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一个简化的模型:从经济结构谈GDP追赶之路 -- 老老狐狸
《新中国统计资料65年》表明改开前后第二产业增速基本相同,而改开后的第一产业增速高于改开前。我认为这个结果很可能是错误的。
我认为,以货币价值计算的GDP增速高估了后三十年的第一产业增速,低估了第二产业增速。
产出总量核算的难点在于不同时期的不同产品的加总比较。现在都采用货币价值核算GDP而不是实物量核算,然后用物价指数调整。这往往会导致后一时期的第一产业被高估,第二产业被低估。原因在于这两种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不同。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产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生产率越高,产品价值越低。由于工业的劳动生产率进步明显快于农业,因此长期里工业品价格会比农产品价格相对下降。考虑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带来物价总体提高,实际就会表现为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会高于工业品上涨幅度,甚至可能出现农产品涨价,工业品降价的情况。
用以调整名义GDP的物价指数采取的一篮子商品的计算办法,是按比例包括了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等各种商品的总价格平滑。根据前面的介绍,物价指数就会低于农产品实际价格增幅而高于工业品的实际价格增幅,这会导致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速的高估和低估。
举个例子,假定基准年第一产业产量为100,价格为1,一段时间后产量不变仍为100,同期价格上涨为2,名义GDP就从100增加到了200,涨了1倍。假定同期的一篮子物价指数为1.5,小于2,经调整后的第一产业的不变价格GDP就会从100涨到了133(200/1.5),GDP涨了33%。而我们知道,实际产出并未增长,产出被高估了。而第二产业增速的低估与此类似。
因此,我认为《新中国统计资料65年》中的分产业部门的GDP增速,高估了后三十年的第一产业,同时低估了第二产业。对于前三十年,由于物价比较稳定,因为物价指数调整引发的高估和低估问题应该基本不存在。
用实物量增长比较可以避免这种问题,但是不同产品无法加总,只能取一种产品比较。我以三年文革结束后的1970年为基准点,用粮食产量和钢铁产量为代表来比较改开前后的不同产业增速。结果表明,改开前粮食产量年增速为3.0%,改开后为2.0%;钢产量年增速改开前为7.7%,改开后为9.7%。
因此,我的初步看法是,与统计资料反映的结果不同,改开前的第一产业增速可能不低于改开后,而改开后的第二产业增速则确定高于改开前。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这个简化模型,只是想说明经济结构对gdp增速的影响。 6 老老狐狸 字111 2016-06-21 16:30:41
🙂这个要鼓励 豪哥的江湖 字75 2016-06-21 10:35:04
🙂国家统计局《新中国统计资料六十五年》 31 老老狐狸 字2199 2016-06-21 04:49:53
🙂统计资料所反映的改开前后分产业增速差别很可能是错误的
🙂还有一点:“改开”前是全国大协作,根本不算价钱的 6 楚庄王 字773 2016-06-25 04:47:37
🙂感觉钢铁产量受结构影响比较大 2 兰州人 字36 2016-06-22 14:37:56
🙂发电量或者一次能源消费量。 2 老老狐狸 字193 2016-06-22 17:05:35
🙂核聚变搞定了也会有别的烦恼阿 1 兰州人 字332 2016-06-22 18: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