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颤栗的产痛 --第二章 文革的种子 -- 史文恭

共:💬206 🌺2426 🌵3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补充几句:

1、中国很早就有十分严格的回避制度。明太祖时期,一度实行南北更调制度,即南人只能任职北方、北人只能任职南方。但是,由于地域回避限制过于严格,导致很多地方空缺官职难以得到及时补充,不得不又将回避地域限定为省一级,同时将滇、贵等边疆地区地方官员任职回避范围缩至府级区划。康熙时期规定,各级地方官员任职,“五百里内,均行回避”。

2、因为有了日本投降时干部准备不足的教训,土共在解放前的干部准备和培养是有计划、有系统的。当然了,城市管理经验不足是个大问题。这不只是南方的,北方大城市也有这个问题。

3、地委、县委书记都是党员干部。党员干部和非党员干部不同,不是说提拔就有人选的。土共任用的贤达,即便有入党的愿望,土共也往往希望他们留在党外,比如说曾泽生这样的。而新晋年轻党员,短短13年,就升到县委书记、地委书记,是很难的。就算38年入党的,49年解放时当到县委书记都很难。

4、这些干部形成网是不可避免的,和籍贯关系不大。自古就有门生、同年之说,更何况同甘共苦的同志和生死相交的战友。这张网有多结实,从纪凯夫案就可以看出来。纪凯夫案导致武汉特别市(当时和湖北省平级)市委重组,在1、2、3把手都被重处、且很快先后调离的情况下,时隔25年,湖北省纪委在文革后马上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组织翻案(省纪委常务副书记亲自出马重新取证、历时三年)。可见,即使是这张网的首脑人物悉数被拿下,网依然是很结实的。

5、干部交流不足,在那个时候是个大问题。不知毛是没有意识到,还是有别的困难?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