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左传》人物事略13:崔杼——过君无归 -- 桥上

共:💬22 🌺11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左传》人物事略13附:崔杼无归04/14

《襄二年传》:

齐侯伐莱,莱人使正舆子赂夙沙卫以索马牛,皆百匹,齐师乃还。君子是以知齐灵公之为“灵”也。((p 0920)(09020201))(090)

齐侯使诸姜、宗妇来送葬,召莱子。莱子不会,故晏弱城东阳以偪(逼)之。((p 0921)(09020401))(090)

我的粗译:

过了两年,我们的襄公二年(公元前五七一年,周灵王元年,齐灵公十一年),齐侯(齐灵公)率兵进攻莱国,莱人派正舆子贿赂齐国宠臣夙沙卫,献上精选的马牛,皆百匹,于是齐人就撤兵了。贵族们通过此事,就了解齐灵公为什么谥“灵”了。

齐侯让那些姜“姓”贵妇和自家大夫的老婆都来为我们的成公夫人齊姜(疑乃此齐侯女)送葬,还召了莱子(莱国国君)也让他来送葬,莱子不肯来,于是齐侯派晏弱(晏桓子)在东阳那里筑城以压迫莱国。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莱人使正舆子赂夙沙卫以索马牛,皆百匹”曰:

正舆子,莱之贤大夫。《荀子尧问篇》云:“莱不用子马而齐并之。”杨倞《注》:“或曰,正舆子字子马。”夙沙卫屡见于襄十七、十八、十九年《传》,曾为齐之少傅,盖齐灵公一时之幸臣。索,选择。索马牛,精选之马牛。《曲礼下》云“大夫以索牛”,“索”字与此“索”同意。

杨伯峻先生注“君子是以知齐灵公之为“灵”也”曰:

襄十三年《传》述楚共王临死遗言,自请谥为“灵”或“厉”,足见“灵”是恶谥。齐灵凭“在我而已”之威权,废太子光而立牙,并使夙沙卫为少傅,卒乱齐国。详见襄公十九年《传》文。《中庸》“文王之所以为文”、《庄子则阳篇》“卫灵公之为灵”,与此句法同。但周文王是生号,《中庸》作者误以为死谥。

《逸周书谥法解第五十四》:“死而志成曰灵。乱而不损曰灵。极知鬼神曰灵。不勤成名曰灵。死见神能曰灵。好祭鬼神曰灵。不遵上命曰灵。

杨伯峻先生注“齐侯使诸姜、宗妇来送葬,召莱子。莱子不会,故晏弱城东阳以偪(逼)之”曰:

诸姜,与齐同姓之女嫁于齐之大夫者。宗妇,同姓大夫之妇,与庄二十四年《传》“宗妇”同义。《礼记檀弓下》云,“妇人不越疆而吊人”。出国境吊丧尚且不可,出国境送葬自更不合当时之礼。

“齐”推测位置为:东经118.35,北纬36.87(临淄北刘家寨周围有遗址,长方形城,大城西南部分为小城,共2000万平方米;大城:4500╳4000;小城:1400╳2200,300万平方米。大城:春秋战国?小城:战国)。

“莱”——“郲”我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8.9,北纬36.7(昌乐东,襄六年后为齐国逐走)。

“东阳”(杨注:东阳,杜《注》谓“齐境上邑”,疑在今临眗县东。),我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8.55,北纬36.7(青州-南阳河——故阳水以东)。

《襄六年经》:

十有二月,齐侯灭莱。((p 0946)(09060008))(090)

《襄六年传》:

十一月,齐侯灭莱,莱恃谋也。((p 0947)(09060701))(090)

于郑-子国之来聘也,四月,晏弱城东阳,而遂围莱。甲寅,堙之环城,傅于堞。及杞桓公卒之月,乙未,王湫帅师及正舆子、棠人军齐师,齐师大败之。丁未,入莱。莱共公-浮柔奔棠。正舆子、王湫奔莒,莒人杀之。四月,陈无宇献莱宗器于襄宫。晏弱围棠,十一月丙辰而灭之。迁莱于郳。高厚、崔杼定其田。((p 0947)(09060702))(090)

我的粗译:

四年后,我们的襄公六年(公元前五六七年,周灵王五年,齐灵公十五年,郑僖公四年),十一月,齐侯(齐灵公)攻灭了莱国,其原因是莱国过于倚仗自己的权谋了。

就在郑国的子国来访问我们的去年那个四月,晏弱加筑了东阳的城墙(杨注:晏弱已于二年城东阳偪(逼)莱,又于五年四月再城东阳。),接着就包围了莱国,甲寅那天(杨注:去年四月丙辰朔,不得有甲寅。),在莱国的四周都筑起土山,然后开始爬城。等到了杞桓公去世那个月(杨注:此年三月。围之历一年之久。),乙未那天(杨注:乙未,十五日。),王湫带着队伍,还有正舆子以及棠人,一起袭击齐军,被齐军大败。丁未那天(杨注:丁未,二十七日。),齐军攻入莱国。莱共公-浮柔逃往“棠”。正舆子和王湫逃去莒国,被莒人杀了。四月,由陈无宇(陈桓子)向他们齐国的襄宫献上莱国的宗器。接着,晏弱包围了“棠”,十有二月丙辰那天(杨注:丙辰,十二月十日。),灭之。把莱人迁去“郳”,由高厚和崔杼负责整治分配得自莱国的田地。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堙之环城”曰:

