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茗谈147:智慧的七根柱石 -- 本嘉明

共:💬446 🌺3908 🌵1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陈兄你在上海

你肯定知道汤臣一品的汤君年,他就是“拿”了台湾银行的贷款,来大陆开发房地产;经营“新天地”的香港瑞安集团,也是类似的融资操作。你知道上海昆山的台湾人,拖家带口,有多少万了?

我上个帖子说的问题的关键,是工业制造(尤其是轻工业品),必须跟着市场走,此前50年之所以背离这个规律,有了美国提携日本,提携亚洲四小龙,提携中国的历史,一则是当年在生产技术上没有突破,面对美国劳动力成本高涨,美国企业(尤其是东部大财团)无法把制造业留在美国,不得不放到亚洲去;二则是政治上,冷战局面下,美国以本国的“国内消费力”喂养本阵线的亚洲国家,换取他们的忠诚(有那么一段时间,中国也是这么一个被喂养的地位)。

目前来讲,工业技术上已经突破,政治上没有必要继续喂养,阻挡制造业回归美国的主要阻力,是如何建立这么多不同企业的“自动/半自动生产一揽子方案” ,因为每个企业各有特色,需要度身定做,投入大量脑力劳动,美国没有那么多工科男,因此第一来不及做,第二“工业顾问公司”每接一个活,都会贵得要死要死的。

我们要知道,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管理学”是有国界的------因为资本是有国界的,资本依赖管理学来规划科学的走向。在今天的中国,所谓德国制造4.0也好,企业转型升级也好,中国制造2025也好,这些规划的线路图,是适合欧美工业社会的线路图,一旦在中国完成了,后果如何?很难讲是利大于弊的。

中国必然走入一个“人口断崖”,人口高度老龄化,然后总人口数下跌,但今后100年里(假设没有战乱之类不可测因素),最坏最坏,跌到10亿人,不会再低了,因为人口一少,房价跌,政府急,生孩子很快变得不那么亏本,甚至有利可图,中国人那点小九九,你懂的。而100年后,农业面貌天翻地覆,比今天更不需要劳动力,这10亿人,主要还是第二第三产业来消化。

如果打核大战,那么中国有些土地被沾染,战后农业同样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所以怎么算,中国将来都要养活大批工业人口。

所以,“中国制造2025”,很可能在西方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的蛊惑下,选择了一条不适合于中国,更适合于美国和西欧的技术路径,等做成了,大批工科男要吃饭,就去给各个工厂做“自动化改造”,接案子的开价很低廉。而改造完成的工厂,以前要300工人,现在只需要25个工程师+20个包装工;业务订单都靠美国;原材料就是塑料粒子,美国的质量更好;老板的儿子刚从美国大学毕业------请问你是老板你怎么做?

这个问题的根本点,就是中国(非权贵的)普通工商企业,几千年的历史,一贯税负很重,地位很低,活得很累,所以柳宗元有《捕蛇者说》,今天各种“逃离”的技术条件都有了,只要美国唐纳怆登高点一把烽火,怕是要引走无数飞蛾。这些小企业主到了美国,两代人后就当自己正宗美国人了(你觉得汤子嘉还是台湾人吗?),你说的阻挡他们逃离中国的因素,全部是理论值,如果能多20万家纳税企业,美国会在乎多300万中国人?我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涉外民营企业家,中小“成功人士”,今天哪个不在全心全意往美国转移1/3(或以上)的资产?你在的行业可能日子比较好过,不容易看到这些人的艰难啊。

我不是说“整个中国工业很危险,中国企业很危险”,但我看到的这部分基层企业,确实有困难,为他们说一两句话。如果认为我不够公道的,请绕行就是,不必来冷嘲热讽。

通宝推:otto,海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