虽表面上尊奉中国,却不仅我行我素,且常常刻意欺瞒中国,毫无协同,实际上令中国白做冤大头,酿成不少事件。

甲午之后,朝鲜实现了所谓的“独立”,甚至改国号为“大韩帝国”,实际落入日本掌控之中。而其外交政策上试图继续推行“以日制夷”与“以夷制日”,此亦是促使日本兼并朝鲜的原因之一。

朝鲜高官、日韩合并的首倡者之一李容九,在其催逼“大韩帝国”皇帝与日本合并的奏折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朝鲜的核心问题就是“狂妄”。李容九虽是“朝奸”,但这篇奏折却颇多诛心之论。

李容九认为,朝鲜之所以走到后来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地步,就是因为违反了“北不失礼、南不失信”的祖训。在中日甲午战争时,朝鲜本应“中正不惑”,“执北向之礼与日本绝矣”,如果因此而亡国,那也是“死于正命”,“不亦荣乎”。但是,朝鲜却在一夜间摈弃了500多年的礼义传统(“一夕忽而裂五百年礼服”),“飘飖乎自眩于独立之嘉号”,而听从并且跟从了日本,这是第一误。

“独立”之后,“陆无一寨兵,海无一舰卒,此岂国之名焉哉?”此时本应听从日本,韬光养晦,“更始一新”进行变革,却又与日本“二三其德”,“独恃外交之诡变”,结果导致“国母之变、山河含愤”(指闵妃被杀)。这是第二误。

随即却“不国其国”,国王居然躲入俄国使馆发号施令,并且在日俄战争中再度“喜外交之巧妙”,导致日俄在议和时,“先定我所服属”,日本人首先就剥夺了朝鲜的外交权。这是第三误。

之后,“廷臣未悟”,继续以小动作进行无谓的对抗,鼓动高宗悄悄向海牙国际和会派出代表,控诉日本,却遭到国际的冷遇(史称“海牙密使事件”),结果在日本人逼迫下,高宗被迫禅位给太子。这是第四误。

李容九认为,这些“皆莫非失礼丧信自招之寇也”。他在奏折中甚至引用了美国独立战争中“不自由、毋宁死”的口号,表示“二千万臣民”其实都愿意与国同死,但是“屡遭危急存亡之秋,未曾一闻皇诏的确,宣国民以死守”,却只见到国家以“失礼丧信”投机取巧,他质问皇帝:“陛下既不忍赐死,岂亦不忍赐生乎?”

日韩合并宣布之日,即日卸任朝鲜统监、就任朝鲜总督的寺内正毅以统监之名发布最后文告,大赦天下,在此文告中,寺内指出:“朝鲜古来之流弊,在好恶乖忤,唯以利相争”。他说的虽是朝鲜内部朋党之争,却也贴切地反应了朝鲜的整体国策。

梁启超认为:“亡朝鲜者,朝鲜也,非日本也。”他认为当时的朝鲜,上有亡国之君,“葸懦而不自振,多疑而寡断,好听谗言而于事理,多内嬖而昵宵小,喜行小慧而计常拙,依赖他人而不自立,好为虚饰而不务实”。其中,“喜行小慧而计常拙”在朝鲜的外交中展露无遗。

历史的惯性是强大的。恭亲王所说的“借中国为卸肩地”,李荣九所说的“独恃外交之诡变”,寺内正毅所说的“朝鲜古来之流弊在好恶乖忤”,梁启超所说的“喜行小慧而计常拙”等等,在当今朝鲜的外交中是否依然存在?“不失礼、不失信”的古训是否依然被藐视与忽视?

必须看到的是,朝式外交的“以华制夷”与“以夷制华”是一体两面:至少,中国会被绑架进去,为那些超越自己实际控制的、不可测的行为承担责任或后果;而从历史的经验看(如间岛纷争),朝鲜本身在时机成熟后未必不会对华有别的意图,未必不会将“以夷制华”放到“以华制夷”之前。这才是更需警惕的“氢弹”。

对于中国而言,最为关键的是如何管控风险,尽快、果断地摆脱“卸肩地”的尴尬处境,摆脱自己在半岛外交中的被动局面,如东海、南海一般夺得主动权,才能免于家门口有核武器意外之险,才能不被绑架,才能继续“保家卫国”……

【作者雪珥,为改革史、战略史学者,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学术顾问、海南海洋安全与写作研究院研究员。】

学习上文以后,小弟坚定地认为,朝鲜搞核武器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对中国的威胁能力,然后以此为筹码寻找和投靠反华势力,来个“远交近攻”“以夷制华”。朝鲜至今内外交困,不是因为没有开放,而是因为自不量力,心术不正。

通宝推:海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