堙亦作垔,堆土为山曰堙。句谓环莱城之四周皆筑土山。《孙子谋攻篇》曰“距堙”,此古代攻城之一法。

杨伯峻先生注“陈无宇献莱宗器于襄宫”曰:

陈无宇,敬仲玄孙,见《史记田敬仲世家》。襄宫,杜《注》谓为“齐襄公庙”,若然,襄公至灵公已八代,依旧礼,襄公庙应早已不存。且何故不献于他庙而独献于襄公之庙?疑“襄”当作“惠”,文十一年《传》之“齐襄公”,亦“齐惠公”之误,详彼《注》。惠公曽于鲁宣七年及九年伐莱,故献莱宗器于其庙。传世有叔夷钟,铭文云“锡釐仆三百又五十家”云云,釐即莱,“釐仆”指灭莱后之俘虏为奴隶者。此钟即制作于灭莱之后。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谓“盖于是役,叔夷最有功”,则于《传》无徵。

桥案:这是陈-公子完逃到齐国后他那个陈家的后代第一次在《左传》中出现,已经过了一百零五年,那个陈家就是后来篡齐的田家。陈无宇(陈桓子)此时仅年约二十岁,而且他父亲陈须无(陈文子)还在,则陈无宇显然不是此时陈家的族长,地位也必定甚低,能有“献莱宗器于襄宫”的殊荣表明陈无宇在此一役中立了大功。

下面是叔夷钟的图片,出自西南政法大学法文化博物馆《叔夷钟》,其中介绍:“叔夷钟是春秋时期青铜铸器。传北宋宣和五年出土,共计十三件,现存世均不详。据博古图录载,原器通高34.7厘米,舞横14.9厘米,舞纵10.6厘米。叔夷钟为长腔阔鼓式,有旋有干,枚较长,甬中空。(此一钟)鼓部铸有铭文八十五字(十三钟铭文合共四百数十字),铭文无拓片传世,仅余释读文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杨伯峻先生注“晏弱围棠,十一月丙辰而灭之”曰:

棠仅莱之一邑,《传》郑重举其月日而言“灭之”,自是因莱君在此,莱君为之死。《公羊》谓“国灭君死之”,当是事实。

杨伯峻先生注“高厚、崔杼定其田”曰:

定莱国之田。齐既灭莱,必分配其土地与齐君臣,先由高、崔实地考察,定出方案与疆界。杜《注》:“高厚,高固子。”崔杼详宣十年《传注》。

“郑”推测位置为:东经113.71,北纬34.40(郑韩故城)。

“棠”——“郵棠”(杨注:棠,莱国之邑,疑在今山东-平度县东南。或以山东-即墨县南八十里之地当之,恐莱之国境不及此。#郵棠即六年《传》之棠,疑在今山东-平度县东南。详彼《注》。#杜《注》:“棠公,齐-棠邑大夫。”棠,江永《考实》谓即十八年《传》之郵棠,疑在今山东-平度县东南。《大事表》则以为今之堂邑镇(堂邑废县治)。),推测位置为:东经119.87,北纬36.85(平度市-门村镇-唐田村北)。

“莒”——“莒父”推测位置为:东经118.83,北纬35.58(今莒县县城,春秋初莒国迁来)。

“郳”——“小邾”(杨注:“郳”,《公羊》作“倪”;“犁”,《谷梁》作“黎”。郳与倪,犁与黎,字均得通假。据《潜夫论志氏姓》、孔《疏》所引《世本》及杜预《世族谱》,郳为附庸国,其先世出于邾。邾君名颜字夷父者,有小子曰肥(《世族谱》作“友”,今有邾友父鬲,当即此人),邾颜封之于郳。犁来,肥之曾孙也。其后附从齐桓公以尊周室,周室命之为小邾子。穆公之孙惠公以下春秋后六世,而楚灭之。郳与小邾一地两名。郳,据顾栋高《大事表》,当在今山东省-滕县东六里。然据《太平寰宇记沂州承县》条,则当在今山东-嶧城镇西北一里。两者相距百余里,未详孰是。卜辞两见“兒白(伯)”,一见《铁云藏龟》,一见《殷虚书契后编》,或云即此“郳国”,不确。又有“郳[女白]鬲”。方濬益《缀遗斋彝器考释》卷二十七云:“郳[女白]当是郳之夫人,[女白]姓之女。”#“郳”,《公羊》作“兒”。或云另是一郳,其地已不可考。说参吕大圭《春秋或问》及洪亮吉《春秋左传诂》,未详孰是。#小邾子即郳犁来,详庄五年《经》、《传》并《注》。此时已得王命,故来朝书爵。#郳,小邾。#迁莱民于郳,非迁莱君。郳,《说文》云“齐地”,则许慎不以此郳为庄公五年之郳国。惜郳地今已无可考。#杜《注》:“莱人,齐所灭莱夷也。”莱夷原在今山东-烟台地区一带,今黄县东南莱子城,为莱国故城。襄公六年,齐灭莱,迁莱于郳。《水经淄水注》云:“莱芜故城在莱芜谷。旧说云,齐灵公灭莱,莱民播流此谷,邑落荒芜,故曰莱芜”云云。则夹谷本为莱人流落之地,齐侯可就地召用之。),推测位置为:东经117.17,北纬35.08(滕州市-荆河东,小邾城村,有遗址,庄五年之前郳国)。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